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47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沁水盆地东部煤系伴生泥页岩广泛发育,页岩气资源潜力大,开展该区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对页岩含气性评价及实现煤层气、页岩气合探共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盆地内武乡区块Y井二叠系山西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XRD、高压压汞和低温液氮吸附等实验手段对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井山西组泥页岩的矿物组成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泥页岩中小于50 nm的孔隙大量发育,结构形态上以狭缝平板型孔隙和"细瓶颈"孔隙为主;泥页岩样品吸附曲线呈倒S型,属于Brunauer分类方案中的Ⅱ型曲线,其脱附曲线属于IUPAC分类方案中的H2型(兼具H1型及H3型),属De Boer分类方案中的B型(兼具E型及C型); Y井山西组泥页岩分形维数接近3,非均质性较强,矿物成分、总孔体积、平均孔径和TOC含量是影响泥页岩分形维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2.
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孙克勤  张周良 《现代地质》1998,12(4):586-590
通过对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植物化石进行研究,共鉴定出植物化石7属11种,即Tingiacarbonica(Schenk)Hale,TpartitaHale,PlagiozamitescfoblongifoliusHale,SphenopterisnoriniHale,SnystroemiSze,StenuisSchenk,PecopterisandersoniHale,PlativenosaHale,Taeniopterissp,Caulopterissp,PterophylumdaihoenseKawasaki。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植物化石均为华夏型分子,可以和华夏植物区的一些同期植物群进行对比。根据植物群的总体组成,该区山西组植物群的地质时代属于早二叠世早期,大致相当于阿谢尔期(Aselian)至萨克马尔期(Sakmarian)。  相似文献   
73.
通过“面型”岩石测量和多子样剖面岩石测量,对山西孙家庄中酸性杂岩体作出找矿远景评价,并对其邻近地段进行矿化追踪。确定该岩体的主要指示元素和伴生元素,圈出以Cu为主的斑岩矿化多元素组合异常,在Cu异常浓集中心发现斑岩矿化。孙家庄岩体周围地区,存在斑岩型矿化—接触交代矿化—热液多金属矿化的环带状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74.
ntroductionSeveralyearsago,ShanxigrabensystemwasstudiedmainlyandindetailinChina.First,byusingthemethodofseismogeology,geophys...  相似文献   
75.
为达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及为科研和管理部门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的目的,提出了建立山西省地震档案文献信息系统的设想。叙述了建立山西地震档案文献信息系统的思路、方法步骤、收录范围、分类方法、著录细则以及检索系统的功能等,指出该系统服务于山西防震减灾事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76.
对山西北台期夷平面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多年野外实际观察和吴忱关于地文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证了在北台期夷平面之下尚有一级晚于北台期的夷平面存在,它的形成时代为渐新世。北台期则在中—晚白垩世。指出了确定夷平面和夷平面时代的依据,不能像Wilis(1907)那样,只根据地形面切削了燕山期的地质构造确定。必须根据形态、沉积、旋回、层位和岩溶等综合证据,进行区划分析。最后,讨论了这两级古夷平面在地震地貌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山西静乐井水位高值异常及其与华北地震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英  张淑亮 《地震》1998,18(2):201-205
静乐井是山西省地下水观测网中的一口地震观测井。从1983 ̄1996年的14a观测中,水位动态变化出现过3个高值时段,水位的高值虽有降雨渗入的影响,但主要可能是反映区域应力场加强的变化过程,因此3个水位高值时段与华北地区中强地震的活跃时期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8.
山西大同钾镁煌斑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饮牛沟钾镁煌斑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该岩体属钾镁煌斑岩,但在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上与世界上典型的含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相比,相对贫钛和钾,未出现含K,Ba,Ti,Zr的副矿物。该岩体的成因可能为母岩部分熔融后又经分离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浆起源于贫钛的金云母二辉橄榄岩,形成深度100km左右。  相似文献   
79.
Fourteen stream segm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out the Xin’an Spring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in 2004. The variation ranges in stream size, current velocity, discharge, dissolved oxygen, and specific conductance were large. Twenty-two macroalgae species were found in the stream. Major divisions in terms of species numbers were Chlorophyta (59.1%), Cyanophyta (22.8%), Xanthophyta (9.1%), Rhodophyta (4.5%) and Charophyta (4.5%). The most widespread species, Cladophora rivularis (50.0%), also Oedogonium sp. (42.9%) and Spirogyra sp. (42.9%) were well represented throughout the stream, whereas another 10 species were found in only one sampling site. Total percentage cover varied from <1% to 90%. Red algae Batrachospermum acuatum and the charophytes Chara vulgaris have the highest percentage cover. Among the parameters analyzed, the stream width, specific conductance and dissolved oxygen were the ones that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ecies number and percentage cover of macroalgal communities. The species number of each sit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issolved oxygen content. The total percentage cover of the macroalga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ream width and the specific conductance.  相似文献   
80.
陕北奥陶纪盐盆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文西  袁鹤然 《地质学报》2010,84(11):1565-1575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奥陶纪岩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以往岩盐的成因机制和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资料基础上,从区域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和岩相古地理方面综合分析认为,奥陶纪时期,陕北盐盆能够发育巨厚岩盐,并且岩盐沉积时的卤水达到钾石盐至光卤石的阶段,是由有利于成盐的干旱古气候条件,有利于蒸发岩发育的半封闭的区域构造、地质条件,以及区域上有利于氯化物盐类迁移富集的预备盆地发育的区域岩相古地理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