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3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对广西栗木水溪庙矿区灰岩地层的地球化学剖面研究表明,受隐伏花岗岩侵入的喷气作用影响,F,Li,Rb的质量分数在地表灰岩中显著增高。在隐伏花岗岩岩脊(隆)部位之上,上覆灰岩在地表F,Li,Rb的质量分数达到峰值;在距离隐伏岩脊(隆)较远的位置,则含量明显下降,或没有异常反映。由此揭示,碳酸盐围岩中的喷气晕强度与下伏花岗岩顶面的隐伏深度有关,隐伏深度越小,喷气晕越强。F和Li的向上穿透厚度较大,约达600 m;而铷约为300 m。剖面中W,Sn,Nb,Ta等成矿元素的原生晕并不发育。但F Li喷气晕作为一种外带原生地球化学异常,对预测碳酸盐地层之下的隐伏花岗岩体及其岩脊(隆)有较好的指示效果。  相似文献   
42.
东秦岭二郎坪群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郎坪群位处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夹持于NW向瓦穴子-乔端、朱阳关-夏馆两个区域性深大断裂之间,由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成岩成矿环境,受到国内外众多地质学家的关注。本文以笔者近期开展的二郎坪群1:5万找矿填图和成矿规律研究的最新资料为依据,结合前人大量地质和科研工作的多项成果资料,着重论述二郎坪群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为本区的广深找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3.
叶杰  张安立等 《岩石学报》2002,18(4):588-592,T001,T002
沉积喷流型矿床往往有各种喷流岩(热水沉积岩)的共生,正确识别这些喷流岩经常能为认识矿床的成因提供关键证据。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锡-多金属成矿区,燕山期火山-侵入岩广泛出露,因此认为区内矿床大都是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但是,区内近90%的矿床却产在二叠纪地层中,显示了与二叠纪沉积地层的密切联系。本文以其中的黄岗铁-锡矿床和大井锡-多金属矿床为例,对与矿石密切共生的热水沉积岩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学、岩相学、矿物学和组构学研究,并结合必要的地球化学数据,证明大兴安岭南段在二叠纪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可能普经有重要的水下热液沉积喷流成矿作用发生,尽管历来被人们所忽视,但其重要性可能并不亚于燕山期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黄岗矿床的层状矽卡岩与二叠纪海底火山活动关系密切,是一种很具特色的喷流岩;而被误认为是燕山期流纹斑岩的大井矿床菱铁织云硅质岩可能是一种产在陆相断陷盆地、与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化有关的新类型热水沉积岩。显然,与热水沉积喷流矿床紧密共生的热水沉积岩是认识该类矿床至为重要的岩石学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44.
海底喷气成因热水沉积成矿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海底喷气成因热水沉积成矿理论发展的3个阶段,概述了海底喷气矿床分类、成矿模式、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外新动向,提出要从整体沉积成矿盆地的岩石圈动力学成矿、地史成矿、流体动力学成矿和生物成矿等方面深入进行研究,以提高对海底喷气矿床综合预测和定量评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5.
陕南镇旬矿田铅锌矿化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镇旬矿田属秦岭泥盆系铅锌一菱铁矿带,矿化在空间上分布于乾佑河南北向古断陷的两侧,产生于泥盆纪.铅锌矿化特征与凤太矿田的诸矿床及西成矿田的毕家山、邓家山等矿床相似.铅同位素组成是均匀的,模式年令略老于含矿地层年令,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为海水硫酸盐型.矿体有沉积似层状和交代不规则状两种形态,主要围岩蚀变为硅化和铁白云石化.矿化与生物灰岩有密切空间和成因联系.因而说镇旬矿田与矿带中其余三个矿田的铅锌矿有相同的成因,成矿模式类似于E. D. Large(1981)和M. J. Russell(1983)提出的喷流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6.
湘西北镍钼多金属矿床的元素组合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佑良  李有禹 《湖南地质》1997,16(2):98-100
湘西北镍钼多金属矿床富集了多种元素,形成一个以Ni、Mo、Cu、Zn、Pd、Pt、As、Se、Ba、V、P为主的特殊元素组合;微量元素As、Se、Ba等成10^1 ̄10^3倍富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类矿床属海底喷气沉积矿床,这组特殊元素来源和富集,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7.
海底喷流作用对金富集成矿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积累的大量矿床地质事实和现代海底扩张中心正在形成的块状硫化物中金的富集表明,海底喷流作用不仅可以形成Cu、Pb、Zn等贱金属硫化物矿床,而且也能形成独立的喷流型金矿床。喷流型金矿床在我国具有良好的产出地质背景,极大可能是我国金矿地质工作取得突破的重要方向。当前对喷流型金矿床的理论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状态,进一步加强该类型金矿床的理论研究和找矿工作,必将对提高金矿的成矿理论水平和改善我国金矿资源面貌,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镜铁山式”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探讨了镜铁山桦树沟矿区铁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成岩成矿的演化过程,阐述控制铁铜矿带在水平和垂向分带变化的地质特征。根据线性构造与火山喷发沉积关系,着重探讨“镜铁山式”铁铜矿床的成因机制,并运用δ34S、δ18O、δ13C测试成果,确立含铁铜硅质岩建造,建立上铁下铜结构分带。认为该类型矿床是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喷气沉积成因矿床,具有与块状硫化物矿床共生,组成铁-铜-硫矿床系列双层成矿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49.
桦甸夹皮沟层状电气石岩特征及其地质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层状电气石岩的物理特征、岩性组合特征,分析了其化学成分,作了理论研究,确定了该层状电气石岩为火山喷气—沉积变质成因,形成于海底火山喷气—沉积构造环境中,其原岩是一套富硼镁的泥铁质—硅质岩石。它的发现对在该地区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湘西北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在其寒武系纽芬兰统海相磷块岩的微孔隙中发现nm~μm级晶质铀矿。文章通过扫描电镜对铀矿的空间占位进行微区解剖,确定铀以超显微状态(1~4μm)的晶质铀矿形式存在于方硫镍矿中。认为超显微晶质铀矿和辉砷镍矿是同沉积鲕粒状磷块岩在较高的温压条件下,通过海底喷流气水溶液强溶蚀改造并发生结晶时,以超显微包体的形式存在于方硫镍矿中;随着温度、压力的下降,包体中富铀溶液出现过饱和,晶质铀矿从富铀溶液中结晶析出,以独立矿物晶质铀矿的形式呈超显微状态存在于方硫镍矿中。晶质铀矿在中高温热液成矿作用中以超显微状态呈立方体、八面体、立方体与八面体的聚形以及块状体产出,对认识天然条件下晶质铀矿生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晶质铀矿呈超显微状态存在的实例对该类型铀矿存在形式的发现和研究具有重要启迪,为揭示扬子陆块东南缘的陆缘裂陷中海底喷流成矿示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