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01.
某机场高填方地基的地下水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某机场高填方修建前工程区的水文、水文地质条件,然后根据施工中和工后较长时间内高填方体内的孔隙水压力、钻孔水位及坡脚部位盲沟出水量的观测成果,综合分析了高填方体内地下水分布情况,进而就因坡脚部位地下水引起的工程问题(主要为沉降变形和坡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认为坡脚部位高出原地面12m,相对稳定的地下水位将对工程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康定机场地基土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拟建的康定机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北西向展部的折多山的南西麓,控制标高4232.5m,是仅次于西藏邦达的世界 第二高机场。折多山由一花岗岩基组成,两侧被宽4~5km的巨型第四系坡积裙包围,康定机场位于其南西侧坡积裙上。坡 积裙的岩屑主要是通过崩滑脱离山体的,其演化趋势是完全覆盖折多山。除块石土、碎石土、角砾土及砂土外,地基土中还存 在一种由粒径30~100cm、次圆~次棱角状、表面粗糙的块石组成的特殊块石土,它在平面上有石窝、石窝群、石河及 石海等分布形式,垂向分布深度小于2m,其显著的自沉降现象对跑道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特殊块石土是演化到一定程度 的坡积物经潜蚀作用形成的。四类正常土体及特殊块石土均属良好地基,潜蚀是导致其工程特性劣化及沉降的主要因素,地 基排水是今后工程施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一期躁声80dB、75dB等值线区域1:2000大比例尺地形图编绘工作,阐述了其编绘工艺流程、编绘取舍要求及技巧。  相似文献   
104.
利用西安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6年6月4日发生在咸阳机场附近的一次阵风锋天气展开研究。这次过程是由蒙古低涡主导,低涡后部的冷空气南下触发对流引起的,阵风锋过境时咸阳机场产生了2.2mm降水和19.7m·s^(-1)的大风天气,多架次航班受到影响。从雷达回波的分析发现,这次阵风锋的特征表现为,生命史2h左右,回波强度5~25dBz,长度约70km,平均移速达49.7km·h^(-1),伴有明显的窄带回波和辐合线。对雷达基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后,设计了自动识别软件,在强度场上利用双向梯度算法,以及速度场上使用Shear参量算法,根据窄带回波和辐合线的空间一致性,对该阵风锋的位置和强度进行识别。最后利用临界成功指数对这个软件进行评估,本次阵风锋的识别率达到83.33%,表明该软件能够识别阵风锋,可在业务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5.
基于乌鲁木齐城区气象站和城北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简称机场)2016—2021年冬季逐小时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近6 a冬季两地雾的特征及其对应的地面气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城区和机场3种情景雾日出现的概率较为接近,但是不同级别雾日的出现概率有一定的差别,其中大雾日数以两地同时出现为主,概率最高达到19.6%。两地不同强度雾日数和雾过程的频次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机场大雾日数和过程频次均略多于城区。城区雾起始时间有33.3%集中在1—4时,而机场25.2%出现在8—10时。城区雾强度总体强于机场雾,机场雾日最小能见度均值(412.9 m)高于城区(360.8 m)。此外,在冬季准噶尔盆地的“冷湖效应”和山谷风的共同作用下,机场一带盛行的西北偏北和偏北风导致温度相对较低,有利于降温形成大雾天气,城区和机场分别在-12~-4 ℃和-16~-8 ℃的温度区间内出现雾的频率最高,比例分别高达57.4%和50.1%。  相似文献   
106.
易军  王峰云  阎凤霞 《气象科技》2016,44(4):542-547
介绍了民航华东气象中心开发的上海机场终端区AMDAR(Aircraft Meteorological Data Relay)资料实时显示系统,简述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并统计了AMDAR资料的分布特征,对机场出现的雷暴、大风、冰雪等天气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上海机场终端区AMDAR资料实时显示系统直观、实用,有效地提高该资料的使用率;AMDAR资料时空分辨率高,但分布不均匀,资料97.4%集中在00:00—15:00UTC时段和67.3%集中在4km以下的中低空区域;系统能够提供连续的高空风温分布,也能够捕捉到高空中小尺度天气特征,在某些天气过程中能够为短临预报提供良好的客观依据和辅助手段,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西藏林芝机场飞行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菠  旺杰  旦增  红梅  陈宫燕  谭波 《气象》2007,33(9):59-63
2006年3月西藏林芝建成第三个支线民用旅游机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恶劣天气,使机场校验飞行和试验通航一度顺延。在青藏高原复杂的气候背景下,使用机场建设前和校验期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影响林芝机场飞行的气象因素,讨论林芝机场适航的气象条件,对做好高原航空飞行气象服务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为了研究高原机场的风切变特征,本文利用丽江机场自动观测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引入三维激光雷达测风资料,对丽江机场2020年3月29日晴空低空风切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低空风切变过程主要是受地面变压风辐合、地面增温湍流加强以及动量下传等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风切变发生期间低空环境风场与地面风场变化基本吻合。5次低空风切变事件中,出现在11:00—12:20风向转变期间的2次风切变为侧风风向切变,出现在12:20—14:20风速逐渐增大期间的3次风切变为风速切变。风切变指数均大于0.1(1/s),切变强度为中度及以上,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研究结果为机场风切变的激光测风雷达监测预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强对流天气引起风矢量和温度等气象要素突变,影响飞机正常起降和飞行。高时空分辨率的飞机气象资料中继AMDAR(Aircraft Meteorological Data Relay)是天气预报重要的资料源之一,可为机场终端区的强对流天气短临预报提供高时间密度的垂直探测信息。通过白云机场终端区的AMDAR资料,提取三维风矢和温度廓线,制作了风切变和湍流的预警分析图。以2011年4月17日一次广东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为例,将AMDAR资料结合雷达、卫星、探空等多源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AMDAR资料的风矢-时间高度剖面上形成三维预警指示,对机场的强对流预报有指导意义;当1 km以下发生强风切变,对飞机起降威胁严重,AMDAR资料水平风的垂直分布印证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强辐散区的回波特征;高时空分辨率的AMDAR风速和温度扰动,可揭示大气中的风切变及湍流运动。AMDAR资料为保障飞机的安全起降提供了一种实时、密集的垂直观测信息,有助于研发临近预报预警产品,弥补探空资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以大河气象站为代表站,对2014年7月~2018年6月巴里坤机场风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巴里坤机场主导风向受地形影响,白天盛行W风,夜间盛行E风;(2)巴里坤机场风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白天风速大于夜间,春季风速大,冬季风速小;(3)巴里坤机场大风多出现在4-6月,风向频率多为偏西北风;(4)西北路径(经向型)和偏西路径(纬向型)的强冷空气造成巴里坤机场西北大风,冷平流强,气压梯度大,锋区明显。偏东大风时为“Ω”型环流,位于脊前出现东北大风,位于脊后出现东南大风,低层锋区不明显,东北大风时无明显冷暖平流,东南大风时暖平流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