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概述了空气反循环钻进工艺应用于物探爆破孔施工的原理、特点及其试验应用情况。通过试验应用得出结论,该工艺方法具有钻进速度快、成孔深度深、有效实现不提钻下炸药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爆破震动灾害主动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同华  李夕兵  王桂尧 《岩土力学》2007,28(7):1439-1442
在微差爆破工程中,用干扰降震法实现爆破震动灾害主动控制的关键在于确定合理的微差延期时间。由于所使用的普通雷管存在延期误差,设计或选择的延期微差时间往往与实际的有较大出入,影响了微差爆破的效果和顺利实施。确定微差爆破中的实际微差延迟时间对优化微差爆破效果、降低爆破地震效应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用基于小波分析的时能密度法以及信号时-频域转换技术,从实测微差爆破震动信号中分离出各分段震波,通过比较各分段震波在不同延期时间下的叠加效果,得到了微差爆破的较优微差延期时间,实现了爆破震动灾害主动控制。该方法对研究爆破震动效应及其灾害的控制,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为系统开展爆破震动危害控制和预测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3.
持续时标较长的γ射线暴(Gamama-Ray Burst)起源于大质量恒星的塌缩,这是目前对γ射线暴能源机制的流行看法。在大质量恒星周围的星风环境又是不可避免,而现在普遍认为γ射线暴存在着喷流。在这两点基础之一,详细地计算了喷流在星风环境下的演化。在计算时,由于传统的描述喷流的动力学公式在跨相对论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利用了修正过的公式。由于传统的描述喷流的动力学公式在跨相对论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利  相似文献   
44.
危岩是三峡库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现呈现出多发、频发的趋势。危岩的分类为坠落式、倾倒式和滑塌式。危岩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清除、支撑、锚固、拦截、封填、灌浆、排水、防护网等。控爆技术,包括洞室控爆技术、深孔控爆技术、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浅眼循环控爆技术等,以及无声破碎和防护网,均适用于危岩排险工程。危岩的爆破不同于一般的工程爆破,针对不同的危岩类型采用不同的控爆技术和综合应用措施,可以充分保护母岩,稳定岩体,达到应急排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深基坑开挖的控制爆破技术,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爆破参数选取及施工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46.
青岛为典型花岗岩地区,地铁隧道开挖采用钻爆法。本文首先采用现场实测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岛地铁3号线3个工点的隧道爆破监测数据,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钻爆法施工条件下地表及邻近构筑物的最大振速、主频分布与爆破参数的相关关系,采用线性回归法拟合出包含上述因素的经验公式。采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爆破条件下地表及临近建筑物的振动的响应,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最大振速随比例距离基本呈指数的形式衰减,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加,最大振速值逐渐减小; (2)爆破引起的振动主频随比例距离分布较为随机,无法建立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主频多在20~70Hz范围内; (3)建筑物内部中三矢量方向上的最大振速均随着楼层的增高呈一定的增加趋势,建筑物外部的地表振速要大于内部质点的速度。  相似文献   
47.
高钛型高炉渣富含TiO2,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资源。为实现其中TiO2的富集,研究了其与硫酸铵的混合物在焙烧过程中反应产物的变化及形成机理。采用TG-DTA和XRD对高钛型高炉渣与硫酸铵混合物的热效应变化和原料及焙烧产物的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钛型高炉渣主要矿物组成为钙钛矿、透辉石和镁铝尖晶石,其与硫酸铵的混合物在加热过程中存在3个明显的吸热效应,为硫酸铵自身分解反应及与高钛型高炉渣中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和所形成的中间产物的分解反应所引起。在较低的焙烧温度下,硫酸铵分解产物为(NH4)3H(SO4)2,其与钙钛矿和透辉石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可形成CaSO4;在焙烧温度为300~375℃时,镁铝尖晶石中的Al2O3与(NH4)2SO4和(NH4)3H(SO4)2反应形成(NH4)3Al(SO4)3;在375~425℃时,(NH4)3Al(SO4)3与Al2O3反应形成NH4Al(SO4)2;焙烧温度升高至500℃时,NH4Al(SO4)2发生分解生成Al2(SO4)3。  相似文献   
48.
拱形结构爆炸作用荷载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武  周健南  徐迎  金丰年  范华林 《岩土力学》2012,33(11):3407-3413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地下高边墙拱形结构在爆炸作用下爆炸荷载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拱形部分荷载分布主要受爆高、跨度、观测点角度的影响,荷载分布形式是以拱顶为对称轴的马鞍形。爆高与跨度的比值越大,结构上的荷载分布越均匀,反之,则越集中;边墙部分荷载分布主要受爆高、跨度、边墙高度影响,从墙顶开始沿着墙体逐渐衰减,最终趋于均匀。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由场地下大跨度拱形结构荷载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拱形结构上的荷载系数,发现沿着拱形荷载系数并不是固定值,在拱顶最小,近似等于1.5,且随拱角的增加而变大。  相似文献   
49.
杨栋  李海波  夏祥  罗超文  李卫兵 《岩土力学》2013,34(Z2):311-317
为预估和控制爆破荷载作用下围岩损伤范围,在赣龙铁路梅花山隧道工程现场进行岩体声波测试,得到围岩的损伤范围。根据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损伤发展规律,采用基于概率形式的损伤变量定义,运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对不同地应力状态下爆破产生的围岩损伤范围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岩体声波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随着地应力大小增大,围岩损伤范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增大幅度较大,地应力较高时,局部部位如顶板、底板损伤更为明显,说明地应力大小对围岩损伤分布有着显著影响;随着侧压力系数增大,损伤范围先减小后增大,但增速逐渐减小。所得到的结论可为高地应力下隧道稳定性分析和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We did a Study of Horizontal-to-Vertical Component Spectral Ratio in the Tehran seismic zone. Micro-earthquakes, microtremors and quarry blasts data were used as an estimation of the site response in the Tehran zone. Site effects were studied based on horizontal to vertical ratios by the Nakamura׳s technique. Also, we used the spectra of signals for three components with the lowest noise levels for spectral slope studies. The analysis used seismic events from a network of 13 seismic stations by the permanent local seismological network of the Tehran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TDMMO) from 2004 to 2007. The number of events used were different for each station. Quarry blast events were with 1.2≤ML≤2.2 and micro-earthquakes were with 1.1≤ML≤4.1.By comparing results for earthquake, microtremor and quarry blast, we could see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 data showed clear observations, especially in high-frequencies. The H/V spectral ratios indicate dominant frequency for rock/soft site with a higher ratio level for quarry blast ratios, which are comparable to the earthquake results due to their difference sources. The results derived by spectral H/V ratios and spectral analysis may be us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local earthquakes and quarry bla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