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82篇
  免费   11425篇
  国内免费   15211篇
测绘学   6995篇
大气科学   8998篇
地球物理   15016篇
地质学   37496篇
海洋学   7949篇
天文学   3238篇
综合类   4882篇
自然地理   11044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719篇
  2022年   1862篇
  2021年   2211篇
  2020年   2421篇
  2019年   2992篇
  2018年   2219篇
  2017年   2722篇
  2016年   2878篇
  2015年   3077篇
  2014年   3885篇
  2013年   4157篇
  2012年   4171篇
  2011年   4503篇
  2010年   3736篇
  2009年   4555篇
  2008年   4506篇
  2007年   4935篇
  2006年   4775篇
  2005年   4007篇
  2004年   3780篇
  2003年   3497篇
  2002年   2969篇
  2001年   2641篇
  2000年   2460篇
  1999年   2300篇
  1998年   2063篇
  1997年   1835篇
  1996年   1646篇
  1995年   1386篇
  1994年   1369篇
  1993年   1182篇
  1992年   920篇
  1991年   646篇
  1990年   558篇
  1989年   466篇
  1988年   353篇
  1987年   219篇
  1986年   165篇
  1985年   127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41篇
  1978年   50篇
  1977年   43篇
  1976年   26篇
  1954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严格论证了在对空间或地面目标的定位中,利用伪距测量观测模型的几何因子大于用台站间一次差分观测模型的几何因子.此外,台站间完全差分测量观测的定位精度优于不完全测量情形的定位精度.这些结果给人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何种定位方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2.
143.
本文首先简述了斜坡演化过程与构造运动的关系,然后阐明了滑坡的空间分布、活动周期及活动规模与构造因素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指出:构造因素是滑坡产生的基础,对滑坡分布具宏观控制作用,并与滑坡的活动周期和活动规模密切相关,是滑坡研究及其灾害预测、预防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4.
运输系统的区域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小真 《地理学报》1991,46(1):93-102
运输系统改进—运距缩短—产业布局调整这一空间过程对不同的区域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一个两区域—两部门经济模型的研究得出结论:当较落后的资源产区与经济中心之间的距离由于运输系统的改进而缩短时,资源产区的经济结构向单一化转变,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在经济建设中逐渐占主导地位,加工工业逐渐萎缩,地方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而且这种变化是在距离的某一特定值处突然出现的,带有跃变的性质。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对区域运输系统的任何改进措施都应该慎而行之,以免造成与本来目标相悖的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145.
本文对图象的统计特性及其适用模型作了分析。讨论了以前常用的平稳图象模型的缺陷,对实际图象的统计特性作了分析,认为它是非平稳的,不满足各态历经性,同时在空间上是高度相关的;讨论了相应的随机参数统计模型和描述性统计模型。指出作用于整幅图象的“全局”图象复原算法比每次只独立计算单个象元的“点”图象复原算法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46.
Frequency analysis is a new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stability of orbits in a conservative dynamical system. It was first devis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ability of the solar system (Laskar, Icarus, 88, 1990). It is a powerful method for analyzing weakly chaotic motion in hamiltonian systems or symplectic maps. For regular motions, it yields an analyt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solutions. In cases of 2 degrees of freedom system with monotonous torsion, precise numerical criterion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KAM tori can be found. For a 4D symplectic map, plotting the frequency map in the frequency plane provides a clear representation of the global dynamics and describes the actual Arnold web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47.
This paper presents a numer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rock mass subjected to large‐scale underground explosion. The model is calibrated against data obtained from large‐scale field tests. The Hugoniot equation of state for rock mass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pressure as a function of mass density. A piecewise linear Drucker–Prager strength criterion including the strain rate effect is employed to model the rock mass behaviour subjected to blast loading. A double scalar damage model accounting for both the compression and tension damage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damage zone around the charge chamber caused by blast loading. The model is incorporated into Autodyn3D through its user subroutines. The numerical model is then used to predict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rock mass, in terms of the peak particle velocity (PPV) and peak particle acceleration (PPA) attenuation laws, the damage zone, the particle velocity time histories and their frequency contents for large‐scale underground explosion tests. The computed results are found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eld measured data; hence, the proposed model is proven to be adequate for simulat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rock mass subjected to large‐scale underground explosion. Extended numeric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apart from the charge loading density, the stress wave intensity is also affected, but to a lesser extent, by the charge weight and the charge chamber geometry for large‐scale underground explosions.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8.
科技进步是测绘事业发展的动力 ,讨论运用科技进步的评价指标 ,对测绘单位的科技进步速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进行测算和分析 ,可以为测绘规划管理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9.
DCMT主测微器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子午环测微器,它具有自校准测定仪器参数的功能。该测微器采用了活动光栅的方案,其优点是能观测近极星和各类准直像;活动光栅另一个显著优点是不同赤纬星几乎可用相同的观测时间.对“V”形光栅的工作原理和误差进行了详细讨论,并给出了一组严格的公式。其系统误差来源有:光栅形状改正、光栅驱动方向相对于光栅的倾斜、光栅驱动方向相对于赤径方向的倾斜、星径曲率改正。  相似文献   
150.
本文采用较新的统计资料,对济南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开采潜力,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进行了分析论证.针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