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600篇
测绘学   145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205篇
地质学   2298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9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901.
层间滑动带在泗顶矿区非常发育.文章介绍了泗顶矿层间滑动带及其上下盘的岩石, 矿物,构造特征和矿体的产出状态,并初步探讨了该区层间滑动带的形成机制及其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902.
天然焦煤质较差,开采难度较大,以往未被列为可利用资源储量。目前,煤炭需求与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天然焦开采和发电的技术、设备均已成熟。山东里能集团在对郓城井田天然焦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郓城建立资源综合利用天然焦发电示范工程,是必要的、可行的、合理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能源战略意义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03.
黄河落淤治理巨野煤田塌陷区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巨野煤田自南向北呈条带状分布。北依黄河,南接万福河。洙水河、洙赵新河、郓鄄河、郓巨河等黄河支流倾斜穿过矿区,这为大面积利用黄河落淤治理沉陷地区提供了天然的运输河道和动力,通过合理疏通和开挖河道引流落淤并配合使用远距离输沙技术,将使巨野煤田恢复沃野千里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04.
兖州煤田为鲁西南地区的主要煤田之一,属华北大型聚煤盆地的一部分。杨庄井田位于兖州煤田的西北翼,总体呈倾斜的单斜构造,井田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近SN向,NE—NEE向和NW-NWW向3组断层互相切割,致使煤层错动,影响工作面和巷道的布置,局部煤炭资源甚至无法开采。故应采取探采结合的方式,查明断层的分布规律和延展方向,以充分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905.
为更好地了解矿山环境中元素迁移释放的地球化学过程,本文研究了赫章后河地表水系硫酸根和沉积物中的硫同位素组成。结果发现,水体和沉积物中硫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不同水体中SO42-的浓度与δ34S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主河道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硫主要来自矿业活动的释放。水体中硫同位素组成不仅能反映水体的受污染情况和污染水体的扩散范围,还能反映沉积物中硫化物氧化作用的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906.
The Ordos Basin is well-known for the coexistence of oil, natural gas, coal and uranium. However, there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to discuss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this paper, a case study of the Zaohuohao area in Dongsheng, Inner Mongolia, China,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al gas and the uranium accumulation. Fluid inclusion data from the uranium-bearing sandstone samples indicate that the fluid inclusions formed in a gas-water transition zone. Using the homogeneous temperatures of aqueous inclusions coeval with hydrocarbon-bearing inclusions, combined with the buried history and paleo-temperature data, the gas-water transition zone reached the area at about 110 Ma.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contents of Uranium (U)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of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relation between them. With regard to the available data from both publications and this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U mineralization has a spatiotemporal accordance with the gas-water dispersal zone. Thu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natural gas in the gas-water zone is an effective reducer to the U-bearing ground water abundant in oxygen, which is the main factor to U accumulation. This result can be used as the reference to the U mines predicting and prospecting.  相似文献   
907.
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用以往矿井“突水”实例、现象、充水来源、充水条件,对矿坑充水因素进行分析,以预防矿井因充水而产生的淹井和人员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908.
山东焦家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胶东矿集区是我国金矿资源的主要密集区,重点解剖焦家金矿有助于深化对区域同类矿床的成因认识.文章从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流体以及成矿构造环境等几个方面对该矿床进行了研究,在上述的基础上探讨了焦家金矿的矿床成因模式,认为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的后造山作用引起的构造转折,导致地壳拉张,深部物质上涌,在有利的部位大规模成矿.  相似文献   
909.
金川矿区深部高应力矿床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金川矿区是我国唯一一座大型有色矿产资源生产基地。该矿体埋藏深、地应力高和围岩破碎所固有的不利条件,使得矿床在开采过程中面临极大困难。随着开采的延深,开采面积扩大,采场地压显现日趋剧烈,揭示和研究深埋、大面积采场的地压显现规律以及控制技术,是该类难采矿床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金川矿区自建矿30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地压规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使得矿山一期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然而,随着二期工程的进展,尤其多中段开采水平矿柱日趋变薄的开采条件下,采场地压活动极为剧烈,巷道变形难以控制,并潜在着采场突变失稳的风险。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难采矿床采场地压规律和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论述了金川1#矿体开采存在的问题、潜在的风险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并明确了数值分析、现场监测与工程经验集于一体的动态反馈系统工程方法,是解决复杂采矿工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10.
基于GIS的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其影响因素可分为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环境背景及区位条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四大类.本文在MAPGIS平台上,采用正方形网格单元划分,选择综合指数模型为评价模型,将各影响因素处理成基于GIS的单因素专题图层,再将各专题图层按权重进行空间代数叠加,利用叠加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将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按综合评估指数的大小分为三级区,其中严重区22个,面积8 384.09 km2;较严重区40个,面积约20 194.7 km2;一般区1个,面积177 221.21 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