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106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2711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曹四夭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凉城断隆东侧,其矿化与多期次侵位的花岗质杂岩体具有密切的时间和空间联系。杂岩体的岩石类型包括:少斑状花岗斑岩、多斑状花岗斑岩、中细粒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和正长花岗斑岩等;前人的锆石U-Pb法测年数据表明,矿区岩浆活动可以分为155 Ma、149~140 Ma、134~131 Ma三个期次。本次研究获得矿区少斑状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法测年加权平均年龄为167Ma±1.2Ma,反映矿区可能还存在较早期的岩浆活动(中-晚侏罗世),其可与155 Ma岩浆岩划分为矿区早期的岩浆活动。花岗斑岩体具有高酸度、高钾和高铝质含量特征,总体属于酸性富钾钙碱性系列;花岗斑岩体含铝指数(A/CNK)介于1.20~2.49之间,Tb、Nd、Ga和LREE(Eu除外)富集,Eu、Ti、Sr、P亏损,属于高度分异的A型花岗岩系列。曹四夭花岗斑岩体形成于中-晚侏罗世构造机制转化时期,可能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后的后造山伸展有关,为晚侏罗世钼多金属矿化的母岩。  相似文献   
132.
杜斌 《地质与勘探》2021,57(4):879-894
松诺铜矿区位于香格里拉格咱斑岩铜矿带红山-普朗铜多金属成矿亚带中段,矿区剥蚀程度较低,具有寻找斑岩型铜矿的潜力。本次蚀变矿物填图工作采用近红外光谱矿物分析技术,识别出绿泥石、绿帘石、高岭石、云母类、蒙脱石类及伊利石等6类主要蚀变矿物,蚀变类型为青磐岩化、绢英岩化;结合物探、化探异常分布,圈定3处找矿靶区,经对KHT2、KHT3钻孔验证,深部均圈定多层铜矿化体。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矿物分析技术在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勘查评价中可以较好地划分热液矿化蚀变带,进一步明确斑岩型矿化-蚀变中心,为探矿工程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3.
金建才 《地质与勘探》2021,57(4):920-934
川-滇-黔地区是地质学者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是滇东北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在云南巧家县谓姑地区坪子地新发现一处石英斑岩体,该岩体岩性单一,并伴有铜矿化。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该石英斑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Lu-Hf同位素分析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限定石英斑岩体侵位时代,反演岩体岩浆源区特征,总结石英斑岩体成因,并探讨其构造背景。结果显示,谓姑地区石英斑岩属高硅(SiO_2=70.41%~77.65%)、过铝质(A/CNK=1.29~5.37)岩石。岩石具较高的稀土总量(∑REE为1017.12×10~(-6)~1325.20×10~(-6)),(La/Yb)_N为22.87~42.78,(Lm/Sm)_N为4.84~5.61,轻稀土富集明显,铕负异常明显(δEu=0.21~0.25),相对富集K、Rb、Th、U、Zr、Nb、Sm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形成于伸展拉张构造背景。石英斑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795.4±5.8 Ma,表明其形成于新元古代青白口纪;锆石的ε_(Hf)(t)=-7.43~-5.76,平均-6.61,二阶段模式年龄值在2.063~2.146Ga,显示源区来源于古元古代古老地壳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该岩体是Rondnia超大陆裂解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4.
向文帅  赵凯  张紫程 《地质学报》2021,95(4):1284-1291
厄立特里亚Augaro金矿床产于努比亚地盾新元古代变质火山岩中,矿体主要赋存于片理化安山岩内,受北北东向断裂与近东西向次级断裂控制.对矿床主要含金石英脉型矿石与蚀变岩型矿石进行碳氢氧硫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的δDw-H2O范围为-68.7‰~-49.4‰,δ18 Ow-H2O范围为-1.9‰~4.9‰,δ13 CV-PBD范围为-15.9‰~-10.9‰,石英脉型金矿石硫同位素组成以较小的正值为特征,变化范围为0.18‰~0.63‰,而蚀变岩型金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偏低,以较大负值为特征,变化范围为-7.07‰~-6.86‰,表明Augaro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热液,伴有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矿区地层与岩浆物质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大量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35.
云南中甸地区位于西南三江铜钼铅锌金多金属矿集区的南端,是一个独具特色的Cu-Mo多金属复合叠加成矿带.本文采用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技术对区内晚白垩世铜厂沟、休瓦促、热林成矿斑岩体,进行了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测试,开展了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热史演化模拟,揭示了区内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及热史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值变化于52±2~96±5 Ma;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年龄值变化于15±1~48±3 Ma,总体变化幅度不大,中心年龄与池年龄在误差范围也基本一致.通过锆石、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分析,揭示出云南中甸地区自晚白垩世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构造热事件.第一阶段(96~60 Ma),主要为岩浆侵位后快速降温的热史演化阶段;第二阶段(52~39 Ma),为缓慢的降温作用过程;第三阶段(16~15 Ma),揭示了受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隆升造山作用的影响,该区经历了快速降温的地质演化过程.综合锆石裂变径迹、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热史反演结果,表明区内晚白垩世典型成矿斑岩体具有相似的隆升过程和剥蚀历史,并获得了剥蚀量与剥蚀速率的定量计算结果,为区内矿床的资源潜力评价及勘查工作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6.
迪彦钦阿木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段二连浩特-东乌旗多金属成矿带,是区内新近发现的一个超大型斑岩钼矿床.为了厘清蚀变矿物的成分对找矿的指示意义,文章运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对迪彦钦阿木矿床青磐岩化带绿帘石亚带的绿泥石和绿帘石的主微量元素成分进行了分析.电子探针数据表明,这些绿泥石属于铁斜绿泥石(辉绿泥石).绿泥石四面体位置置换为AlⅣ对Si的替换,八面体位置置换以Fe-Mg相互置换为主;主量元素除Fe、Mg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外,其他元素含量变化不大.矿区绿帘石属于普通绿帘石亚族,由热液交代角闪石和斜长石等矿物形成,可分为脉状和浸染状绿帘石,其主量元素含量差别不大.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靠近矿体中心的绿泥石具有较高的近端指示元素(Sc、Ti、V、Cr、Mn、Co、Cu、Ga、Sn、Ba)含量以及较高的Ti/Sr、Ti/Pb、V/Ni比值,而离矿体中心较远的绿泥石具有较高的远端指示元素(Li、Na、K、Ni、Sr)含量.绿帘石中成矿金属含量比较低,离矿体中心较远的绿帘石相对富集As、Sb、Pb等元素.此外,绿帘石中w(Cr)、w(Ti)和w(V)以及Ti/Sr和V/Ni的比值随矿体品位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迪彦钦阿木矿床绿泥石中w(Ti)、w(V)和w(Ga)及Ti/Sr、Ti/Pb和V/Ni比值,以及绿帘石中w(As)、w(Sb)和w(Pb)具有指示矿化中心的作用,而绿帘石中w(Cr)、w(Ti)和w(V)以及Ti/Sr和V/Ni值可以作为寻找斑岩矿床富矿体的指标.迪彦钦阿木矿床中绿泥石和绿帘石的元素变化主要受流体成分、温度、硫逸度、矿物共生组合等因素影响.文章获得的认识或可应用于其他类似斑岩钼矿床(点)的找矿勘探中.  相似文献   
137.
萧珂  孙祥  郜周全 《矿床地质》2021,40(2):329-344
特提斯成矿域是地球上三大成矿域之一,矿产资源丰富.文章综述了特提斯域内伊朗高原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讨论了成矿事件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主要矿床类型.研究表明,伊朗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大部分位于乌兹密尔-杜克塔尔岩浆弧和阿尔博兹岩浆弧.其中,前者主要产出高硫型Cu-Au±Ag矿床和低硫型Au±Ag±Cu矿床,分布较为稀疏,成矿与始新世和中新世热液活动有关,部分高硫型矿化可能与临近的斑岩型铜矿化构成一套斑岩铜成矿系统;后者主要发育高硫型Cu-Au±Ag矿床、低硫型Au±Ag±Cu矿床、中硫型Pb-Zn±Cu±Au±Ag矿床,它们集中分布在西部的Tarom-Hashtjin带和东部Torud-Chah Shirin带,成矿主要发生在始新世,矿体均赋存在火山岩中且明显受断裂控制,但在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种类、组构特征以及蚀变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金属沉淀均与降温、沸腾和流体混合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8.
大湾斑岩-矽卡岩型锌钼矿床地处太行山北段成矿带中,是该段重要的金属矿床之一.五台群板峪口组和长城系高于庄组为主要赋矿围岩,锌钼矿体主要赋存在流纹斑岩体内及斑岩与围岩接触部位.文章对大湾矿床内2件赋矿流纹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测定,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37.1±0.9)Ma(MSWD=0.56,n=24)和(136.8±1.2)Ma(MSWD=0.40,n=22);对矿区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定年,得到加权平均年龄为(136.5±1.0)Ma,等时线年龄为(136.1±2.3)Ma,在误差范围内成岩成矿时代一致,显示大湾锌钼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大湾矿床中辉钼矿的w(Re)为5.816~16.484μg/g,反映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合特征.区内流纹斑岩和蚀变体系为进一步找矿勘查的有利标志.  相似文献   
139.
聚源钨矿是华南地区为数不多的大型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之一。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利用α径迹蚀刻、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电子探针等实验手段,对该矿床含钨和含铀矿物开展了精细矿物学的研究工作,探讨了成矿过程中钨和铀的富集规律。研究显示,该矿床钨铀矿物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钨铀主要进入富含Nb、Ti的氧化物矿物,形成铌铁矿、钇易解石等富钨矿物,另有极少量的钨进入黑钨矿和早阶段白钨矿;第二阶段,铌铁矿与钇易解石被后期流体交代,形成含钨富铀的骑田岭矿、铌锰矿以及钛-钇易解石;第三阶段,钨进入中阶段白钨矿,这一阶段也是钨最主要的矿化阶段;第四阶段,钨进入晚阶段白钨矿。最后两阶段白钨矿中铀含量不高。骑田岭矿(WO_3 26.74%~29.68%),是聚源钨矿中除白钨矿和黑钨矿之外钨含量最高的含钨矿物。该矿易解石族矿物WO_3最高可达9.80%,极度富钨,是目前有文可查的钨含量最高的易解石。聚源钨矿中的含钨矿物大多数为白钨矿,但绝大多数的白钨矿却在骑田岭矿、易解石族矿物、铌铁矿族矿物、黑钨矿之后形成,说明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绝大多数W首先进入富含Nb、Ti的含铀矿物和少量黑钨矿,之后才是白钨矿的大量结晶。  相似文献   
140.
云南镇沅地区位于哀牢山构造带中段,是古特提斯哀牢山洋关闭及碰撞造山的关键部位。本文对该地区出露的花岗斑岩进行了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年代学给出加权平均年龄为253.3±2.0Ma,表明花岗斑岩形成于晚二叠世。3个花岗斑岩脉共5个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其SiO_2含量65.30%~70.79%,全碱含量(K_2O+Na_2O)3.53%~4.39%,Al_2O_3含量13.42%~16.40%,为高钾钙碱性亚碱性系列岩石,成分上与花岗闪长岩类似,为S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较低,轻重稀土分异程度较高,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无明显Ce异常,具弱负Eu异常,微量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与典型地壳相一致。锆石Hf同位素ε_(Hf)(t)为-1.0~4.1,显示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和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岩石大地构造环境分析表明,该花岗斑岩形成于晚二叠世同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