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8篇
  免费   1134篇
  国内免费   2094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136篇
地球物理   845篇
地质学   5616篇
海洋学   178篇
天文学   125篇
综合类   260篇
自然地理   43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报道了辽东半岛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内辽河群变质火山岩和辽吉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变质安山岩的锆石具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5),锆石U-Pb年龄为(2 182±6)Ma和(2 229±22)Ma,该年龄可代表安山岩的形成年龄。辽吉花岗岩的锆石同样具有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3),锆石U-Pb年龄为(2 199±10)Ma,代表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与辽河群火山岩喷发时代一致,表明辽吉花岗岩并不是辽河群的基底,二者可能为同一次岩浆作用过程的产物。辽东半岛~2.2Ga岩浆事件的识别及性质,对于正确认识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的属性至关重要。结合前人有关辽东半岛前寒武纪岩石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认为胶—辽—吉活动带的形成演化可能与弧-陆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992.
 Field and laboratory structural studies show that the Devonian–Dinantian units of the northeast French Massif Central experienced a complex and contrasting tectonic–metamorphic evolution during the Hercynian orogeny.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pre-Middle Visean Brévenne–Violay–Beaujolais rocks, in the Loire area, shows a polyphase tectonic evolution associated with greenschist to 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The first event, D1, probably occurred in Early Tournaisian or Latest Devonian times. 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lat-lying regional foliation and the NW/SE- to N/S-trending lineation. It is well observed in the Violay group and corresponds to the NW-vergent emplacement of the Late Devonian units upon their gneissic basement, represented by the Affoux gneisses. The second event, D2, is responsible for the NE/SW- to E/W-trending lineation. To the south, D2 deformation is locally reworked by the Grand-Chemin dextral wrench fault, around 345–350 Ma ago. This polyphase deformation is also found in several Devonian–Dinantian areas of the NE Massif Central, but not in Morvan. This tectonics corresponds to the Tournaisian closure, by northward thrusting and subsequent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of the oceanic Brévenne–Violay–Beaujolais rift which opened in Devonian times in a back-arc setting. Received: 4 September 1998 / Accepted: 27 May 1999  相似文献   
993.
ThereisanunanimousunderstandingthattheUHPmetamorphisminDabie-SuluareaswasformedduringtheTri-assiccollisioneventbetweentheYangtzeandNorthChinacratons(Congetal.,l994$Zhouetal-,l996;Liouetal.,l994)-Eclogiteisthemostimportantrocktypeamongtheul-trahigh-pressure(UHP)metamorphicrocks.Accordingtotheiroccurrencethereare3typesofeclogites:typeIisen-clavesinultramaficintrusionsandasmembersinthelayeredmafic-ultramaficcomplex(Jahnl998);typeIispodsorlay-ersinthehighlymetamorphicsupracrustals(mainlying…  相似文献   
994.
Yanshanianmagma-tectonic-metalogenicbeltoftheEastChinaisapartofthecircum-Pacificdomain.Alotofpapershavebeenpublishedtodiscuss...  相似文献   
995.
热穹隆构造及其对金矿的控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亚东 《甘肃地质》1999,8(1):28-32
热穹隆构造是在一个构造活动(逆冲)带中,由沿走向发生的地壳差异性升降运动(走向波浪机制)产生的构造穹隆中的热(液)活动事件,或是在这些部位由于中浅成岩浆岩的底辟式侵入而产生的热力性穹隆构造,它对金矿成矿的控制机理主要体现在适宜的浅层构造空间,贯深性构造通道及深源(下地壳)的岩浆源和矿质热液源的有机统一,主要的容矿空间为穹隆构造所产生的放射状(或束状)及环状构造裂隙系统。  相似文献   
996.
长期以来,对柴达木盆地中生代的大地构造属性一直存在争议.笔者根据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德令哈盆地中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基底沉降过程和大地构造相分析结果认为,该盆地具有典型的前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特点.(1)二叠(?)一中三叠世发育类复理石盆地组合和早侏罗一早白垩世发育陆相含煤磨拉石盆地组合,构成前陆盆地的“标型”充填;(2)上凸的总沉降曲线反映前陆盆地的发育规律;(3)德令哈前陆盆地的形成说明柴达木板块和华北板块的末次陆一陆碰撞发生在晚三叠世,早侏罗-早白垩世的构造运动则归属于南祁连对柴达木板块的陆内逆冲推覆作用.  相似文献   
997.
论成矿系统   总被引:134,自引:14,他引:120  
翟裕生 《地学前缘》1999,6(1):13-27
成矿系统是当今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矿床学向系统化、全球化方向发展的一种趋势。成矿系统是指在一定地质时空域中,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的全部地质要素和成矿作用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构成的整体,它是具有成矿功能的一个自然系统。成矿系统是在一般矿床成因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宏观上,从成矿的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有机结合上,探讨区域尺度的成矿规律。其研究意义是深入认识成矿动力学机制,指导矿产勘查,并有利于将成矿学信息应用到地学其它学科中去。文中还论述了成矿系统与成矿系列、成矿区带的联系和区别,对成矿系统的基本要素、作用过程、作用产物和成矿后变化及保存4个问题作了说明。提出以成矿的构造动力体制作为划分成矿系统大类的依据及以成矿机理作为划分成矿系统类型的主要标志。最后以古大陆边缘构造成矿系统为例,说明构造动力型式、构造组合与成矿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98.
不同构造环境下的壳─幔过渡带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是典型的盆岭构造。通过对横跨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的沙雅-布尔津地学断面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资料进行小波分析,获得了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壳-幔过渡带的详细结构。结果表明,天山造山带的壳-幔间是以多个薄层过渡的。这些薄层的层厚度2~3km不等,层速度高低相间,总厚度约20km,平均速度较低,接近塔里木盆地下地壳的速度。塔里木盆地北缘与准噶尔盆地的壳-幔间不具有这种特点,其壳-幔间主要表现为一级间断面。而位于中国东北部的间阳-海城-东沟深地震测深剖面所揭示的辽东台隆-辽河盆地-燕山台褶带壳-幔过渡带的结构似乎具有完全相反的特征:辽河盆地的壳-幔过渡带比较复杂,它由数个薄层叠合而成,总厚度达15km;辽东台隆与燕山台褶带壳-幔过渡带结构十分简单,皆以一级间断面过渡为主。研究认为,造成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它们所处的构造环境不同:前者为挤压环境,而后者为伸展环境。在挤压环境下,复杂的壳-幔过渡带形成于造山带的下面;而在伸展环境下,复杂的壳-幔过渡带形成于盆地的下面。壳-幔过渡的复杂程度与构造活动性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圈目前的构造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999.
造山带区域地层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庆来 《地学前缘》1999,6(3):133-138
根据地层层序保存程度,将造山带地层划分为史密斯地层、有限史密斯地层和非史密斯地层3种类型。有限史密斯地层是造山带地层的主要类型,它由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构造地层断片组成,史密斯地层层序律仅适用于地层断片内部地层层序研究。文中认为有限史密斯地层的层序是可以恢复的,并提出了恢复方法和技术路线。最后,以活动论、单元论和阶段论为指导,论述了造山带地层系统研究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论全球性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与造山带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崔盛芹 《地学前缘》1999,6(4):283-293
对不同类型造山作用与造山带的深入剖析,在现代地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迄今对造山带类型划分以及陆内( 板内) 造山带是否存在及其形成机制问题,尚有不同认识。文章在阐明造山带分类准则的基础上,将全球性中- 新生代造山带划分为陆缘型、陆间型与陆内型三大类。对陆内造山带则划分出发育在前寒武纪古克拉通基础上、发育在前中生代陆缘、陆间造山带基础上两种类型。文内还对全球性中- 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与造山带的展布特点、形成机制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进行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