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273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899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We investigated microphytobenthic photosynthesis at four stations in the coral reef sediments at Heron Reef, Australia. The microphytobenthos was dominated by diatoms, dinoflagellates and cyanobacteria, as indicated by biomarker pigment analysis. Conspicuous algae firmly attached to the sand grains (ca. 100 μm in diameter, surrounded by a hard transparent wall) were rich in peridinin, a marker pigment for dinoflagellates, but also showed a high diversity based on cyanobacterial 16S rD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Specimens of these algae that were buried below the photic zone exhibited an unexpected stimulation of respiration by light,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of local oxygen concentrations upon darkening. Net photosynthesis of the sediments varied between 1.9 and 8.5 mmol O2 m−2 h−1 and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Chl a content, which lay between 31 and 84 mg m−2. An estimate based on our spatially limited dataset indicates that the microphytobenthic production for the entire reef is in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the production estimated for corals. Photosynthesis stimulated calcification at all investigated sites (0.2–1.0 mmol Ca2+ m−2 h−1). The sediments of at least three stations were net calcifying. Sedimentary N2-fixation rates (measured by acetylene reduction assays at two sites) ranged between 0.9 to 3.9 mmol N2 m−2 h−1 and were highest in the light,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heterocystous cyanobacteria. In coral fingers no N2-fixation was measurable, which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ediment compartment for reef nitrogen cycling.  相似文献   
52.
硅微条探测器具有位置分辨高、响应快、低噪声、低功耗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各大加速器试验中,测量粒子径迹.新世纪以来,逐渐应用于空间探测领域.计划中的"悟空"2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硅微条探测器将至数十万计,将产生海量的原始数据.如何实现探测器快速实时的数据压缩,是其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立足于面向空间应用的硅微条探测器在轨实时压缩算法,算法采用FPGA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搭建流水线结构的方式实现,在提高系统集成度、节省逻辑资源的同时,批量数据处理时最高可将数据压缩率提升至38.4 M通道/s.算法结构具有通用性,设计思想和方案将为"悟空"2号的径迹探测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海雾气象条件下船只高精度检测识别面临较大困难,传统的目标识别、定位方法效果差强人意。作者围绕海雾气象条件下不同类型船只的实时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3深度学习的实时海上船只检测新思路。首先构建清晰图片和模糊图片(海雾、雨)的判别方法,实现图片清晰度分类处理;其次为提高海雾气象条件下海上船只的实时检测精度,消除海雾遮挡对目标识别的影响,运用暗通道先验去雾方法对含有海雾的图像实行去雾;最后基于YOLOv3深度学习算法对精细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船只实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海雾气象条件下高效、准确地检测到船只,对海上复杂环境条件下的船只实时检测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压实系数是控制路堤填筑的关键性指标。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压实系数下的强度特点以及通过离心试验和有限元对不同压实系数路堤沉降的模拟,得到粘聚力c值和摩擦角与不同压实系数的关系以及不同压实系数下路堤沉降的特点,为路堤填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
参对光照变化非常敏感,研究刺参对光照的分子响应非常重要。本研究应用RNA测序获取了刺参暴露于强光(“强光”)、正常光照(“对照”)和完全黑暗(“黑暗”)环境下体壁的基因表达谱情况,通过“对照”与“黑暗”,“对照”与“强光”和“黑暗”与“强光”的比较,在|log2 ratio|≥1和FDR≤0.001的标准下分别发现了1161、113和170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因本体分析表明,“cellular process”和“binding”在“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类别中的DEGs富集最多,而“cell”和“cell part”在“细胞组分”类别中的DEGs富集最多。将DEGs与Kyoto Encyclopedia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上的于214、41和229条通路进行比对,发现了51、2和57条通路分别显著富集。本研究发现的光特异性DEGs可作为深入研究刺参对光照变化的生化适应机制的重要目标基因。  相似文献   
56.
骑田岭岩体是南岭地区燕山早期具幔源组分贡献的花岗岩典型代表。其主体岩性为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和(角闪石)黑云正长花岗岩,其中发育暗色微粒包体和由暗色矿物组成的团块或条带。暗色微粒包体具有岩浆混合的大部分岩相学证据。如包体的浑圆状外形、塑性形变、冷凝边、斜长石An的“双峰式”分布、似环斑长石、针状磷灰石等。包体属于准铝质(A/KNC=0.72~1.00,平均0.85)钾玄岩系列岩石,寄主岩石为准铝或弱过铝质(A/KNC=0.89~1.06,平均0.97)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岩石。二者在主量和微量元素上表现出岩浆混合成因的演化趋势。包体与寄主岩石的同位素组成具趋同性,它们的ISr和εNd(t)值分别为0.71041~0.71263、-6.9~-5.3和0.70854~0.71416、-9.2~-5.1,均表现出壳幔混源花岗岩类岩石的特点。包体K-Ar年龄为152Ma,与其寄主岩石的形成年龄(155~161Ma)接近,显示岩浆混合作用发生的时间大致为晚侏罗世早期。对包体及其寄主岩石产出的构造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岩体中的暗色微粒包体是在伸展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下,上涌的幔源基性岩浆及其诱发的长英质酸性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7.
由于存在部分泥岩井眼垮塌,东海春晓气田测井曲线砂泥岩阻抗部分叠置。针对这一现象,采用未垮塌段泥岩伽马与密度拟合关系校正垮塌段泥岩密度,声波时差经本区伽德那公式拟合后求取。通过泥岩垮塌测井数据校正前后对比、直方交会、岩石物理、正演及反演效果分析,认为校正后的测井数据比较真实地反映垮塌段扩径泥岩地层特征,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明显,为储层反演、砂体空间展布分析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8.
莺歌海盆地莺歌海组二段泥岩盖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测莺歌海盆地莺歌海组二段泥岩盖层的排替压力,建立了盖层排替压力与声波时差的线性关系,进而提出了利用声波时差及地震速度资料求取排替压力的方法.接着,利用测井声波时差和地震速度资料,按等效深度法确定莺歌海组二段下部泥岩盖层的超压分布.综合考虑盖层累计厚度、排替压力、剩余压力、气藏内部压力、断裂对盖层破坏程度和天然气本...  相似文献   
59.
Results from PAMELA and ATIC indicate that the Kaluza-Klein type dark matter particles could be the annihilation source of the observed excess of electrons and positrons.Assuming the existence of a nearby black hole with 10000–100000 solar masses and a point source boost algorithm,we apply the standard propagation model and find that the results fit the data well.  相似文献   
60.
陶器资源——江西红土岩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江西红土岩物质组成特征及与宜兴紫砂土的相似性,对江西红土岩进行了较系统的陶器实验与研究。江西红土岩系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及工艺特征适合陶器要求。按其分布规律和物质组成特征可分成两类:酸性红土岩和碱性红土岩。在详细分析两类岩系工艺性质的基础上,对江西红土岩这一陶器资源进行了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