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72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阎春波  李姜丽  赵璧  程龙 《地质论评》2022,68(1):233-244
本文系统总结了湖北宜昌地区省级及省级以上地质遗迹资源,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规律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受控于地形和河流的综合作用,以各类地貌景观遗迹为特点;二是各个地质时代地层剖面齐全,古生物化石产地聚集.其中可归类为世界级地质遗迹点为5个,均以"古生物化石"为核心,分别为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生物群、长阳寒武纪清江生物...  相似文献   
92.
This paper proposes a promising seismic isolation method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ch makes use of rubber–soil mixtures. Apart from reducing the level of shaking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distinctive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that it can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haking level of vertical ground motion, to which an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in th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commun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use of scrap tires as the rubber material can provide an alternative way to consume the huge stockpile of scrap tires all over the world. Moreover, the low cost of this proposed seismic protection scheme can greatly benefit those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resources and technology are not adequate for earthquake mitigation with well‐developed, yet expensive, techniques.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rough a seri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a parametric study has also been carried out. Lastly, five important issues regarding the concept and feasibility have been discussed.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3.
我国流动重力监测预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展示了我国流动重力监测的状况,探讨了流动重力预测面临的困难及重力监测须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分析流动重力监测与预测研究的能力和现状,提出我国流动重力监测预报发展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94.
鄂西南岩溶地区表层岩溶带发育强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周宁  刘波 《中国岩溶》2009,28(1):1-6
鄂西南岩溶地区表层岩溶个体形态复杂多样,表层岩溶带发育与鄂西南地区岩溶地质环境条件及岩溶发育演变的历史过程密切相关.因此,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收集"沪蓉西"高速公路勘察资料.采用系统工程地质分析为主的方法,研究了表层岩溶带在不同的地质构造部位、地层岩性、地形地貌部位及深部岩溶水补径排区的发育强度及其变化规律.详细论述了表层岩溶带的空间发育强度.首次定量界定了该区表层岩溶带的最大发育深度为56.54m,最浅为4.5m,阐明了表层岩溶带从山顶、山脊到山脚、沟谷由弱到强的总体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5.
爆炸荷载作用下裂隙岩体内损伤范围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红兵  徐颖  宗琦  傅菊根 《岩土力学》2007,28(4):795-798
通过电法CT成像技术,探测微量炸药爆炸前后裂隙岩体深孔之间电阻率的变化,查明探测切面内的岩体损伤裂隙发育形态和空间展布。通过实验可知:微量炸药爆炸后在裂隙岩体的炮孔深部可以形成一定范围、一定数量和一定宽度的裂隙,其中裂隙形成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炮孔口深的2/3处,当炮孔深度3 m,装药量为330 g时,在眼深1.5~2.5 m处裂隙较为发育,炮孔间距为1.2 m~1.5 m时,可在岩体内部形成贯通裂隙。  相似文献   
96.
张茹  何昌荣  费文平  李积彦 《岩土力学》2006,27(10):1805-1810
在国内外主要孔压发展模型的基础上,对某土石坝心墙防渗黏性土和坝基砂砾石料饱和试样进行动三轴试验,提出了两种材料的顾淦臣孔压模型,并对砂砾石料的孔压发展规律作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不同固结比Kc时振动孔压比和振次比的函数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动孔压随振动周数和振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固结应力比或初始剪应力比的增加而减小;无论等压或偏压固结,黏性土均不会出现动孔压ud等于围压力? 3c的液化现象,其孔压比Ru均小于0.5,多数试样Ru = 0.1~0.4;当等压固结Kc =1.0时,砂砾石料最终孔压值均可达到围压;偏压固结Kc ≥1.5后,试样是否达到Ru= ud /? 3c =1.0取决于动应力? d是否大于主应力差(? 1c-? 3c),即? d是否形成拉应力,使试件伸长,但当Kc很大后,? 1c和? 3c相差太大,需施加非常大的? d才能使其应力应变反向,试样的大变形先于Ru=1.0的应力状态出现,即不可能达到初始液化;固结比Kc对不同土料动孔压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7.
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过程与评价现状及研究前景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纯考虑内因到综合考虑内外因,由分以趋同的不断丰富、完善与发展的过程。评价方法由应用图件定性描述发展到应用模型定量表达。本文指出了目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指出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模糊数学理论、AHP与GIS技术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将是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的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
长江三峡陕西营旋转滑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陕西营旋转滑坡的成生条件、形成机理,旋转滑坡的必备约束边界,滑动受力数据分析及滑坡发展趋势。对于深入研究旋转滑坡可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
云南昆明盆地浅层天然气开发远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兴毅 《贵州地质》2000,17(3):170-175
昆明盆地天然气显示遍及各层,但浅层天然气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气源主要来知第四系深灰、灰黑及黑色泥质岩和褐煤层,源岩有机质丰宽高,气源层处于还原-强还原环境。具良好的厌氧生化成气条件,经分析研究,计为该区天然气属甲烷型生物成因气。圈闭类型以岩性圈闭为主,处于凹陷与隆起之间的斜坡是天然气运移和聚集的最有利地带。盆地生储盖条件良好,资源量丰富。  相似文献   
100.
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探讨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防沙历史的综合总结和分析,认为莫高窟作为我国乃至世界古代灿烂文化艺术的瑰宝,是甘肃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地之一。单纯的消极人工清沙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和旅游业作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基本点的要求。那么,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及文物保护工作环境,不仅有利于整个窟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且其示范效应将带动本地区乃至整个河西地区的荒漠化治理。根据风沙环境特征,提出了莫高窟防护体系建立的主导思想是:以防治西北、西南主害风为主,根据鸣沙山、砂(砾)质戈壁、窟顶崖面等不同地带的具体风沙运动规律,采取以固为主,固、阻、输、导相结合的防护原则,以切断或削弱鸣沙山沙源和固定流沙,并消除沙砾质戈壁面的就地起沙为目的,建立一个由工程、生物、化学措施组成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防护体系,从根本上消除风沙活动对莫高窟的危害。同时对莫高窟综合防护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及防护宽度、砾石铺压的基本原理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