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3篇
  免费   1514篇
  国内免费   1357篇
测绘学   725篇
大气科学   1365篇
地球物理   2777篇
地质学   3645篇
海洋学   925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597篇
自然地理   93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531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487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534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利用陕西省94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根据干旱灾害气候背景和社会经济环境,结合灾害风险评估相关理论方法,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指标,建立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指数,基于GIS平台,对陕西省不同季节进行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陕西各区域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季节差异明显,陕北北部除夏季外各季节干旱危险性较高,关中地区易发生伏旱。陕南的汉中各季节干旱危险性均较大,安康东部和商洛各季节干旱危险性则较小。(2)春季、夏季和秋季,陕南的汉中平原及安康的汉江河谷地带,关中的西安和渭南地区,陕北北部榆林地区为干旱孕灾环境高脆弱性区或较高区;冬季陕南大部、秦岭地区的高脆弱性区较其他三季范围有所减小;海拔较高的秦岭山地,关中平原和陕北北部各季节皆为低脆弱性或较低脆弱性地区。(3)承灾体暴露度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4)全省抵御干旱风险能力最高地区为陕北黄河沿线、关中各地的城镇地区。(5)干旱灾害综合风险的高风险区主要在陕南巴山地区、秦岭南北两侧、陕北南部,陕南汉江平原、关中平原及陕北延安、榆林等地为干旱较低、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992.
左潇懿  程亮  楚森森  吴洁  张雪东 《热带地理》2022,42(7):1138-1147
为保障船舶海上航行安全,结合GIS与模糊层次分析法,从海上搜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搜救力量2个方面选取9个因子建立海上搜救困难性评价模型,对南海海上搜救困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自然环境影响下,南海海域搜救困难性具有“V”字形分布的特点,由东北向西南难度等级逐渐降低。2)在人文搜救力量影响下,南海海域的搜救困难性整体呈“东北-西南条带式”,难度最大的区域主要位于南海东北―西南的连线上,呈不规则环状向连线两侧递减。3)综合两方面因素,南海部分岛屿周围搜救难度偏高,主要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及远离搜救基地的影响,而远海海域搜救难度在整体上为“东北-西南递减式”空间分布格局,最高和较高的区域由研究区东北延伸至西南,然后向西北、东南两侧递减。总体而言,南海研究区中近21.1%的海域搜救难度≥7级,仍需加强对搜救力量的部署与建设。  相似文献   
993.
杨蓉华  李佳佳  贺新光 《热带地理》2022,42(12):2098-2109
基于长江流域148个气象站1980—2017年的蒸发皿观测数据,将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相结合,对流域蒸发皿蒸发量(PE)进行分区,然后运用Modified Mann-Kendall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各子区域PE的变化特征并识别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REOF的前4个空间模态显示流域PE存在5个主要的异常敏感区,基于这4个空间模态,流域PE在空间上可划分为9个子区域。2)在年尺度上,各区PE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中中部盆地区上升速率最大(111.28 mm/10 a),西部高原区上升速率最小(12.5 mm/10 a);而在季节尺度上,秋、冬季流域PE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夏季PE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部分地区PE为下降趋势。3)影响PE变化的主要因子因地而异,但大多子区域的PE变化与平均气温和饱和水汽压差的变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94.
本研究对西藏鄂雅错盐湖和主要支流中不同形态的砷(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和总汞(THg)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主要水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鄂雅错盐湖As主要以As(Ⅴ)形态存在,其次分别为As(Ⅲ)、DMA和MMA,其中无机砷的含量明显大于有机砷。相比较其他砷的形态,盐湖中As(Ⅲ)与主要水质参数的相关性显著,与总溶解性固体(TDS)、总溶解态氮(DTN)呈显著的强正相关性,与水温、溶解氧 (DO)、氧化还原电位(Eh)、pH呈显著负相关性。总汞浓度较低,且与主要水质参数相关性不显著。通过风险评价发现鄂雅错湖水中砷存在一定的致癌健康风险,汞不存在风险。本研究丰富了西藏盐湖和支流水体中砷、汞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的认识,对于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定量评价是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GIS可视化空间分析技术,应用遥感反演的生态系统分类资料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等,构建了包含社会经济、土地压力、自然条件3个准则层的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指标时空尺度无量纲化与综合指数法,进行了甘肃省甘南州、临夏州2000—2020年的生态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空间尺度生态恢复力范围分别为0.14—0.65(2000年)、0.12—0.72(2005年)、0.07—0.70(2010年)、0.12—0.70(2015年)、0.28—0.82(2020年);甘南生态系统恢复力较高,临夏生态系统恢复力较低,在空间分布上,生态系统恢复力呈现北低南高的总体特征,高生态恢复力的乡镇以草地、森林、灌木生态系统为主,低生态恢复力的乡镇以农田、城镇生态系统为主;在时序变化特征中,生态系统恢复力总体向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上升趋势,受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6.
Central Asia (CA) is one of the most fragile regions worldwide owing to arid climate and accumulated human activities, and is a global hotspot due to gradually deteriora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Amu Darya Basin (ADB), as the most economically and demographically important region in CA, is of particular concern.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source and pollution status of heavy metals (HM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ADB, 154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metals across the basin. Correlation and cluster analysis, and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model were implemented to understand metals’ association and apportion their possible sources. Cumulativ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normaliz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geochemical baseline values (GBVs). Then, various pollution indices and ecological risk index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and evaluate the pollution levels and associated risks based on the GBV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HMs showed the following descending order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ADB: Zn > Cr > Ni > Cu > Pb > Co > C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s showed that Cr, Ni, and Cu had relatively high enrichment in the irrigated agricultural area; high abundances of Zn, Pb, and Cd were mainly found in the urban areas. Four source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for these metals, namely natural sources, industrial discharge,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mixed source of traffic and mining activities, accounting for 33.5%, 11.4%, 34.2%, and 20.9% of the total contribution, respectively. The GBVs of Cd, Zn, Pb, Cu, Ni, Cr, and Co in the ADB were 0.27, 58.9, 14.6, 20.3, 25.8, 53.4, and 9.80 mg/kg,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milar to the regional background values obtained from lake sediments in the bottom. In general, the assessment results revealed that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ADB were moderately polluted and low ecological risk by HMs.  相似文献   
997.
利用新疆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的地面2米温度和10米风场资料,对应用改进后的新疆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同化系统(XJ-RUC)的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XJ-RUC系统对地面2米温度和10米风场的预报均方根误差和偏差随起报时次和预报时效的不同存在差异,在温度预报方面存在“低温偏高,高温偏低”的趋势,夏、秋、冬三季对18UTC预报最好,春季则对00UTC的预报接近实况;10米风场的预报偏差在冬季随时效推进逐渐增大,春、夏、秋三季则在06UTC出现1.0m/s左右的风速偏差极小值。不论是温度还是风速预报,均在冬季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98.
郑磊 《北京测绘》2014,(6):77-79
利用C#语言编制了BP神经网络反演预测程序,基于具有代表性地区的高程异常数据,对BP神经网络在高程异常反演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程序交互界面良好,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同时,在高程异常反演预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说明神经网络在差异较大的数据反演预测方面仍具有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9.
详述了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数据处理与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重点对系统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进行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依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相关规定,结合南京的测绘产品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实现了检验方案的制定、质量检查、质量评价等工作流程,达到了质量评定的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实现质量评定成果统一化、规则化和标准化,具有较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