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446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地震多参数油气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多参数综合油气预测方法是一种基于地震数据计算储层段地震资料的富氏谱,功率谱,自相关,自回归和振幅等35种特征参数,并经广义线性分类,以实现油气异常圈定的方法技术,该方法的客观性较强,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经过碎屑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以及火山岩储层的预测和识别检验。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广泛的市场价值,适应了油公司勘探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32.
介绍在宝兴县城堤防灌注桩工程施工中,如何解决孔轴线倾斜、卡钻、坍孔、导管堵塞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33.
袁静  王乾泽 《矿物岩石》2001,21(1):43-47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埋深大于 30 0 0 m的深部碎屑岩储层普遍发育 2~ 4个次生孔隙带 ,Φ=10 %~ 30 % ,K=0 .1× 10 - 3μm2~ 30× 10 - 3μm2 ,为中孔低渗低孔低渗油气储层。综合有机质热演化过程、成岩作用和构造断裂等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埋深大于 30 0 0m碎屑岩地层中 ,第一、二个次生孔隙带埋深在 30 0 0 m~ 390 0 m之间 ,其形成主要与有机质成熟过程释放有机酸对长石等颗粒的溶解有密切关系 ,在深大断裂附近储层同时受到大气淡水的影响 ,而深陷带包裹于暗色泥岩中的浊积砂岩的次生孔隙发育情况还与泥质岩异常压力带有关 ;第三个次生孔隙带埋深一般为 390 0 m~ 430 0 m,主要成因于粘土矿物转化造成的还原环境 ,同时受到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这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对储集油气有效。第四个孔隙发育带埋深在 470 0 m以下 ,主要是构造成因的微裂缝 ,较难成为有效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34.
白杨河地区中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岩墙属于亚碱性系列,为岩浆高度演化的产物,轻稀土元素适度富集,轻重稀土分异中等,Nb、Ta强烈亏损,Ti、Zr和Hf适度亏损,不相容元素(K、Rb、Ba、Sr、LREE)与Pb富集,说明该岩墙源自与俯冲作用有关的交代地幔,且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该岩墙侵位时期可能为270~250Ma左右,为造山期后伸展环境下的产物,是中亚造山带后碰撞阶段陆壳垂向生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5.
尹力峰  谭明  吴兰昊  高杰  张勇 《内陆地震》2006,20(3):219-225
介绍了油罐区砖砌防火堤的抗震验算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按照验算方法实现其通用化计算。防火堤主要受到4种荷载作用,即自重惯性力及其引起的弯矩、堤内静液压力及其引起的弯矩、堤内动液压力及其引起的弯矩、自重引起的垂直力。按不同烈度要求计算得到4种荷载作用校核堤的截面抗力和地基强度。通过两个算例检验该方法在抗震鉴定中的应用。两个防火堤典型断面的截面强度、抗滑动及抗倾覆稳定性、地基强度验算结果分别符合抗震设防7度和8度要求。防火堤作为备用体系,其抗震验算程序的通用性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6.
何耀堂 《福建地质》2006,25(1):32-38
近年在泉州沿海近代海滩上发现的钙质碎屑岩,经研究初步确定其时代为全新世早期,成岩阶段处于高能的水动力环境和温暖的气候条件,成岩作用可能与风暴潮流或地震、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海啸等突发性海洋事件有关,对于分析该区气候演变,判别海岸带迁移和海岸升降,进行灾害预测和灾害防治均具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7.
彭阳  李岩  胡贵昂  陆刚  乔秀夫 《地质论评》2007,53(6):736-742
广西桂林庙头上泥盆统融县组台地边缘相具鸟眼或溶孔砂屑生屑藻粘结灰岩中发育了大量灰岩脉,灰岩脉呈岩墙状近直立地切过围岩,露头上可见连续垂直延伸长度达十余米,脉内仍是上泥盆统融县组灰岩组分,仅比围岩稍晚或同时代的:角砾状退白云石化藻粘结灰岩、角砾状藻粘结灰岩(快速堆积,角砾多数来自围岩)、细鲕粒颗粒灰岩、含钙球砂屑粒泥灰岩、藻砂屑腹足泥粒灰岩(正常沉积或液化变形软沉积流,均高于围岩层位)及大量栉壳状方解石脉(张性环境)等,灰岩脉内可见软沉积物变形痕迹及液化脉(地震液化),晚期灰岩脉可穿插早期灰岩脉;在其西侧同层位共生有一套楔状(地裂缝)、不规则状角砾灰岩体,角砾棱角状,大小不等,成分是灰色中厚层角砾状藻粘结灰岩、含钙球砂屑粒泥灰岩等。笔者等注意到灰岩脉均出露在北东向正断层的下盘(东侧),而角砾灰岩体则均出露在该断层的上盘(西侧),事实上,灰岩脉及角砾灰岩体分布走向与北东向断层走向一致,角砾灰岩体中的角砾成分显示其来自较灰岩脉围岩稍高层位,与灰岩脉内充填岩性相近,因此,是该断层控制了当时的沉积,此断层是晚泥盆世台地边缘同沉积正断层;灰岩脉是与断层伴生的张性裂隙被围岩角砾或稍晚时段的沉积物充填;角砾灰岩体是同沉积正断层形成的断层崖崩落角砾岩,指示一个消失殆尽的晚泥盆世碳酸盐岩同沉积正断层陡崖,因而,桂林台地,至少西段台地边缘,是与右江各孤立台地边缘一样——在地质图上应标示为同沉积正断层边界。其构造意义是:庙头地区的灰岩脉、角砾灰岩体及同沉积断层是桂林台地对晚泥盆世构造伸展作用的响应,从而说明广西晚古生代的板块拉张,不是从二叠纪才开始的,而是至少从晚泥盆世就开始了;晚古生代至早三叠世持续的孤立台地与深水盆地相间的古地理格局,是在晚泥盆世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白云鄂博矿区周围火成碳酸岩岩墙地质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填出白云鄂博矿区周围火成碳酸岩岩墙的分布图,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岩墙的地质产状、主矿物类型、岩石结构、人工重砂矿物组成、稀土元素含量等特征。反映了白云鄂博矿区周围火成碳酸岩岩墙的岩浆演化分异过程存在差异。对于研究白云鄂博矿区铁与稀土的矿化提供了物质来源的证据。  相似文献   
39.
青海某地第三纪红色碎屑岩层中发现金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纪红色碎屑岩层在青海分布广泛。长期以来,由于它特征的地理地质条件,在这一层位中寻找金属矿床的工作不受重视,至今未见在该层位中发现金属矿(化)的文献报导。但在一些地区的第三纪红色碎屑岩层中有化探金异常。在某地Au异常浓集区所进行的化探查证工作初步揭示了Au异常的形成是由于次生富集作用引起的,并在水系重砂样品中首次发现金矿物颗粒,从而为地质工作者重新认识这个金属矿的“不毛之地”提供了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40.
基性岩墙群是大陆和大陆造山带内发育的特殊地质体,包含丰富的地球动力学信息。造山带内基底岩块是造山作用过程卷入造山带的外来或原地地块(陆块),基底岩块中基性岩墙群的发育及其变形、变质特征,既为造山带内存在古老陆块和古陆块的裂离提供了证据,也为造山过程的构造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加强造山带基底岩块中基性岩墙群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对于探讨大陆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