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У?????????λ???α??????С??·??Ч???α??????????????????е????????????????????????????α??????????????????·??Ч????????????α?????λ???????????????????????λ???α??????????????????????÷??????????????????????λ?????  相似文献   
82.
新店东井田构造复杂、断层多且落差大,破坏了其原有的水文单元,使得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联系的更加紧密。根据地质资料分析,本区先期地段内主要断层均切割至二叠系茅口组,缩短了煤层与二叠系茅口组的间距,使得更易发生茅口组突水。  相似文献   
83.
准南前陆冲断带油气资源丰富,但油气探明率较低,原因在于油气输导体系不清。通过对储集层、断裂和不整合面等构成油气输导体系的单一因素的发育特点的分析,阐明了每一种因素对油气输导过程的影响。准南前陆冲断带发育一套冲积扇一辫状河一辫状河三角洲.浅湖的沉积体系。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相对高孔渗的砂体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该区发育上、下两套断裂体系,它们的组合形式为油气垂向快速运移提供了良好的输导条件;不整合面的发育为油气大规模的侧向运移提供了输导空间。  相似文献   
84.
油气成藏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是以一期油气成藏过程中从油气源到油气藏的统一动力环境系统为单元,定量研究油气供源、运移、聚集的机理、控制因素和动力学过程。以此为基础有望解决油气成藏定量的动力学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输导层概念的提出及砂岩输导层模型基本工作程序的建立,形成了可以利用通常的物性参数进行输导层量化表征的方法,实现了对油气运移通道的量化表征; 采用断层连通概率的概念对各种参数表征断层开启性的能力进行比较和评价,探讨了各种地质参数的有效性和代表性,建立起了断层启闭性表征参数的评价方法;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耦合运聚动力与输导体系,实现成藏系统内油气运移过程的模拟分析; 以运移途中烃损失量估算为基础,建立新的物质平衡方法,以模拟获得的运移路径为线索,评估油气在研究不同方向上的运移聚集量,展现油气运移的路径特征、运移方向及运移量,初步形成了以油气成藏动力学成因为基础的油气资源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85.
给出了北斗卫星单系统和多系统融合非差精密定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别,并结合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定轨精度。结果表明,在一定观测条件下,两种方法定轨精度基本相当,GEO卫星三维定轨精度能达到1 m左右,IGSO和MEO卫星能达到0.2~0.3 m,3类卫星径向轨道精度优于10 cm。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气相色谱仪分析低纬陆架痕量长链烯酮过程中的升温速率和载气流速两个主要条件进行了探讨,对比了不同的程序升温速率和不同载气流量条件下烯酮的分离效果和检测精确度及重现性。研究发现色谱分析条件对低纬度痕量长链烯酮的分析有显著的影响。当前广泛适用于中低纬度开放大洋沉积物样品的较高的程序升温方法难以对低纬度高陆源物质冲淡作用影响下的陆架海沉积物样品进行有效的分离分析。在接近U3K7′指标适用温度上限且C37∶3烯酮含量极低的情况下(1ng/g干样,计算温度接近27℃),采用较低的程序升温速率分离C37∶3和C37∶2及后续化合物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且分析的精确度和重现性较之高的升温速率好。在对痕量且接近温度适用极限的烯酮样品进行分析时,应采用相对较小的载气流量以便获得理想的分离度和更加精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7.
载波相位测量中小周跳的探测与修复一直是高精度GPS定位研究中的热点领域。分析了L1和L2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关系,通过相邻历元的相位观测值求差来探测周跳,并结合伪距差分约束条件来确定及修复周跳。结合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探测并修复周跳,并通过Matlab编程实现了算法的程序化。  相似文献   
88.
双移动载体GPS精密相对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PS双移动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可变基线条件下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为此,本文详细地讨论了其确定整周模糊度的方法,并设计了检验该技术精度的实验方案;实算结果表明,用该技术获得了厘米级的相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9.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是商业地理学的核心。文章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方面深入分析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历程,回顾国内城市商业结构研究的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研究的薄弱之处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0.
富稀土磷酸盐及其在深海成矿作用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最近几年对中北太平洋海域开展了系统调查,在中太平洋海盆新发现了稀土含量高达2000×10~(-6)的富稀土泥。深海泥样品稀土与各主要氧化物相关图解中,∑REY与P_2O_5含量始终保持良好的相关性。在太平洋各沉积物柱状样中,∑REY随着P2O5变化非常敏感。如果将P_2O_5含量高于0.25%的样品剔除,深海泥的∑REY不高于400×10~(-6),指示了磷对稀土元素的控制。海洋磷酸盐能够继承海水的负Ce异常及高Y/Ho比值特征,深海泥样品具有相似特征,且表现为稀土含量越高,其稀土配分模式越接近磷酸盐。酸淋滤实验显示,滤液中萃取出大部分的P及∑REY,且∑REY与P含量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无论∑REY高低,滤液稀土配分均呈现出显著的负Ce异常;而难溶残留物的∑REY普遍较低,且无负Ce异常特征。根据12组滤液中PO_4~(3-)与∑REY,估算出深海泥中的磷酸盐具有的∑REY含量范围为9495×10~(-6)~28287×10~(-6),这与深海泥中生物磷灰石的稀土含量和稀土模式均吻合。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深海泥中的磷酸盐主要以富稀土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其稀土含量远高于深海泥中的铁锰氧化物和铝硅酸,因此磷含量的变化对于深海泥的稀土含量和模式影响至关重要。相较于碳酸盐沉积环境下容易形成贫稀土的磷块岩,深海环境下的化学沉积以及有机P的成岩作用容易形成富稀土磷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