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采用社团检测方法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贸易网络社团动态演化特征,利用2003~2017年沿线各国面板数据,结合新古典增长理论构建β收敛模型,分析社团内部经济收敛状况,探讨贸易网络社团内部联系对缩小各国经济发展差异的效应。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商品贸易网络密度不断增强,形成跨区域联系的贸易合作体系;“一带一路”商品贸易网络社团演化较为稳定,2013年后东南亚-西亚社团国家数量突增;欧洲国家内部联系紧密,形成区域性贸易合作体系,仍为“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弱影响区;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对缩小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全时段内,沿线各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收敛趋势;世界金融危机有利于加快社团内部收敛速度,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社团内部收敛速度显著高于整体贸易网络收敛速度,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南亚-西亚社团在三个时段内均呈现出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22.
秦亚  梁一鸿  胡兆初  冯坚  李敏 《地球科学》2013,38(4):677-688
主微量元素分析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吉南老岭地区的头道、老岭、上绿水桥和高台子岩体为一套早白垩世铝质A型花岗岩.主要岩性为钾长花岗岩、晶洞钾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和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1~125Ma.主量元素具有富Si、alk, 贫Fe、Mg、Ca、Ti的特征; 微量元素亏损Ba、Sr、Ti、Nb、Ta、P, 富集K、Rb、Th等不相容元素; 稀土元素具有中等到强烈的负铕异常及右倾海鸥型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体为铝质A型花岗岩(A/CNK=0.82~1.15, A/NK=1.00~1.28).岩石具有较低的不相容元素Ce/Nb、Y/Nb、Yb/Ta比值, 为A1型非造山花岗岩.研究表明吉南老岭地区早白垩世时处于非造山的伸展构造环境, 是华北板块东部早白垩世伸展地球动力学背景在吉林南部地区的岩浆活动体现.   相似文献   
23.
为了得出群的p-超可解性的一些判别准则,引入有限群的z-置换嵌入子群的概念。设z是群G的Sylow子群的完全集,群G的一个子群H称为在G内z-置换嵌入,如果H的每个Sylow子群也是G的某个z-置换子群的Sylow子群,一些已知的结论也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24.
东准噶尔贝勒库都克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初步研究表明,长期以来被认为S型花岗岩的贝勒库都克黑云母花岗岩应为铝质A型花岗岩.该岩体以富硅(SiO2=75.25%~76.67%)和碱(Na2O+K2O=8.08%~8.97%),贫镁(MgO=0.02%~0.18%)和钙(CaO =0.39%~0.89%),氧化指数变化较大(W=0.02~0.15)以及高FeOT/MgO比值(12.71~84.51,平均34.55)为特征.其K2O>Na2O,NK/A=0.86~0.95(平均0.92),A/CNK=0.97~1.02(>0.95),属偏铝-过铝质钙碱-弱碱性岩石.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岩石富Ga、Zr和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Nb、Sr等元素.10 000 Ga/Al比值(2.97~4.20)均大于A型花岗岩的下限值(2.6),明显高于I型和S型花岗岩的平均值(分别为2.10和2.28).在Zr、Ce、Nb对10 000 Ga/Al以及FeOT/MgO对(Zr+Nb+Ce+Y)、SiO2等A型花岗岩多种判别图上,投影点均落在A型花岗岩区,而与高分异的I、S型花岗岩明显不同.这些特征表明,贝勒库都克黑云母花岗岩与国内外铝质A型花岗岩(如福建沿海、东西准噶尔和澳大利亚Lachlan褶皱带铝质A型花岗岩)十分相似.在Nb-Y-Ce、R1-Ga/Al和R1-R2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显示出造山后花岗岩的特征.贝勒库都克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不仅对探讨卡拉麦里地区地壳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还为我国新疆北部寻找与铝质A型花岗岩有关的锡矿资源开辟了方向.  相似文献   
25.
西准噶尔中部广泛发育晚石炭世—晚二叠世侵入岩,其产出构造背景对于揭示该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巴尔鲁克山北侧侵入于上石炭统莫老坝组中的白布谢河花岗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据此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西准噶尔中部构造演化提...  相似文献   
26.
用极大交换子群阶的集合得到关于群的一些性质。证明了单群L2(q),q≡3,5(mod)在同构的意义下,能被它的极大交换子群阶的集合唯一确定。  相似文献   
27.
针对Li X.M分别给出的根群类和半单群类的若干特征性质,提出了根群类和半单群类之间应具有的联系。通过群的一类特殊的正规子群:本质正规子群将根群类和半单群类联系起来,并利用群的根性的一般理论,得到了两个结果:根群类P是遗传的当且仅当其对应的半单群类L是本质扩张闭的;当根群类P是遗传根群类时,根群类P和其对应的半单群类L所决定的群类M是根群类。  相似文献   
28.
浙江桃花岛碱性和普陀山铝质A型花岗岩副矿物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舟山群岛的桃花岛和普陀山分别出露有大片中国东部沿海典型的燕山期碱性和铝质A型花岗岩,二者的岩石化学和主要造岩矿物存在明显差别。利用电子探针进行的测试分析表明,它们在副矿物组合及副矿物特征方面的差异也很显著:桃花岛碱性A型花岗岩中副矿物组合为富钍锆石、褐帘石、硅钛铈矿、钛磁铁矿和富锰钛铁矿;普陀山铝质A型花岗岩中的副矿物组合为贫钍锆石、富钍独居石、磁铁矿、金红石和红钛锰矿。二者更可从单颗粒矿物(特别是锆石)的成份和内部结构上加以区分。这些副矿物上的差异暗示了两类A型花岗岩的源区成分、结晶环境和物理化学特征存在明显不同:(1)碱性A型花岗岩的源岩相对较多地包含了来自较深部的地幔组分岩浆;(2)碱性A型花岗岩形成的温度相对较高,而铝质A型花岗岩结晶阶段的氧逸度较高;(3)碱度和磷活度的差异也是导致一些副矿物种类结晶差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9.
内蒙古西乌旗努和特A型花岗岩位于贺根山缝合带内,侵位于晚石炭世梅劳特乌拉蛇绿岩带、中二叠统哲斯组和晚石炭世英云闪长岩中,岩性为正长花岗岩。努和特A型花岗岩富硅、富钾、富碱、贫Al_2O_3、CaO、MgO、TiO_2、P_2O、Sr、Ba、Eu、Ti和P,具有较高的Ga/Al、(Na_2O+K_2O)/CaO、K_2O/MgO、TFeO/MgO、Rb/Nb、Y/Nb、Sc/Nb值,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海鸥式分布,δEu值为0.25~0.54,负Eu异常明显,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I、S和M型花岗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在地球化学分类判别图解上,努和特A型花岗岩显示后造山A_2型花岗岩特征,反映其形成于后造山伸展环境。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该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130.4±1.2Ma和130.4±1.4Ma,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根据蛇绿岩、俯冲-岛弧型-碰撞型和后造山型岩浆岩的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贺根山缝合带在早白垩世可能处于后造山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30.
A laser-heated diamond-anvil cell that is capable of operating up to a pressure of 63 GPa, with X-ray diffraction facilities using a synchrotron radiation source at the SPring-8, has been developed to observe the compressibility of a hexagonal aluminous phase, [K0.15Na1.66Ca0.11Mg1.29Fe2+ 0.86Al3.13Ti0.09Si1.98] Σ9.27O12. The hexagonal aluminous phase is a potassium host mineral from the subducted oceanic crust in the Earth's lower mantle. A sample was heated using a YAG laser at each pressure increment to relax the deviatoric stress in the sample.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300 K using an angle-dispersive technique. Pressure was measured using an internal platinum pressure calibrant. The observed unit-cell volumes were used to obtain a third-order Birch–Murnaghan equation of state: unit-cell volume V o=185.94(±16) Å3, density ρ o=4.145 g/cm3, and bulk modulus K o=198(±3) GPa when the first pressure is derivative of the bulk modulus K o is fixed to 4. The density of hexagonal aluminous phase is lower than that of coexisting Mg-perovskite in the subducted oceanic cru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