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7篇
  免费   1454篇
  国内免费   2465篇
测绘学   474篇
大气科学   3183篇
地球物理   1539篇
地质学   2998篇
海洋学   1134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541篇
自然地理   106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606篇
  2006年   504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靳益民  高淑芳 《探矿工程》2008,35(12):23-25,34
GYD-300型全液压动力头工程钻机为全液压驱动,动力头反循环式机型。液压系统采用插装阀集成结构,电液复合操作。使用PC控制监测系统,适时检测孔底各相关压力,对不同地层进行范围设置,实现钻进过程中孔底的自动、手动恒压钻进。重点介绍了该钻机的结构特点、实验情况、主要技术参数等。  相似文献   
22.
对河北白洋淀和北京密云水库的野生鲤鱼耳石和水体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白洋淀鱼耳石中诸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密云水库的鱼耳石,反映了白洋淀各水体较密云水库水体的环境复杂,污染程度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鱼耳石中大致存在两类生物地球化学习性不同的元素,水体中第一类元素的变化不会引起耳石中相应元素的响应,如Au、K和Na;第二类元素的变化会引起耳石中相应元素的强烈响应,如As、Ba、Co、Cr、Fe、Sr和Zn。诸微量元素在耳石中富集的强弱顺序为,Zn>Sr>Se>Fe>As>Ba>K>Co>Au>Na>Cr。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白洋淀和密云水库的鱼耳石和水体中对应微量元素平均含量的自然对数值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3.
对国内29家由各地地矿行政主管局创办的地质期刊的发展现状作了概要介绍;综合整理了相关单位公布的期刊评价和引文数据等定量分析成果;简要分析了地方地质期刊的特点;提出了发挥地域优势、开展学术争鸣、强化刊文引用等有效提升期刊影响的初步建议。《贵州地质》在同类期刊中综合优势明显,具有很高水准,办刊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4.
南印度洋SST与南亚季风环流年代际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美国NCEP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和JONES全球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资料,分析了南印度洋SSTA和南亚季风环流年代际变化的特征。研究发现,无论是南印度洋副热带海水辐合区的SST还是赤道以北非洲西海岸附近上升运动海区的SST的长期变化趋势,除了准3-5年的变化以外,还存在着明显的年代际的变化。对于全球最显著南亚季风环流的分析表明,南亚季风环流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时间尺度的变化。与南太平洋SST的年代际变化相比,南印度洋SST的变化周期要相对短一些。通过分析南半球冷空气年代际活动的特征发现,冷空气与南印度洋SST年代际时间尺度的变化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5.
伶仃洋沉积动力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位于珠江三角洲东侧的伶仃洋,因径流下泄与潮流进退的流向不一,使它各分流口门的出口水道都有主槽和支槽之分,即都有主干水道和分汊水道。陆架高盐海水入侵又使伶仃洋内沉积动力过程在空间分布上发生差异,如沉积物分布有粗-细-稍粗之分;而水体中的密度、速度差异,常常产生锋带,对水下地形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全面认识发生在伶仃洋内的沉积动力作用,对深水航道的选线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6.
Mud volcanoes, mud cones, and mud ridges have been identified on the inner portion of the crestal area, and possibly on the inner escarpment, of the Mediterranean Ridge accretionary complex. Four area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mud diapir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rough bathymetric profiling, single 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ing, heat flow measurements, and coring. A sequence of events is identifi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mud diapirs: initially the expulsion on the seafloor of gasrich mud produces a seafloor depression outlined in the seismic record by downward dip of the host sediment reflectors towards the mud conduit; subsequent eruptions of fluid mud may create a flat topped mud volcano with step-like profile; finally, the intrusion of viscous mud produces a mud cone.The origin of the diapirs is deep within the Mediterranean Ridge. Although a minimum depth of about 400 m below the seafloor has been computed from the hydrostatic balance between the diapiric sediments and the host sediments, a maximum depth, suggested by geometric considerations, ranges between 5.3 and 7 km. The presence of thermogenic gas in the diapiric sediments suggests a better constrained origin depth of at least 2.2 km.The heat flow measured within the Olimpi mud diapir field and along a transect orthogonal to the diapiric field is low, ranging between 16 ± 5 and 41 ± 6 mW m–2. Due to the presence of gas,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diapiric sediment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host hemipelagic oozes (0.6–0.9 and 1.0–1.15 W m–1 K–1 respectively).We consider the distribution of mud diapirs to be controlled by the presence of tectonic features such as reverse faults or thrusts (inner escarpment) that develop where the thickness of the Late Miocene evaporites appears to be minimum. An upward migration through time of the position of the décollement within the stratigraphic column from the Upper Oligocene (diapiric sediments) to the Upper Miocene (present position) is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27.
登陆我国热带气旋活动的年代际变化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叶英  董波 《海洋预报》2002,19(2):23-30
本文利用1950-199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对50年来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异常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频数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差异,并对比分析了同期的副热带高压等海洋大气环流指数的统计特征。  相似文献   
28.
在海浪波面高度为正态分布的假定下,导出一种以给定波高为条件的条件周期概率密度函数.与风浪槽中测量数据比较,结果表明,在窄谱情况下此概率密度函数与实验室风浪的实际符合良好.根据此密度函数定义了3种条件特征周期,并导出它们与平均周期的关系式.根据这些关系对有关海洋工程上的一些问题作了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29.
根据大亚湾的自然条件认为,大亚湾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是其周围集水区的岩石风化壳,并计算了其风化壳中重金属元素的平均丰度值;又根据沉积物的粒度和深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资料,列方程计算出湾内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根据这两组数据,确定该区域内重金属元素的平均背景值。再通过粒度关系,计算得出大亚湾内各站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应用此结果和大亚湾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实测结果,计算了由人为影响带入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了解其受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