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三维地层模型误差修正机制及其实现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朱良峰  吴信才  潘信 《岩土力学》2006,27(2):268-271
三维地层模型是地下工程辅助分析的有效工具,而工程钻孔数据是建模主要的数据源。由于地质现象的复杂性和采样数据的稀疏性,仅仅利用零散的钻孔采样数据无法有效地控制最终建模结果的误差和精度。在分析三维地层建模误差来源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两种误差修正方法:地质剖面修正法和虚拟孔修正法。在建模过程中,基于实际勘察获取的资料和工作经验,结合对地质模型的理解,在特定位置处生成能反映地层局部变化特征的地质剖面或虚拟孔,然后将其与实际的钻孔数据一起约束到模型之中,构建出相对精细的三维地层模型,从而在三维空间中实现对地层模型的精确修正。  相似文献   
102.
为提高变截面梁地震动力求解的计算效率,提出了基于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的时程分析方法。首先,从欧拉梁的偏微分振动方程出发,基于逐步时间积分法的线性化方法并结合张量变换原理,建立了变截面梁的动力时程计算方法;其次,考虑地震动激励的非一致输入效应,采用数值迭代求解的方式建立了变截面梁地震动力时程分析的离散时间传递矩阵算法;最后,编制了数值仿真计算程序,并结合具体算例进行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验证。算例结果表明:在采用相同计算模型的前提下,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不仅能够在计算精度方面与有限元法保持一致,同时还拥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03.
盾构隧道收敛监测是地铁运营检测的重要监测部分。针对收敛尺、全站仪、断面仪和巴塞特收敛系统、站式扫描仪等传统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的新型收敛监测方法。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利用二维断面扫描仪结合移动轨道车、惯性导航定位及编码器等多种传感器协同作业,通过人工推行扫描的方式全面获取隧道结构点云数据。结合自动化点云处理软件对管片断面收敛进行分析,实现地铁隧道收敛的快速全面监测,弥补了传统收敛监测效率低、断面监测不完善的缺点。工程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隧道收敛快速、高效监测,而且获取的海量点云数据可进一步深度挖掘,为地铁隧道的安全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地铁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4.
王彦君  吴保生  钟德钰 《地理学报》2020,75(7):1494-1511
准确把握环境变化下前期水沙条件对当前河床形态调整的影响,建立非平衡态河床形态调整的模拟方法,对深化河床非平衡调整过程的认识至关重要。基于黄河下游花园口—利津河段1965—2015年的水沙和沿程82个大断面数据,首先统计分析了不同河段主槽断面形态参数(面积、河宽、水深和河相系数)的调整过程及其对水沙变化的响应规律;进而以水沙因子作为主槽断面形态调整的主控因素,采用滞后响应模型的多步递推模式,建立了其对前期水沙条件变化的滞后响应模型。结果表明,各河段面积、河宽和水深经历了减小—增加—减小—增加的变化过程,并且其与4 a滑动平均流量和含沙量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而河相系数孙口以上段整体减小,孙口以下段呈增加—减小—增加—减小的变化过程,除花高段1965—1999年外,其与流量呈负相关,与含沙量呈正相关。滞后响应模型在黄河下游主槽断面形态对前期水沙条件响应过程的应用表明,各参数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程度均较高,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主槽断面形态对水沙变化的响应调整过程,模型计算结果显示主槽断面形态调整受当年在内的前8 a水沙条件的累积影响,当年和前7 a水沙条件对当前断面形态的影响权重分别约为30%和70%。本文模型有助于深化前期水沙条件对当前河床形态调整影响机理的认识,并为未来不同水沙情形下主槽断面形态的预测提供了有效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5.
106.
介绍使用GPS-RTK线路横断面测量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法,包括适用于GPS-RTK作业的任意中桩点切线方位角的计算和横断面线的确定,提高了横断面测量的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度。  相似文献   
107.
文中综合考虑了内阻尼、外阻尼、剪切变形、横截面转动惯性、轴力和地基模型参数的影响,推得了弹性地基梁的一般自由振动方程。由这一方程可以得到一系列特殊情况下地下结构的自由振动方程。这一方程不仅能从理论上扩展了Timoshenko粱理论,而且在后续的研究中,为研究上述因素对于地下结构的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的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8.
刘斐 《四川地质学报》2011,31(2):131-134
以全球板块活动论为指导思想,采用盆地构造分析为主要方法,构建了海外河地区走滑盆地地质剖面并对构造演化史进行定量平衡恢复,获得了该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的直观认识;综合海外河地区石油地质特征,探讨了海外河地区油气成藏模式及下一步重点勘探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9.
首先选择两种拟合模型对该小区3根静载试验已达极限承载力状态桩的试验曲线进行了拟合与预测误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选择指数曲线预测模型更加符合该小区桩的承载力性状。然后采用指数曲线预测模型对该小区其它19根未达极限状态的试验和检测桩进行了拟合与预测,并建立了预测极限承载力、终止压力和桩长细比的关系公式,该极限承载力预测公式可以用于桩基施工时的承载力预测。  相似文献   
110.
Debris flow drainage canal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engineering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manage debris flow hazards.The shape and the sizes of the cross-section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when design debris flow drainage canal.Therefore,how to design the appropriate shape and sizes of the cross-section so that the drainage canal can have the optimal drainage capacity is very important and few researched at home and abroad.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hydraulic condition of a Trapezoid-V shaped drainage canal and optimize its cross-section.By assuming characteristic sizes of the cross-section,the paper deduced th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Trapezoid-V shaped debris flow drainage canal.By theory analysis,it indicates that 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is only related to the side slope coefficient and the bottom transverse slope coefficient.For this study,the Heishui Gully,a first-order tributary of the lower Jinsha River,was used as an example to design the optimal cross-section of the drainage canal of debris fl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