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372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1462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天然金刚石的定向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天然金刚石在垂直于(100)、(110)和(111)三个方向上定向红外光谱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指出C-H键和C-C键在以上三个方向上的浓度不相同,引起C-C键和C-C键在不同方向上的浓度差异是由于氢具有优先取代垂直于(111)方向上C-C键中碳原子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2.
金刚石碎岩工具胎体材料添加稀土元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胎体材料中添加稀土元素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添加稀土和未加稀土的胎体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添加稀土比未加稀土的胎体材料的抗弯强度、硬度和冲击韧性均有所提高,其中抗弯强度提高了10%-62%,冲击韧性提高了5%。胎体中添加稀土对提高胎体和金刚石碎岩工具的技术经济指标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为在胎体材料中实现以Fe代Co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3.
李岳 《探矿工程》2001,(2):58-60
通过对试样进行强度测试后,在高倍电镜和能谱仪上对金刚石界面金属面碳化物的微观结构和含量的观察,分析,测量其表面金属碳化物面积,计算出不同添加剂所生成的金属碳化物在不同浓度和粒度的金刚石中所生成强度的排序,从而确定不同金属碳化物及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差异,为金刚石制品的生产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4.
张德常 《矿物岩石》1992,12(4):96-102
通过对陕西安康地区大量砂金矿物的形态、显微结构及化学成分特征的研究,发现全区砂金按成色可明显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分区,并与地质背景相印证;在形态特征上以其特有的镶嵌结构、蜂窝状结构及晶洞状结构等标型特征与原生自然金相区别。并总结出砂金矿物的不同形态、成色特征和空间变化及所反映的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25.
云南砂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及其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云南的残坡堆积、洪积、冲积和冰碛等砂金矿床类型的成矿作用和成矿环境的基础上,总结了云南砂金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砂金矿床主要受深大断裂或大断裂、地层岩石、地貌、水系和水化学环境的综合因素控制,探讨了金沙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等6大水系砂金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26.
金刚石中的高钾高氯包体和地幔交代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丰  刘灿如 《矿物学报》1992,12(3):193-198,T002
在山东产出的两颗八面体金刚石中发现高钾高氯包体(K 48~58wt%,Cl 37~48wt%)。与之伴生的有碳质物和硅酸盐矿物包体。高钾高氯包体及其共生组合代表了金刚石生长初期阶段陷获的上地幔液相物质。这些液相物质富H_2O、K、Cl和碳质,并联系着地幔交代作用,其中碳质物可能是金刚石生长的碳源。  相似文献   
127.
王松顺  王民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2,20(2):68-70,F003
在高温高压下,六方晶格的石墨转变为立方晶格的金刚石。选用灰分含量少、气孔分布均匀的T621A石墨为碳源,选择化学成分范围偏值小、杂质含量少的镍锰钴合金为触媒以及优质粉压叶腊石为传压介质,在高温、适压、长时间及其它条件下,合成高强度粗颗粒的优质金刚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8.
秦巴地区中——酸性浅成小岩体与金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秦岭大巴山地区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爆破“杂”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叙述了与岩体有成生联系的斑(玢)岩型、矽卡岩型、爆破(隐爆——坍塌)角砾岩型、构造蚀变岩型、热液脉型等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总结了岩体的成矿模式,同时指出了矿床类型和共(伴)生元素的成矿系列;指出分布在秦巴地区的5个印支期——燕山期岩体带中的21个小岩体群,其中数百个小岩体及其附近有找到多种类型金矿的可能,预测其找矿前景乐观,金矿资源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29.
本文主要根据年代学资料和金活化迁移的地球化学属性,探讨了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的演化途径。多种定年方法揭示,该区金成矿初始流体(古流体)的年龄为260Ma左右;金成矿年龄约为140~75Ma。考虑到该区燕山晚期岩浆岩富含Cl,本文认为古流体(260~140Ma)向成矿流体(140~75Ma)的转化,可能主要是通过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生的富氯流体加入原已存在的贫氯古流体,从而使这种新的混合流体具有浸取金的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0.
本文提出了郯庐古岛弧-新裂谷式控矿构造系统及"等结性"金矿成矿集中区的新认识,将混合热液型金矿成矿机制概括为"递进叠加三合(和)式"成矿模式,并总结出"六位一体"的遥感地质综合找矿模式,为成矿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文中提出了三类金矿预测区:①第一类,5个金矿成矿区;②第二类,5个金矿远景区;③第三类,4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