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8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81.
The mordenite ore deposit of Los Escullos has a surface area of 106 m2 with an average thickness of 5 m and estimated reserves of 7,500,000 tons of mordenite–bentonite. It is made up of horizontal layers of interbedded epiclastic tuffs with volcanic bentonitised materials which have been subjected to hydromagmatic activity. The layers are essentially composed of bentonite and mordenite with lesser amounts of quartz, cristobalite, biotite, plagioclase, chlorite, amphiboles, titanomagnetite, ilmenite and calcite. The harder layers display a higher proportion of plagioclase crystals and are enriched in Al2O3, CaO, Fe2O3, TiO2, P2O5, Cu, Zn, Co, Cr, Ni and V, while the more altered layers contain larger contents of SiO2, K2O and Y. The amount of sodium increases (from 2% to 4%) relative to depth. Alteration processes resulted in a reduction in the contents of CaO, K2O and MnO and increase in Na2O and MgO. The beds of volcanic ash-tuffs have been devitrified by hydrothermal solutions giving rise to bentonites and sodium- and silica-rich residual fluids which have partly crystallized as mordenite and cristobalite. The raw material (mordenite–bentonite) can be improved removing biotite (magnetic separation) and plagioclase and quartz (by floating methods); however, the mordenite–bentonite mineral assemblage is practically impossible to separate due to the size of the crystals (average 0.5 μm under SEM–EDAX). In turn, this upgraded raw material has very useful properties (total area=520 m2/g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70 meq/100 g) which may make it suitable for use in absorption processes (e.g. deodorization, cationic exchange), catalysis and molecular sieving.  相似文献   
182.
膨润土基多孔材料在染液脱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子敬  戴劲草  叶玲 《矿物学报》2001,21(3):419-422
本文研制了成型化的膨润土基多孔粘土材料,应用于染液废水的脱色处理。初步探讨了该材料对染料阳离子红X-GRL、直接大红FαG和次甲基蓝的脱色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多孔材料对染液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用于染料阳离子红X-GRL的脱色可以多次再生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83.
膨润土/聚丙烯酸钠盐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35  
以膨润土和丙烯酸为原料,用溶液法交联共聚合成复合高吸水性树脂,了加入膨润土的聚丙烯酸盐高吸水性复合树脂合成中单体中和度、膨润土添加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影响吸水率的主要因素。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和界面。结果表明,用溶液法聚合合成膨润土/聚丙烯酸酸钠盐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膨润土在树脂中分散均匀,产物具有高的吸水能力。  相似文献   
184.
温淑瑶  杨德涌  陈捷 《矿物学报》2001,21(3):453-456
黑山膨润土及其酸化土、碱处理酸化土的X射线衍射数据及放大4500倍和33000倍的扫描电镜照片展示了不同浓度硫酸与膨润土作用后膨润土结构的变化及微观形貌的变化。分析表明:膨润土的主要矿物组分是蒙脱石,还有少量方英石和长石,膨润土经酸化改性后,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蒙脱石含量减少,结晶程度变差,颗粒表面粗糙程度增加。这为研究膨润土的酸化改性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5.
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回填材料的可行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月妙  陈璋如 《矿物学报》2001,21(3):541-543
本文简述高放废物处置工程要求和缓冲/回填材料在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中的作用及要求,介绍了内蒙古兴和县高庙子膨润土的性能,认为内蒙古兴和县高庙子膨润土矿床可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回填材料的供给基地。  相似文献   
186.
利用天然沸石、膨润土作载体制备的TiO2 /矿物复合体光催化材料 ,在阳光照射下对有机染料罗丹明 -B具分解脱色性能。实验证实未经高温处理的样品光催化性能优于经高温处理的 ,沸石的脱色率 6小时达 10 0 %,膨润土的脱色率达 94 %。晶相分析和热分析证实锐钛矿在有沸石、膨润土存在的水相体系中可直接在矿物表面生成 ,结合牢固 ,同时引起矿物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7.
通过对九台膨润土进行改性、增效处理,发现膨润土在经过剪切力作用后,造浆性能将到了很大改善,并按新工艺生产出九台膨润土产品,视粘度由原来的10CP提高到17CP,API失水量由原来的16ml降低到13ml,部分样品达到或超过了API标准。  相似文献   
188.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沉积建造特征及其中膨润土、沸石和珍珠岩成矿系列和形成规律的研究,认为上述非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受中生代北东、北北东向断陷带和断陷盆地的控制。区域构造控制了火山活动和沉积作用,从而控制了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使其中堆积了相当厚的多旋回陆相火山-沉积建造,为膨润土、沸石等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类似的物源、相似的转化介质及古气候、古地理等必要的条件和环境。从而构成了上述非金属矿产共生与伴生的成矿系列,并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三个成矿区和五个成矿带之中。  相似文献   
189.
邯邢地区膨润土赋存于新近系九龙口组中,沿走向断续分布约百公里,埋藏浅,层位较稳定,大多适合露天开采。经采用吸蓝量、差热分析、X-衍射,红外光谱、电子显微镜鉴定等多种方法对原矿进行分析测试,确定矿石多为钙基膨润土,部分为钙镁基膨润土。通过对矿石物化、工艺性能测试,该地区膨润土可直接用于用作铁矿球团粘合剂、铸造、工业用活性白土及动物饲料;改性或提纯后可满足工业用活性白土或用作钻井泥浆土的质量要求。若能充分研究和利用,将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0.
通过改进滤失试验研究典型钠化改性钙基和天然钠基膨润土在重金属铅-镉以及铬作用下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膨润土试样渗透系数在重金属铅-镉浓度小于6mmol/L时增幅较小,为2~3倍;当浓度超过10mmol/L时呈急剧增大的趋势。铬酸钾溶液作用下,钠化改性钙基膨润土的渗透系数低于未污染试样;天然钠基膨润土的渗透系数则增大2~8倍。两者差异归因于土-液相互作用下铬在不同pH-Eh环境中化学形态的不同。研究中钠化改性钙基膨润土浆液中铬以阴离子络合的六价铬形态存在,使得膨润土颗粒表面负电荷密度趋于增加,因而保持和促进膨润土的分散状态。天然钠基膨润土浆液中铬则出现以阳离子形态存在的三价铬,显著挤压膨润土颗粒双电层,导致膨润土颗粒团聚。综合国内外研究总结无机盐溶液作用下膨润土化学相容性随污染程度变化规律,发现渗透系数比与离子强度关系存在一临界值,当离子强度达到该临界值则渗透系数将呈数量级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