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电网磁暴灾害风险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磁暴是源自太阳磁场剧烈变化的地球空间效应,随着电网规模的增大和电压等级的增高,磁暴灾害已经成为诱发电网故障风险的威胁之一.研究电力系统磁暴灾害风险的影响因素可为预防与控制其引发的电网事故提供重要参考.在分析历史典型磁暴事件的基础上,剖析了磁暴诱发电力系统故障的机理,阐述了故障传播与电力系统响应的过程,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影响电力系统的地磁感应电流水平及其产生的变压器无功损耗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磁暴本身的特点和电力系统的参数与结构两方面将影响因素分类.以GIC标准模型,通过改变磁暴扰动环境和电力系统参数,说明了各因素对电网磁暴灾害风险的影响程度,并比较了不同因素影响后果的差异,最后指出了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2.
我国防止矿井瓦斯事故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宏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4):1171-1175
瓦斯事故是煤矿井开采作业面临的第一大灾害,它具有发生突然、动力巨大、伤亡力强、波及面宽等突出特点.瓦斯不均匀地的贮存在煤层中,突出于采动破坏的岩壁段,防止煤矿瓦斯事故是一个典型的地学问题.通过测量岩体物性差异预测瓦斯动力赋存的地质条件,通过测定物性差异体的三维空间位置可确定采矿作业的安全岩体隔离厚度,等等.近十年来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为防止煤矿瓦斯事故发生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3.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8.5”突水事故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邬立  万军伟  陈刚  赵璐 《中国岩溶》2009,28(2):212-218
2007年8月5日宜(昌)万(州)铁路野三关隧道发生了重大的岩溶突水事故.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野三关隧道所处流域两个主要岩溶洼地以NaCl为示踪剂进行了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的示踪试验.两次示踪试验结果查明水洞坪岩溶洼地是"8.5"突水事故的主要水源,茅口组灰岩中发育的周家包暗河被F18断裂切割,将暗河水导入隧道形成突水事故.稻子坪的水在隧道突水段西以渗-涌水的形式进入隧道.水洞坪示踪实验得出二叠系栖霞-茅口组岩溶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50 m/h.稻子坪示踪试验得到茅口组灰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45.5 m/h;大冶组灰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10.8 m/h.本示踪结果为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的后期恢复施工和防渗工作提供了依据,并为岩溶地区深埋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试验和分析工作的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44.
云南省东川铜矿区主要地质灾害与致损机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东川铜矿区因位于乌蒙山系侵蚀区和现代活动构造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新构造运动、植被、地层岩性和矿山开发等多因素耦合,东川铜矿区成为矿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这些诱发基本因素是矿山受损生态系统的致损机制。东川铜矿区开采历史较悠久且属于我国典型老矿山之一,由于长期的矿山开采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本区特殊自然因素耦合等,一系列矿山地质灾害接踵而来,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矿坑突水等,预防和治理矿山受损生态系统成为当前和今后首要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5.
冰封期水动力水质模型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研究流域特点建立了冰封期水动力水质模型,结合冰封期水位测量的特点,对水位模拟结果进行了修正,分别利用2006和2007年水文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利用模型对2005年松花江硝基苯水污染事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冰封期水动力水质模型能够很好地适用于该地区,部分断面硝基苯质量浓度峰值的相对误差为5%~13%,峰值出现时间的绝对误差为2~3 h。利用模型预测了上游边界流量增加20%及减少5%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量增加导致污染团峰值提前22 h到达摆渡河断面,硝基苯质量浓度峰值降低了15%,流量减少导致峰值延迟6 h到达摆渡河断面,质量浓度峰值升高了4.6%。  相似文献   
46.
陶亚  雷坤  夏建新 《水科学进展》2017,28(6):888-897
河口地区感潮河段水动力过程复杂,为在突发水污染事故中合理制定精细化应急方案,基于环境流体水动力模型(EFDC)从水动力学角度对不同水文条件下深圳河口水域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影响范围、时间及程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一种判断河口海湾地区主导水动力因素的分析方法。采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法对事故中污染物输移扩散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准确识别,并采用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了印证。结果表明,潮流是感潮河段水动力过程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在突发水污染事故中,深圳河各断面特征污染物浓度变化与陆地径流关系密切,径流是感潮河段内突发事故中特征污染物输移的主导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47.
基于事故统计分析的盐岩地下油/气储库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文君  杨春和  陈锋 《岩土力学》2011,32(6):1787-1794
基于国外盐岩地下油气储备库曾发生过的重大事故的统计资料,采用风险矩阵法对盐岩储备库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存在的重大风险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储备库重大事故的发生概率、风险等级、事故类型以及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我国盐岩储备库在建设和运营中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单个盐穴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的统计概率为1.51%,风险等级介于三级和四级之间,属于基本可接受的风险,但必须制定防范、监控措施;事故类型可分为油气渗漏、腔体失效和地表沉陷,其中油气渗漏事故的风险等级为三级,属于可接受风险,其他类型的事故风险等级均为二级,属于可容许风险;引发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套管破损、蠕变过量和人为失误,其次还有地面装置损坏和盖层失效  相似文献   
48.
本文汇总整理了2000-2014年中国发生的472起重特大煤矿事故,获得其空间分布状况;基于分形理论,利用网格法统计不同网格尺度下覆盖重特大煤矿事故的非空网格中的事故数量,计算煤矿事故的全国、三大自然地理区以及干湿分区的分维值,分析其空间分布分形特征;利用R/S方法研究15年来重特大煤矿事故发生的时间分形特征。研究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重特大煤矿事故具有较好的空间分形特性,但不同区域的重特大煤矿事故的分形特性却具有很大差别。15年来发生重特大事故数量及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由R/S分析得到的Hurst指数表明事故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客观存在,并且年发生事故数量及事故死亡人数量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49.
某盐井施工时,在245.00—270.00m孔段有25m钻具被水泥固结,进行透孔作业时,扫至孔深250.60m时,扫孔用岩心管被扫落的钻杆接头碎块卡住拧断,透孔时发现孔内遗留3.2m断岩心管、钻头等物。根据钻孔结构与遗留钻具的特点.自行设计一种主要由活塞柱、割刀片和复位弹簧组成的小口径割管器,将水泥固结钻具割断,并将钻具和多种残留管材打捞出孔。从割断后打捞上来的钻杆分析,钻杆切割面光滑、平整,钻杆被完全切透,说明此种割管器设计合理,各部件动作有效。  相似文献   
50.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性能源,关系国计民生,属于公益性行业,煤矿应该实行国家经营。国家经营利于遏制矿难频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技术进步,便于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煤炭国家经营并不必然导致煤炭企业的效益低下,而且具有法律制度上的可行性。国家经营主要是通过国资委以投资人身份授权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实现方式主要是国有独资或者国有资本绝对控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