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465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two curved cable‐stayed bridges, recently constructed in northern Italy,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full‐scale testing and theoretical models. Two different excitation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in the dynamic tests: traffic‐induced ambient vibrations and free vibrations. Since the modal behaviour identified from the two types of test are very well correlated and a greater number of normal modes was detected during ambient vibration tests, the validity of the ambient vibration survey is assessed in view of future monitoring. For both bridges, 11 vibration mod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0ndash;10Hz, being a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observed modes of the two bridges. Successively,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the field tests was used to validate and improve 3D finite elements so that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two systems were assessed and compared based on bo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updated theoretical models.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2.
A Markov method of analysis is presented for obtaining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cable‐stayed bridges to non‐stationary random ground motion. A uniformly modulated non‐stationary model of the random ground motion is assumed which is specified by the evolutionary r.m.s. ground acceleration.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ponents of the motion are considered to act simultaneously at the bridge supports. The analysis dul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angle of incidence of the earthquake,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ground motion and the quasi‐static excitation. A cable‐stayed bridge is analysed under a set of parametric variations in order to study the non‐stationary response of the bridge.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study indicate that (i) frequency domain spectral analysis with peak r.m.s. acceleration as input could provide more r.m.s. response than the peak r.m.s. response obtained by the non‐stationary analysis; (ii) the longitudinal component of the ground motio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vertical vibration of the bridge; and (iii) the angle of incidence of the earthquake has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deck response.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3.
高林渊  张喜文 《探矿工程》2004,31(8):15-18,22
分析了长沙现代大厦基坑的岩土工程条件及周边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基坑支护方案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对所采用的复合土钉墙支护方案进行了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4.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双  张仲先  王勇 《岩土工程技术》2005,19(3):152-154,F003
针对武汉市南湖岸边复杂的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在某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对基坑的支护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支护效果及实测数据表明,该工程所采用的混合式支护实施方案技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可为同类型基坑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
方东 《地质科技情报》2005,24(Z1):62-64
结合深圳市星海阁办公楼的工程实例,从周边环境对深基坑支护的特殊要求及复杂的地质条件出发,论述了采用土钉与锚杆联合支护形式的依据.介绍了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后期效果.同时分析了这种联合支护结构形式的力学特点,通过将两者联合使用,可实现锚杆支护结构水平侧移小和土钉支护结构受力合理的优点.且土钉与锚杆联合支护,使得上部锚杆和中下部的土钉墙两者形成了统一的受力整体,共同抵抗荷载和变形.  相似文献   
26.
以深圳某建筑深基坑滑塌为例,在现场实物和相关资料调查的基础上,从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监测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基坑滑塌事故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认为导致该基坑支护工程滑塌的主要原因是土钉和锚索抗拔力不足.最后针对目前深基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设计方案的审查、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土钉墙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文章通过广西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地下发电厂房进水口与尾水洞高边坡的治理,介绍在此工程中具有特殊性的一些施工方法。该工程地质体为弱风化硅质泥岩夹泥化夹层、强风化含洞穴硅质泥岩石、强风化硅质岩及全强风化辉绿岩,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对坡体的稳定极其不利。根据三维有限元的分析计算和国内有关权威专家的调查研究需施工1500kN、1000kN的锚索方能保证坡体的永久稳定。大吨位的锚索需锚固在强风化岩土体上,锚索设计采用能提高锚固力的防腐型压力分散锚索。通过现场锚索基本试验,其锚固力完全能满足工程需要。为保证进水口总体施工的进度,在施工进水口约30m高的垂直壁上的锚索时,笔者采用了通常施工中较少采用的垂直壁悬吊式施工法,满足了水电站的整体施工进度和要求。  相似文献   
28.
目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及道路建设工程中,岩土锚固施工大多采用单一的拉力型锚索工法。一般锚索索体的长效防腐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对云南省个旧-冷墩公路边坡工程中所采用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工法从设计、试验及成功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①在一些复杂地形条件下,锚索防护方案有其独特的经济实用性。②在地基承载力较低的软弱地层中,常用的拉力型锚索无法提供防护工程所需的大吨位锚固力。而有多个受力体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则因其对锚固段全长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的充分利用来提供较大吨位的锚固力;③永久锚索防护工程作为一项具有隐蔽性强特点的结构工程,为保证在其报务年限内锚索能够可靠地工作,在设计阶段,锚索体的长效防腐应为不能忽略的主要考虑因素。在该工程中首次应用了新型高强材料——环氧全喷涂无粘结钢绞线作为锚索体的杆材,较好地解决了永久锚固工程中的锚索防腐问题。  相似文献   
29.
文章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阐述该滑坡的基本特征,运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与评价,为滑坡治理设计提供了依据。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采用削坡、预应力锚索+格构梁+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防护,并结合生物防护及地表排水措施,具有较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0.
魏志强 《探矿工程》2016,43(12):85-89
在老旧城区内采用定向钻进敷设地下管线,常常需要从已有的各类地下建(构)筑物或管线下方穿过,方案设计时就应考虑新建管道与之安全距离的取值问题。以厦门市某110 kV电力电缆的定向钻进工程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对国内现有规程规范及工程实例调查的基础上,对电力电缆保护管定向钻进敷设安全距离取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优化工程定向钻进敷设方案,指导该工程的建设,并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