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251篇
地质学   1099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61.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哈图沟–清水泉–沟里韧性剪切带记录了多个旋回的造山作用,本文通过对韧性剪切带中石英c轴组构和显微构造特征测试分析,探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陆块间俯冲拼合及地壳伸展减薄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韧性剪切带变形温度介于380~650℃之间,形成环境为中–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剪切带内差异应力值介于173~509 MPa之间,应变速率介于6.93×10–14~1.43×10–8 s–1之间,主体为10–11~10–10 s–1,显示韧性剪切带变形是快速俯冲作用下的产物,越靠近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中断裂带其变形温度、差异应力值及相应的应变速率值越大,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韧性剪切变形中心为东昆中断裂带。利用不同方法所计算出的韧性剪切带运动学涡度值,显示韧性剪切带早期瞬时运动学涡度(0.56~1)对应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南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北陆块间俯冲的初始阶段,中后期运动学涡度(0.25~0.91)应当对应于东昆南与东昆北陆块间的俯冲碰撞阶段,最晚期的C′瞬时运动学涡度(0.19~0.51)则对应于后造山的伸展阶段。通过石英c轴组构结合其宏微观构造特征,认为东昆中构造带至少经历了3个期次的构造运动,分别为加里东晚期的逆冲兼左行走滑剪切作用、晚海西–印支期的逆冲兼右行走滑剪切作用和燕山早期及之后的脆韧性–脆性的左行走滑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162.
地铁施工、运营阶段的监控量测,可有效保障隧道结构的稳定与周围环境的安全。现有的收敛计、全站仪等变形监测手段,虽然可以得到高精度的观测数据,但获取的监测点位过于稀疏,难以全面反映隧道整体的形变特征。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地铁隧道形变监测,提出了基于激光点云的隧道断面连续提取与形变分析方法,并对提取的两期断面进行了形变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直观地表现隧道整体变形,研究成果可为隧道形变动态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3.
现有的路网路段重要性评估方法考虑的是路网中的路段的统计特性或路网的局部结构对重要性的影响。在路段的重要性与路网的全体路段相关联的基础上,提出m阶邻居节点的复杂路网路段重要度评估方法。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实验仿真采用成都市路网的对偶拓扑结构,在1 484个路段中提取10条关键路径对评估方法进行验证。评估结果显示:与度值法、介数法相比,该方法能显著地区分复杂路网中路段之间的重要性差异,准确地确定网络中的关键路径,具有更高的评估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4.
针对现有基于坡度滤波的改进方法难以同时提升滤波速度与精度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纵横断面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滤波方法。该方法视测区为多个断面构成,以行(列)为滤波基本单位,兼顾高程突变的方向信息,分别从纵横断面以基于坡度的判据进行滤波处理,可同时提高计算速度与结果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并且对于不同特征的地形都能取得较好的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165.
樊馥  张永生  郑绵平  苏奎  邢恩袁 《地质学报》2015,89(11):2141-2151
陕北奥陶纪盐盆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部。研究表明:马五6亚期,盐盆存在"两坳一隆"的构造格局,即东、西部盐坳和中部隆起,东、西部盐坳在钾矿化情况、溴氯系数反映的水体咸化趋势方面初步显示了陕北盐盆东、西部沉积环境的差异。本文通过东、西部盐坳典型钻井马五6层位沉积学分析,揭示了马五6时期东、西部盐坳在水体深度变化、浓缩趋势、含钾量、淡化层段厚度、陆源物质输入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西部盐坳受海水影响大,水体变浅且持续淡化,泥质分布反映陆源物质贡献少,对钾盐的沉积与保存均十分不利。而东部盐坳受海水影响小,与西部盐坳水体联通性差,在马五6时期环境更为封闭,具体表现为淡化夹层分布数量少、厚度薄的特征;水体持续变深并浓缩咸化;泥质夹层较多,反映了相较于西部,陆源物质对其影响更大,上述特点为钾盐沉积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化学条件及可容空间。东、西部盐坳沉积环境对比表明东部盐坳对成钾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6.
地层剖面计算表的计算机自动处理 ,涉及剖面是由老地层向新地层测制还是由新地层向老地层测制、褶皱的识别处理、存在回测时 (特别是在回测中又存在背向斜时 )的处理、测段厚度及分层厚度的计算等几个主要环节。文章引入剖面方向系数 η、测段方向系数κ、回测系数 ρ 3个新参数 ,建立了地层剖面计算表自动处理的数学模型 ,可以非常方便地将剖面图及其柱状图以矢量格式输出  相似文献   
167.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赛什腾山地表地质、航磁、重力、大地电磁测深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夹持在昆北地块与赛什腾构造带之间,其中包括柴达木地块与祁连地块南缘2个一级构造单元和昆北地体北缘,柴达木盆地,赛什腾构造带和祁连地块南部的苏干湖盆地等4个二级构造单元。盆地的总体结构表现为东昆仑山和祁连山相向向盆地挤压对冲,盆地中部沉降的构造格局。盆地内部的构造样式以自盆地边缘至中心以此形成背斜构造为显著特征,背斜两翼多发育逆断层,构成“两断夹-隆”的构造格局。挤压应力主要来自南西方向、北东方向起阻挡作用。在两侧造山带的强烈挤压作用下,侏罗纪时期在祁连造山带南缘形成并不典型的前陆盆地,古近纪至新近纪时期则在祁连造山带与昆仑造山带之间形成双侧前陆盆地,第四纪属挤压坳陷盆地。  相似文献   
168.
We study the equilibrium points and the zero-velocity curves of Chermnykh’s problem when the angular velocity ω varies continuously and the value of the mass parameter is fixed. The planar symmetric simple-periodic orbits are determined numerically and they are presented for three values of the parameter ω. The stability of the periodic orbits of all the families is computed. Particularly, we explore the network of the families when the angular velocity has the critical value ω = 2√2 at which the triangular equilibria disappear by coalescing with the collinear equilibrium point L1. The analytic determination of the initial conditions of the family which emanate from the Lagrangian libration point L1 in this case, is given. Non-periodic orbits, as points on a surface of section, providing an outlook of the stability regions, chaotic and escape motions as well as multiple-periodic orbits, are also computed. Non-linear stability zones of the triangular Lagrangian points are computed numerically for the Earth–Moon and Sun–Jupiter mass distribution when the angular velocity varies.  相似文献   
169.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减灾战略关键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已成为目前中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主战场。论文主要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防、减灾战略实施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先概要介绍了库区地质灾害种类繁多、量大面广、日趋严重的现状;然后从库区人为诱发地质灾害愈演愈烈的状况、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工作在广度与深度方面的不足、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有限等方面对目前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其后重点从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的形成历程与实施、地质灾害的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多体系管理体制的理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研究与成果转化及库区地质灾害全面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治理地质灾害采用的整治与利用相结合的技术措施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实施库区地质灾害防、减灾战略的一些关键问题。结论认为,呈日趋严重之势的库区地质灾害,难以在水库最终建成蓄水之前实施全面治理,防、减灾战略的关键是要尽快实施库区地质灾害总体防治规划,并且在总体防治规划的指导下,在科学的地质灾害管理制度及顺畅的管理体制下,开展库区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及全面实施监测预警。同时实施重点整治与土地利用相结合的治灾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70.
介绍了掌上电脑的应用软件开发环境及其与全站仪的通讯接口;设计并实现了基于HPiPAQ2490系列掌上电脑的隧道断面测量系统,该系统在测量过程中可实时检核各项误差,超限后自动处理。实践表明,该系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