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71.
方焘  刘新荣  耿大新  罗照  纪孝团  郑明新 《岩土力学》2012,33(10):2947-2952
变径桩在桥梁桩基和软土地基处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对其承载特性和工作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室内大型模型试验,对大直径变截面单桩的荷载与沉降关系、桩侧摩阻力分布形式、桩身内力和桩端、变截面处的破坏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桩顶截面相同的情况下,变截面桩竖向承载特性受变截面比影响显著,变截面比越小,竖向极限承载力越小。模型试验P-S曲线不存在最优变截面比,变截面比设计受桩横向受力特性的控制。变截面处土体挤土效应的发挥是以牺牲桩顶位移为代价,在只有到达一定桩身位移时,才体现明显的挤土效应,使承载力提高。  相似文献   
72.
石钰锋  阳军生  邵华平  龙云  杨峰 《岩土力学》2012,33(Z2):229-234
以广-珠铁路江门隧道下穿富水河道段为依托,针对其超浅覆、大断面、富水等特点,对超浅覆大断面暗挖隧道下穿富水河道的风险源进行系统分析,阐述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在对可能采用的预加固手段及开挖方案进行初步比选后,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进一步量化比选,提出在地表隔水措施基础上,采用水平旋喷与大管棚复合超前支护并结合三台阶法开挖方案。研究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止水并加固地层,有效规避塌方风险,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及降低造价,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单位圆外域到任意开挖断面隧洞外域共形映射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复杂开挖断面为边界的力学问题转化成单位圆为边界的力学问题,是利用复变函数理论开展地下隧洞围岩力学分析的前提。从黎曼存在定理出发,建立了以洛朗级数有限项表示的单位圆外域到任意开挖断面隧洞外域的共形映射函数。根据边界对应原理,将域到域的共形映射问题转化成单位圆周线到任意开挖断面隧洞边界线的共形映射问题。从三角插值理论出发,采用奇偶插值点反复相互迭代对映射函数的求解开展了研究。为快速地进行迭代计算,采用法线逼近法进行计算点(映射点)调整。提出了以映射边界线与实际开挖洞形边界线之间的绝对误差作为迭代计算的收敛条件,保证了共形映射精度。给出了3个开挖断面隧洞映射函数的求解算例,并将研究结果与文献中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单位圆外域到任意开挖断面隧洞外域共形映射的计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和收敛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74.
小旋转椭球粒子群轴向呈正态分布时的散射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了小旋转椭球粒子群旋转轴的空间取向在正态分布情况下,几种基本取向的散射截面随分布方差、期望及波长的变化。并对结果做了讨论分析,以便为微波大气传输研究、大气微波遥感,尤其是为改进天气雷达定量测量的精确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同沉积挤压盆地构造演化恢复的平衡剖面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周建勋 《地球学报》2005,26(2):151-156
平衡剖面技术是构造演化定量恢复的有效手段,但须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本文针对中国西部的陆相同沉积挤压盆地的特点,提出更好地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进行构造演化恢复的方法:①采用变速时一深转换获取可靠的地质剖面;②采用分层恢复方法抑制变形恢复误差;③对浅部地层按弯滑机制进行恢复,对深部或塑性地层则按垂直/斜滑和塑性变形机制进行恢复;④对岩性横向变化大的地层进行分段去压实以减小去压实校正误差。并以柴达木盆地为例,探讨这一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6.
研制异型桩是降低负摩阻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目前能降低负摩阻力的异型桩的种类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总结,并介绍了作者已授权的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端部螺纹X形变截面预制管桩及其施工方法。通过FLAC3D软件分别模拟了圆形等截面桩和锥形异型桩在相同地面堆载的情况下桩身轴力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锥形纵截面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负摩阻力的影响。阐述了端部螺纹X形变截面预制管桩能更显著降低负摩阻力的机制,研究成果可为端部螺纹X形变截面预制管桩的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
在电力线路勘测过程中,全站仪和GPS配合使用已成为电力行业测量主要采用的方式。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塔基断面数据的处理成图工作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不同方式获得的塔基断面数据进行高效处理,本文探讨利用VB,VBA for AutoCAD编程工具开发程序,在AutoCAD中自动成图的技术和方法。最后为塔基断面数据的程序化处理提供一种高效、快捷、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断面法土石方测量与计算的自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AutoCAD和Excel为平台,在VisualBasic6.0编程环境中,编写断面一体化程序,实现断面法测量土石方自动化的方法。使土石方测量计算工作变得快捷、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79.
库车前陆冲断带盐构造区平衡剖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库车前陆冲断带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含盐层系初始沉积厚度,并以此作为地质约束条件,采用分层复原法对该区地质剖面进行平衡复原。复原结果表明,库车前陆冲断带南北向总缩短量为18~31km,缩短率为16%~34%。其中新生代变形强度最大,缩短率接近15%。新生代最强烈的构造变形又是发生在库车组开始沉积后的喜马拉雅运动晚期,该时期缩短量已超过新生代缩短量的80%,缩短速率达到2.43mm/a。  相似文献   
80.
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的中生代地层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之一.利用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和野外地质资料绘制了侏罗纪与白垩纪的地层残余分布图和断裂分布图;利用平衡剖面对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恢复.恢复了侏罗纪与自垩纪的原始与剥蚀后形态.通过对中生代各期(主要是侏罗纪和白垩纪)残余地层、断裂的分布和地震剖面构造演化的综合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中生代经历了三个不同性质的盆地演化阶段:早侏罗世为伸展环境下的(箕状)断陷盆地,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小型断陷盆地群;中侏罗世-早自垩世为伸展型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末盆地受挤压整体隆升,形成古隆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