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313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138篇
海洋学   44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前人在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的大量的野外调查和研究结果,对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与第四系沉积体系、构造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除了因人类活动导致地面缓慢沉降外,新构造运动、第四系沉积相的分布也与三角洲沉降存在很好的相关性。研究区沉降区域的分布与主要断裂带相对应,软土的分布基本上控制了主沉降区的边界。研究结果可为以后三角洲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及其他三角洲地面沉降或地质灾害的监测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2.
大别造山带北缘西部的一套火山岩及其上的"红层",依据叶肢介、同位素年龄值和较丰富的恐龙蛋和少量介形虫化石,从下而上划分为陈棚组、周家湾组,时代归属早、晚白垩世.陈棚组角度不整合于上侏罗统朱集组或段集组之上,向东与安徽省境内的早白垩世毛坦厂组、白大畈组为相同层位.周家湾组角度不整合于陈棚组之上,含较丰富的恐龙蛋化石,始-古新世李庄群不整合覆于其上.  相似文献   
63.
金属矿山岩移与工程稳定性研究及动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川矿区控制性工程所潜在的安全隐患,首先明确了影响矿区控制性工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采动影响,提出了开展岩移规律与动态预测研究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国内外岩移规律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关键技术;最后产生影响了课题研究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4.
吉林省前寒武纪地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吉林省前寒武纪地层可见有太古宙变质表壳岩系、古元古代中深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吉南新元古代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组成的盖层沉积岩系和吉北造山带新元古代变质火山-沉积岩系4种类型.其中太古宙地层龙岗陆块具有多陆块拼贴的特点,可划分为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杨家店岩组)、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老牛沟岩组)、板石沟岩群、南岗岩群(鸡南岩组、官地岩组)、清原岩群.分别代表白山镇地块、夹皮沟镇地块、板石沟地块、和龙地块和清原地块的变质表壳岩系,其中除龙岗岩群可能为中太古代外,其余地质体的时代均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层有集安岩群、光华岩群和老岭岩群,前两者为古元古代早期裂谷环境沉积,分别可进一步划分为蚂蚁河岩组、荒岔沟岩组、大东岔岩组、双庙岩组和同心岩组,沉积时限为2 300~2 100Ma;后者为古元古代晚期内克拉通凹陷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林家沟岩组/达台山岩组、珍珠门岩组、花山岩组、临江岩组和大栗子岩组,沉积时限为1 900~1 800Ma.吉南新元古代地层的岩石地层学属性基本清楚,按新元古代三分的观点,其中细河群及其以下地层时代为青白口纪.浑江群时代为震旦纪,吉南地区缺失南华系.吉林省北部造山带中沿色洛河-海沟-青龙村-江域一线的元古宙地层事实上为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构造岩片堆叠体,属于构造地层学范畴;具有层状地层特征的仅有敦化地区的塔东岩群、蛟河地区的新兴岩组、九台地区的机房沟岩群、辽源地区的西保安岩组以及安图地区的万宝岩组,时代可暂置于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65.
主要介绍了冲击反循环钻进工艺原理、适用范围、特点以及在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66.
东海陆架的古河道和古三角洲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基于1996年中法东海海洋地质调查电火花单道地震资料,确定了晚更亲世早期和中期长江(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分布范围和大致时间。中更新世晚期东海陆架为一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的河流冲积平原,晚更新世以来自西北方向的大型河流的三角洲受此控制主要发育在东北部较低地区。东海陆架较大古河道多发育在末次冰期中的亚间冰期(氧同位素3期)。  相似文献   
67.
根据岩性、产状和地貌等特征,对海南岛西北部莲花山周缘海岸出露的前全新世海相地层5个典型剖面进行区内对比,以恢复该套地层的产出序列,并推测海相地层的分布范围。结合海相地层的沉积时代和莲花山周缘海岸的地貌特征,探讨了该海岸带的地貌演化过程:中更新世以前,有河流自东南向西北经德义岭、莲花山入海,海相地层沉积区属于滨岸环境,是该海岸带当时受海水进退作用的主要区域,接受着波浪从北面、河流从南面带来的沉积物;中更新世至今,受雷琼地区火山活动的影响,河流被隆起的火山锥阻挡而截流或改道,海相地层沉积区则被抬升成为陆地,并在全新世海岸侵蚀作用下,形成了现今宽广的海蚀平台,海岸后退平均速率约为10 cm/a。  相似文献   
68.
Growth strata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kinematics of synsedimentary structures such as faults. Classical methods of analysis such as thickness versus throw plot consider that the available space created by fault slip in the hanging wall of faults is instantaneously filled up by sediments. This has lead many previous works to identify a cyclic activity for growth faults. Here we perform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of strata thicknesses on each side of a very well documented normal growth fault in the Niger delta. We show that these thickness variations are induced by the alternation of sedimentary processes during continuous fault slip. Suspended-load processes induce either uniform or slightly variable thickness of a large majority of mudstone layers. Bedload processes result in a preferential thickening of sand layers in the hanging wall. These high quality data thus provide strong grounds for doubting the polycyclic growth diagnosed for some faults at the scale of sedimentary cycles and supports the notion that fault displacement rates can be very well behaved. Our stud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conclusion that stable fault growth, and related displacement rates, can appear to be punctuated when viewed at the scale of sedimentary cycles. It follows that care should be taken when attempting to derive displacement rates on temporal scales equivalent to those of alternating sedimentological cycles.  相似文献   
69.
吉南老岭地区控矿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南老岭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大中型矿床众多,是吉林省的主要成矿区带。本文主要研究大地构造背景和地壳的演化规律及本地区韧性断裂、脆性断裂、韧脆性断裂及变质变形作用等构造类型的特征,进而阐明这些构造对矿产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0.
夹河煤矿位于徐州市西北部,设计生产能力为140万t/a,新构造活动不强,构造稳定性较好。通过对矿区地震特征、煤储层特征分析,认为区内煤层稳定且储量大,该文以夹河煤矿为例,利用常规解释方法和地震属性参数技术解释了2煤层的煤层厚度,分析了地震属性剖面及煤层厚度图的成图方法,从而找出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为矿井采掘提供高精度地震勘探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