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景观生态质量评价研究——以吴江市为例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从土地生态学的角度探讨景观生态质量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景观生态质量(LsEQ)是景观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稳定性的能力,因此,景观生态质量的衡量标准是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稳定性取决于景观生态系统的自身稳定程度与外部生态学干扰程度的对比。以吴江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吴江市景观生态质量等级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态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表明该评价方法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乌江流域地表径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S平台,建立了数字乌江流域。在此基础上,选择5个典型子流域,利用流域1956-2000年的降雨和水文资料及流域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分别计算5个子流域的年均降雨量、年均地表径流量和土地利用百分比;用多元回归分析工具建立流域年均地表径流量与年均降雨量和土地利用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式,得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降雨径流模型;通过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的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精度较高,相对误差在7%以内。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预测乌江流域年平均含沙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集中 《水文》2005,25(4):6-9
引入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对流域产沙进行了定量预测。根据石坝子水文站断面以上乌江流域的土壤、地质、地貌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具有相当稳定的特性,选取植被覆盖率、年降雨量、年平均流量和年汛期径流量共4个代表植被、气候和水流特性的主要因子对流域年平均含沙量进行了建模预测。优化得出的BP网络模型不仅拟合精度高,而且预测效果好,这为泥沙方面的定量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也为石坝子水文站停测泥沙测验项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乌江流域水库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测定方法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提取法中的单点法与多点法相结合,测定了乌江流域水库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并对多点提取法进行了改良。采用多个离心管分装定量样品进行连续振荡,每小时提取1个样品进行测定。对多个时间点的提取结果,利用线性回归法分析得出最佳提取时间,优化最佳提取液,然后利用单点提取-硅钼蓝检测法测定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该方法既保证了单点法的快速,也减小了多点法的多次提取操作与提取时的体积误差。本文根据测定结果探讨了乌江流域水库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变化规律及其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尧  蔡运龙  潘懋 《中国地质》2014,41(5):1735-1747
本研究在GIS技术支撑下选择RUSLE模型作为基础模型,估算乌江流域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年均土壤侵蚀量,结合ANN技术,预测2001—2010年乌江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分析了该流域近30年来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研究区土壤侵蚀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应用RUSLE模型计算乌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计算结果和以往土壤侵蚀调查估计的结果比较吻合,但由于RUSLE模型不计算重力侵蚀,因此计算结果仍与实测输沙模数有所出入。90年代潜在土壤侵蚀模数比80年代高,流域潜在土壤侵蚀呈增加趋势,其中三岔河流域和马蹄河/印江河流域年均潜在土壤侵蚀模数最高。3种主要土地覆被类型中,林地的土壤保持量最大,耕地次之,草地最少,这与非喀斯特地区在水土保持效果上通常林地草地旱地的结论有所不同。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得到乌江流域2001—2010年土壤侵蚀模数,结果显示,21世纪前10年,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大幅降低,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90年代的23.13 t/(hm2·a)降低为1.01 t/(hm2·a)。三岔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黔西、金沙、息烽、修文、贵阳、平坝、思南、石阡、沿河和松桃等县市应是"十二五"期间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对象。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和GIS的乌江流域生态安全度变化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易武英  苏维词 《中国岩溶》2014,33(3):308-318
乌江流岩溶地貌发育,水土流失、石漠化问题均较突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为了了解乌江流域生态安全状况及存在问题,文章基于RS和GIS技术,在分析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基础上,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景观生态3方面构建生态安全度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与属性识别模型相耦合,对流域41个地区进行生态安全度评价。结果显示:2000年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安全度属于差、较差、中等、较好的面积分别为745.8 km2、15 212.2km2、40 670.7km2、9 361.4km2,所占比重分别为1.13%、23.05%、61.63%、14.19%;2010年属于差、较差、中等、较好所占面积分别为4 330.5km2、12 254.1km2、42 804.0km2、6 591.4km2,所占比重分别为6.58%、18.57%、64.86%、9.99%;2000年和2010年乌江流域均缺少生态安全等级为好的地区,而2010年较2000年生态安全等级较差的地区面积增加,较好的面积却减少,表明流域生态环境整体呈恶化趋势;流域上游、中游地区较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偏差,生态本底脆弱、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石漠化等是影响上游地区生态安全度的主要原因,中游地区受矿产资源开采及大城市人口聚集的影响,下游地区受水电资源过度开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乌江下游为典型的亚热带岩溶中山峡谷地貌,主要以大型的岩溶峡谷、天生桥和大 的天坑以及大型溶洞、地下河及丰富多彩的次生沉积物为特征。本文主要分析了乌江下游的 岩溶个体形态特征及层状地貌面的岩溶形态组合特征,探讨了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演化过程,认为:(1)乌江下游地区的层状地貌分为两级夷平面、一级溶蚀面、五级水平溶洞和三 级阶地;(2)不同地区岩溶形态特征有明显差异:在鄂西期地面上,地面完整性较好,以低矮的峰丛和平坝、大的浅洼地相组合。山原期地面,不同地区岩溶形态组合特征有所差别: 在水系裂点以下地区,主要以峰丛-峡谷组合为主;河流裂点以上的上游地区,地面保存相对完整,为锥状峰丛、深洼地景观。盆地期溶蚀面以峰丛-槽谷、谷地为主。(3)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形成,经历了鄂西期、山原期、盆地期和峡谷期地貌演化阶段,并形成鄂西期、山原期岩溶夷平面、盆地期溶蚀面和深切峡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利用1971—2016年吴江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2004—2016年吴江区自动气象观测数据、2016年吴江区各镇人口和面积数据、2016年ASTER GDEM 高程数据和Landsat 8 OLI_TIRS卫星遥感数据,将湖陆风指数引入人居自然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缓冲区后,分别计算气候适宜性指数、地被指数、水文指数、湖陆风指数和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区分级评价了吴江区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1)吴江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度从西部往东部逐渐递减。(2)一般适宜区主要位于吴江区的东北部和东南局地,中度适宜区分布在中北部和南部,较高适宜区位于中部以西太湖沿岸,高度适宜区位于紧临太湖的西南地区,极高适宜区位于西南角局部地区。(3)引入湖陆风指数后,评价结果能更好地反映临湖平原的湖陆风环流对局地气候所起的关键作用。(4)建立缓冲区后的水文指数分布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吴江区不同尺度水体分布对人居环境自然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Priestley-Taylor公式的改进及其在互补蒸散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riestley-Taylor公式是无平流的假设条件下提出的,而实际情况很难满足。为了消除基本假设所带来的计算误差,原公式中引入修正系数α。但大量研究表明,修正系数α具有很大的时空变异性,取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尝试直接引入平流项的方法来反映平流的影响作用。通过在乌江鸭池河流域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为冬季蒸散发的计算提供最小能量保证。相比原有的修正系数法,蒸散发的计算精度得到有效提高。特别是原有公式计算出现的冬季偏小、夏季偏大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The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s (N, P, Si, C) in the Wujiang River surface water was studied during the high-flow and low-flow periods in 200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trate nitrogen (NO3-N) is the main form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in the Wujiang River Basin. It accounts for about 90% of DIN. The average NO3-N concentrations in the mainstream are 147.5 μM in the high-flow period and 158.0 μM in the low-flow period,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phosphorus (TP) are 6.43 μM in the high-flow period and 4.18 μM in the low-flow period, respectively. Of the various forms of phosphorus, particulate phosphorus (PP) has the highest percentage ( 62.9%) of TP in the high-flow period. In the low-flow period, however, phosphate is the main form of phosphorus, which accounts for 49% of TP. With the Wujiangdu Reservoir as the boundary,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N and phosphorus in the upper reache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Wujiang River. As a whole,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N and phosphorus are both higher in the low-flow period than in the high-flow perio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DIN and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suggested that DIN and phosphorus come from agricultural and domestic wastewaters and groundwaters and that the Wujiangdu Reservoir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DIN and phosphorus in the Wujiang River.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dissolved silica (DSi)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re similar. Both of them maintain no change in the whole course of the river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reservoir itself) are higher in the high-flow period than in the low-flow period. The average DSi and DOC concentrations in the mainstream are 85.4, 84.6 μM in the high-flow period and 60.8, 53.9 μM in the low-flow period,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s in most of the major tributaries are lower than in the mainstream. This suggested that the contributions of most tributaries are relatively small bu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influence of some individual tributaries such as the Qingshuijiang River and the Weng'an River on the mainstre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