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3篇
  免费   691篇
  国内免费   1530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403篇
地质学   4176篇
海洋学   261篇
天文学   132篇
综合类   259篇
自然地理   22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黑龙江省伊春红星地区大地构造上位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和张广才岭造山带结合部位,区内出露晚三叠世碱性花岗岩,其岩石组合为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含钠闪石、霓石碱性花岗岩。地球化学上,该套岩石具有富硅、富碱,铁镁比值较高,CaO、MgO含量低,富含F、Zr、Nb、Ce、Ga、稀土元素(REE)、Y和Zn等元素,贫Sr、P、Ti,镓铝比值高,轻重稀土分馏显著,具有强的Eu负异常等特点。在花岗岩成因类型判别图解中,它们均投影在A型花岗岩区,结合岩石具有过碱和相对贫铝的化学组成特征,表明它们应属过碱性A型花岗岩。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这套岩石表现出较明显的Ba、Sr、P、Ti的负异常,保留有先期“弧”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印记,其Y/Nb和Y/Ta比值也较高,分别为1.55—3.27和13.5~44.00,在A型花岗岩岩石学亚类判别图解中,它们均投影在产于后造山环境的A2花岗岩区。根据对岩石地球化学的组成及产出地质背景的分析,表明这套岩石应形成于造山期后的张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42.
Magnetite–apatite deposits in the Alborz volcano–plutonic belt, southeast Zanjan, in Iran, have blade, lenzoid, and vein forms, which extend in an E‐W direction. There are many magnetite–apatite veins and veinlets in this region, and some of them ar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such as Zaker, Morvarid, Sorkheh–Dizaj, and Aliabad. The sizes of the vein orebodies vary between 2 and 16 m in width, 10–100 m in length, and 5–40 m in depth.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in sections and polishes indicate that they are composed of magnetite and apatite, with minor amounts of goethite, hematite, actinolite, quartz, muscovite–illite, talc, dolomite, and calcite. The geochemistry and mineralogy of the granitic host rock reveals that it is calc‐alkaline and I‐type. Field observations, mineral paragenesi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orebodie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apatite minerals with low salinity (less than 20 wt.% NaCl equivalent) indicate that these magnetite veins were hydrothermally generated at about 200–430°C and are not related to silica–iron oxide immiscibility, as are the major Precambrian magnetite deposits in central Iran.  相似文献   
943.
东准噶尔库布苏南岩体中闪长质包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库布苏南晚古生代后碰撞准铝质过铝质花岗闪长岩体中广泛发育大量的暗色微粒闪长质包体.岩石学、矿物学、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包体在地球化学特征上表现为与寄主花岗岩既相互联系又受其制约.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体具有低锶初始比值I(Sr)和正εNd(t)值,表明花岗岩的来源有地幔物质参与,而大量发育的暗色微粒闪长质包体是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最直接的证据,微粒包体是基性源岩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残余体.与准噶尔碱性花岗岩一样,载荷包体的准铝质过铝质花岗岩是晚古生代后碰撞阶段构造岩浆活动的岩石类型之一,其形成和演化标志了准噶尔地区后碰撞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导致大陆地壳垂向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44.
应用物探方法对滑坡进行勘查,已成为一种经济、快捷、有效的手段,文章首先从认识两类典型滑坡(Ⅰ类—土质滑坡、Ⅱ—类岩质滑坡)的滑坡结构开始,从物性差异角度分析了滑体、滑面和滑床的电性特征,说明了物探方法在滑坡勘查中的有效性;通过在某已知滑坡地质体上采用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不同极距进行测试,得出滑坡勘查中电性响应特征的一般规律,总结了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查中的技术要点和“滑面”解释原则;最后对贵州地区典型的2处滑坡(土质、岩质滑坡)勘查成果进行实例分析,结果显示:两类物质(土质、岩质)的岩石滑坡地质体电性响应特征具有相同规律,均有明显的三层电性结构层(高-低-高阻)分别对应滑体、滑面、滑床,但土质滑坡地质体的软弱夹层反映在电性剖面特征上的“体积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945.
为了形象地表现层状地质体形态,本文利用VRML在虚拟环境中建立了3维地质体。根据层状地质体的实际情况,本文利用VRML中的几何形体建模节点ElevationGrid和IndexedFaceSet创建了3维地质体的虚拟现实模型。该方法利用钻孔数据获取层面数据,使用Surfer软件进行数据插值,得到网格化数据文件,用网格化文件与ElevationGrid节点相结合,模拟地质体上下表面,用IndexedFaceSet节点建立两层表面边界,从而构成一个视觉上闭合的3维实体。最后用此方法建立了层状地质体的虚拟现实模型实例。  相似文献   
946.
The paper shows techniqu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uctured motion parameters from range camera image sequences. The core contribution of the work presented here is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least squares 3D tracking approach based on amplitude and range image sequences to calculate dense 3D motion vector fields. Geometric primitives of a human body model are fitted to time series of range camera point clouds using these vector fields a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Body poses and motion information for individual body parts are derived from the model fit. On the basis of these pose and motion parameters, critical body postures are detected. The primary aim of the study is to automate ergonomic studies for risk assessments regulated by law, identifying harmful movements and awkward body postures in a workplace.  相似文献   
947.
AdaBoost算法利用每个特征构造一个简单分类器,然后将简单分类器进行训练组合成一个强分类器。算法能够充分利用每个分类器的优势并避免其劣势,得到一个最佳判别,达到提高分类精度的目的。本文利用TM影像,将影像各波段灰度、水体指数和谱间关系特征相结合,构成提取水体的强分类器,实现水体提取。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非常有效地、高精度地提取水体信息。  相似文献   
948.
尖端山铅锌矿床与八方山铜—铅锌矿床的成矿类型及控矿因素是类似的。八方山—尖端山倒转背斜的倾伏部位和较陡翼部是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而其次级背斜、局部向斜部位亦是成矿的有利部位,深部钻探资料表明尖端山背斜南翼矿体有向SW倾伏趋势,具有形成隐伏矿体的潜力。由此,推测尖端山背斜以南相邻的八方山—尖端山背斜的次级向斜部位有隐伏矿体存在的可能性,应该作为今后寻找隐伏矿体的主要远景区。  相似文献   
949.
利用白音查干地区的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通过定性、定量两种手段进行瞬时频率与岩性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瞬时频率能够较好的区分砂泥岩。当砂岩百分比小于0.12时,瞬时频率属性为低频;当砂岩百分比为0.16~0.33时,瞬时频率为高频。通过瞬时频率切片与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相类型的砂体在瞬时频率切片中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辫状河三角洲砂体表现为沿物源方向延伸的枝状或朵状中高频区,滩砂表现为不规则滩状的高频区,坝砂在盆地边缘呈高频带状分布。此外,瞬时频率还可以进行物源分析、三角洲朵叶体识别和扇体叠置识别,是进行沉积体系、砂体展布和储层预测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50.
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Houlding在1993年提出的。三维地质建模是指采用适当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建立能反映地质构造的形态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质体物理、化学属性空间分布等地质特征的数学模型。Minexplorer软件集高效快捷、地质分析自动化、二维GIS制图与三维可视化为一体,能对原始勘探资料和地质编录成果数字化,有效管理、分析地质勘探多元数据,可构建理想的三维勘探辅助决策模型,科学计算矿床资源储量、实现储量动态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