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质学   48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样化验及区域地质资料对比研究,初步认定赋存在淄博凹陷南缘夏庄、五福峪、马家庄等地下古生代寒武-奥陶纪灰岩、白云岩岩溶负地形中的砾岩层,其综合地质特征符合山东省岩石地层新近纪白彦组的现在定义,砾岩含金而未见金刚石。该地层的发现弥补了该区原有区域地质资料的不足,有助于对该区地质构造发展史的研究,也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32.
下庄铀矿田具轻稀土元素富集,轻稀土分馏强烈,重稀土分馏作用微弱的特点,但矿石LREE/HREE比值小于围岩,比围岩具更为明显的负铕异常。H、O同位素组成显示矿前期和成矿期的富成矿流体是由两部分组成:主要的是沿伸展构造上升的地幔流体、次要的是基性岩浆分异演化形成的流体;成矿后期的流体主要由大气降水组成。流体中的C主要来源于中新生代与区域深大断裂有关的幔源脱气作用,同时伴有壳源有机碳的来源。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从成矿早期—成矿期—成矿后期逐渐降低,但不同矿体、不同成矿期的流体盐度相差不大,均比较低。  相似文献   
33.
本文运用分形理论对下庄地区铀矿床(矿点)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铀矿床(矿点)的空间分布具有统计自相似性的分形特征,分数维可以用来定量描述铀矿床(矿点)的分布规律;应用盒计维数的统计方法计算了铀矿床(矿点)空间分布的分数维D值,并对西、中、东成矿活动区的分数维D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分数维D值的地质意义。实际资料计算结果显示网格数与标度之间具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均达0.98以上。  相似文献   
34.
李建红  梁良  卫三元 《地球学报》2005,26(Z1):244-247
下庄铀矿田的糜棱岩按产状可以分为两种,即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和硅质碎裂岩带中的糜棱岩,两种糜棱岩具有不同的特征,反映糜棱岩的不同成因和环境。两个测年样确定糜棱岩年龄为140-140Ma,它与晚期花岗岩活动高峰期相近,与早期铀矿化年龄耦合。认为韧性剪切带是早期花岗岩体再度处于假塑性状态下的变形产物,岩石的韧性变形与铀的成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密切相关,控矿因素与成矿机制与韧性剪切变形机制息息相连,这些信息有助于早期铀矿的勘查。  相似文献   
35.
下庄矿田“交点”型铀矿床成矿机理研究及勘查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志军  赖中信  莫济海  胡飞  阳卫 《矿床地质》2016,35(5):1047-1061
文章通过岩石学、主微量地球化学、岩脉定年和实际勘查成果的对比研究,表明下庄矿田的中基性岩脉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在岩性上没有专属性。通过对中基性岩脉进行U_Pb锆石同位素测年,发现"交点"型铀矿床成矿时代与中基性岩脉成岩时代存在着巨大的矿岩时差,岩脉成岩过程中不能为铀成矿提供热源及矿化剂CO_2。对流体作用敏感的U/Th、Pb/Ce、Ba/La、Cs/Rb比值和对流体作用不敏感元素Ce/Yb比值研究为"交点"型铀成矿存在地幔流体作用提供了佐证;通过Fe~(3+)、Fe~(2+)、K_2O、Na_2O和Al_2O_3等与SiO_2线性关系的研究表明,矿化与硅化和碱交代关系密切,与其他常量元素的关系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中基性岩脉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通过对构造裂隙的控制实现,所谓的"交点"控矿本质是硅化带型铀矿化通过"界面效应"控矿的特殊表现形式,其本质是由于不同岩浆岩的产状和机械强度有所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36.
下庄铀矿田一种新型交代蚀变糜棱岩铀钨矿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达忠 《铀矿地质》1998,14(3):133-141
通过蚀变岩重砂分析、显微镜观察及化学成分的研究,确定竹山下露天采场及七号坑采场原称“辉绿岩”实际上是一种黑云母化、角闪石化、绿泥石化、电气石化和水云母化的绿色气热交代花岗岩的蚀变岩。该绿色蚀变岩中普遍发育白钨矿化和晶质铀矿化。在下庄铀矿田中首次发现了晶质铀矿与白钨矿的共生矿体。  相似文献   
37.
下庄矿田构造岩浆演化与富铀成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阐述了下庄矿田的区域构造背景和该矿田的主要地质特点,认为下庄矿田构造主要特征表现为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提出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岩浆演化的特定条件下,控制富大矿床的产出和分布,以及裂陷伸展构造岩浆演化控制晚期富大铀矿的形成和分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下庄矿田富大铀矿的成矿模式,并预测4片富大铀矿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8.
何德宝 《地质与勘探》2015,51(2):303-311
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发现,下庄矿田硅质脉型和交点型铀矿成矿流体具有相同来源,为地幔流体和大气降水混合产物。铀成矿机制为成矿流体减压沸腾成矿、不同流体混合成矿。硅质脉型铀矿两种混合流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270~320℃,5.26%~7.45%;120~160℃,1.57%~4.03%。交点型铀矿两种混合流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350~370℃,6.59%~7.86%;110~250℃、0.58%~4.03%。高温、中等盐度流体来自地幔,气相成分为CO2、H2;中低温、低盐度流体为壳源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相对于交点型铀矿床,硅质脉型铀矿床的成矿深度浅,大气降水成分增多,其深部具有类似交点型铀矿成矿条件,是老矿山扩大资源量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9.
混凝土骨料在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耐久性能等诸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该文利用山东省荣成市夏庄地域伟德山序列虎头石单元细粒二长花岗岩为研讨对象,对该地区二长花岗岩体作为混凝土骨料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经过野外实地考察及大批的实验测试对虎头石单元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岩相学、岩石化学及岩石材质等多方面探讨,认为该地区石料质量较好,所测各项指标全部可以满足C60混凝土技术要求,确定其适宜于用作C60以上混凝土骨料,同时对下一步开采利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0.
张万良 《地质力学学报》2013,19(2):152-161,187
下庄矿田是我国落实的第一个花岗岩型铀矿田,矿床和矿点分布在贵东岩体的东部,受构造、岩性联合控制,矿化类型有硅化带型(群脉型)、交点型、蚀变碎裂岩型和花岗岩外接触带变质砂岩型,矿床形成后经历了华南地壳的新生代特别是晚新生代的隆升和剥露。成矿后的构造活动研究表明,上洞断裂和马屎山断裂是矿田的保矿构造,它们形成时代较新,联合控制了下庄断块的下陷,保护了之前形成的铀矿免受或少受侵蚀破坏,这也是贵东岩体东部有矿西部无矿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