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5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测绘学   159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153篇
地质学   1222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492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Determination of the phase boundary between ilmenite and perovskite structures in MgSiO3 has been made at pressures between 18 and 24 GPa and temperatures up to 2000 °C by in situ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and quench experiments. It was difficult to precisely define the phase boundary by the present in situ X-ray observations, because the grain growth of ilmenite hindered the estimation of relative abundances of these phases. Moreover, the slow reaction kinetics between these two phases made it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phase boundary by changing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during in situ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Nevertheless, the phase boundary was well constrained by quench method with a pressure calibration based on the spinel-postspinel boundary of Mg2SiO4 determined by in situ X-ray experiments. This yielded the ilmenite-perovskite phase boundary of P (GPa) = 25.0 (±0.2) – 0.003 T (°C) for a temperature range of 1200–1800 °C, which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in situ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within the uncertainty of ∼±0.5 GPa. The phase boundary thus determined between ilmenite and perovskite phases in MgSiO3 is slightly (∼0.5 GPa)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pinel-postspinel transformation in Mg2SiO4. Received: 19 May 1999 / Accepted: 21 March 2000  相似文献   
992.
Isobaric volume measurements for MgO were carried out at 2.6, 5.4, and 8.2 GPa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300–1073 K using a DIA-type, large-volume apparatus in conjunction with synchrotron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Linear fit of the thermal expansion data over the experimental pressure range yields the pressure derivative, (∂α/∂P) T , of −1.04(8) × 10−6 GPa−1 K−1 and the mean zero-pressure thermal expansion α0, T  = 4.09(6) × 10−5 K−1. The α0, T valu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results of Suzuki (1975) and Utsumi et al. (1998) over the same temperature range, whereas (∂α/∂P) T is determined for the first time on MgO by direct measurements. The cross-derivative (∂α2/∂PT) cannot be resolved because of large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derivative of α at all pressures. The temperature derivative of the bulk modulus, (∂K T/∂T) P , of −0.025(3) GPa K−1, obtained from the measured (∂α/∂P) T value, is in accord with previous findings. Received: 2 April 1999 / Revised, accepted: 22 June 1999  相似文献   
993.
蒙脱石中Cu2+的吸附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在PH≤4.5、痕量浓度条件下吸附了Cu^2+的蒙脱石的X射线衍射(XRD)进 行了研究。该蒙脱石的d(001)由原始蒙脱石的1.479nm变为1.523nm,说明水合铜离子置换了蒙脱石的层间阳离子;在该蒙脱石的EPR谱中记录到了g=2.07、g =2.14精细结构线和g为约2.7~2.2超精细结构线三组有关Cu^2+ 的信号,说明其中的Cu^2+有三种不同的结构状态。同时,该蒙脱石热处理产物的EP  相似文献   
994.
云南小湾断层泥矿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云南小湾断层泥中伊利石矿物特征,结果显示:(1)断层泥中的伊利石发育定向排列,其集合体呈扭折褶皱变形,有时呈流状构造充填在碎屑之间;(2)伊利石的X射线衍射特征为△[(002)-(001)]>8°,Ir>1,BB1<4°,属ISII有序混层,膨胀层约占15%,晶胞参数b0=8.993Å,1M多型结构;(3)层间阳离子2Ca+Na+K≈1,MgO含量变化1.05%-2.89%,结晶水(H2O+)含量变化4.43%-5.23%。综合上述特征认为,断层泥伊利石不同于其它成因的伊利石,它是断层活动的直接产物,因此,根据它的特征可以推测断层活动机制。  相似文献   
995.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图像积雪反射特性的初步分析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通过对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图像26个连续波段的同点采样,获得从可见到红外光谱一个完整的积雪反射特性系列,在背景气候,气象数据信息的支持下,进行图像积雪反射特性与同类积雪实测反射特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使用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图像积雪反射特性反映了积雪变化的过程,同时与地面光谱仪实测数据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同类积雪在可见光波谱区的光谱反射基本吻合,据此,反演积雪类型的图像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6.
河西走廊黑河鼎新至哨马营段河水与地下水转化途径分析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运用美国GEOMETRICS公司制造的Stratagecm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对黑河鼎新至哨马营河谷地带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此段存在一地堑式断层,为东西走向,古道沿此断层形成。河流在此段大部分沿古河道为地下水,自西向东流去,在东部板滩井一带(盐碱沼泽地)以垂向蒸发方式通过地表及植被排泄。古尔乃绿洲的形成与黑河河水通过断层转化成地下水有关。  相似文献   
997.
CT技术应用于岩石实验动态观测的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丁卫华  仵彦卿 《冰川冻土》2000,22(3):218-222
首先分析了岩石实验的CT动态观测现状,提出了密度损伤增量新概念,从理论上推导出CT数H与密度分析方法作了对比,说明密度损伤增量的优越性在于物理含义明确。可以定量刻划岩石任意应力状态,任意位置的损伤程度,借助于CT技术,密度损伤增量的量测得到实现,从而真实地观测到岩石细观测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998.
亚热带富铁土的磁学性质及其磁性矿物学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55个亚热带富铁土的磁化率(χ)、频率磁化率(χfd)、非滞后剩磁(ARM)和饱 和等温剩磁(SIRM)等磁性参数测定,结合氧化铁化学形态分析和矿物鉴定,初步明确了亚热 带富铁土的磁学特征及其磁性矿物.磁测数据表明富铁土中存在强磁性的矿物,其磁化率χ 与土壤游离氧化铁(Fe)含量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R=0.5971),频率磁化率χfd与土壤游离氧 化铁含量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R=0.4289).富铁土的χfd和非滞后磁化率χARM。值表明土壤 中的磁性矿物以超顺磁性(SP)和稳定单畴(SSD)颗粒为主,富铁上的χ和χARM呈极显著直线 正相关(R 0.9429),证明富铁土的磁性是由风化成土过程产生的 SP和 SSD磁性颗粒贡献 的.矿物磁测结合X-衍射证明富铁土中的氧化铁矿物由赤铁矿、磁赤铁矿和针铁矿组成。  相似文献   
999.
医学图像三维表面模型重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维表面模型重建是医学图像处理的重要内容,是将CT和MRI等医疗影像设备获得的二维图像重建成三维立体表面显示图像的过程.本文重点研究了其重建算法的具体实现:(1)在建模上采用了基于体素的三维物体体积重建;(2)在显示上提出了基于Ray-Casting的三维物体二维直接显示技术.所以,和传统采用三角面拟合的方法相比,具有图像重建过程无需生成中间数据、无需进行3D物体的边界检测等优点,同时该算法并行性好,易于采用硬件方法实现加速.因此,本研究为医学图像三维表面模型重建应用软件的开发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本综述论文首先引入文献中体视学狭义和广义的定义及领域范围,然后举例介绍了(狭义)体视学的用途.狭义地讲,体视学是根据其截面或投影图像获取三维结构定量信息的一门科学;广义地,则可认为体视学覆盖了与多维结构或图像的理解、重建及定量分析有关的原理、方法、软硬件研究、制造及应用等所有内容.不同定义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体视学是一门关于多维几何结构及图像的边缘和交叉科学分支.体视学方法在地球科学中有以下可能的应用:1)辅助监测火山岩浆囊的活动:2)辅助寻找地质上非常稳定的地区以用于特定目的(如埋藏核废料); 3)辅助探测地下矿产资源和能源,由地下地震波速度和衰减参数的三维分布、电磁波衰减参数的三维分布图以圈定成矿带:4)结合三维地电法深测地下古墓葬和地下水的空间分布以及大型桥梁基础软弱带等.由电磁波和电阻率等CT技术得到桥梁地基、地铁隧道(tunnel)附近的精细的三维剖面图像体视学则可望用于根据这些剖面图像进-步定量描述其对应的三维构造,在保证这些建筑物质量时起到重要的作用:5)由地幔温度的三维分布探测地幔热柱和地热区的热容量分布,以决定地热田开发的规模,并能经济合理地决定地熟钻井的位置和深度.由此可见,体视学应用于地球科学是很用前途的.本文最后向读者推荐了-组与体视学有关的书、刊或论文.希望本文对不同学科领域中感兴趣于相关边缘或交叉学科研究与应用的科技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