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篇
  免费   948篇
  国内免费   304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529篇
地质学   1989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海南井水位对热带气旋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2010年, 海南省地下流体观测台网记录到多次热带气旋引起的井水位抖动现象.本文以2003年7月21日强热带气旋ldquo;天鹅rdquo;和2005年9月27日台风ldquo;达维rdquo;为例, 系统地研究了这两次热带气旋引起的水位抖动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 经过高通滤波, 水位抖动变化图像更加明显;通过频谱分析,得知热带气旋引起的水位抖动周期为100——101 min;井水位抖动的起始时间、 幅度最大值的时间与热带气旋通过海南岛陆的时间一致, 且与热带气旋的结构特点、发展和运动过程密切相关,与井孔自身的井-含水层系统对微动态信息响应的能力也有关系.分析认为,气压振荡式升降变化和摩擦是热带气旋引起水位抖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2.
为了对大庆油田水驱油藏层系井网进行优化调整和剩余油挖潜,研究特高含水期多井系统井间干扰规律,应用势的迭加原理分析3口井的激动井产量、距离及相互位置对观察井(油井)产量和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动井是油井时,激动井产量越大,与观察井距离越近,激动井之间距离越远,观察井产量越小,压力恢复越低;当激动井是水井时,激动井注水量越大,与观察井距离越近,激动井之间距离越远,观察井产量越大,压力恢复越高.在采用均匀井网时,油井间的影响使观察井产量降低、压力下降;注水井的影响使观察井产量上升、压力升高.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零散,采用均匀井网可以有效挖潜剩余油,可以通过注水调整观察井产量和压力,均匀井网更有利于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高含水期水平井挖潜物理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油藏渗流与水平井筒内流体流动的耦合性,以水驱油相似原理为基础,建立三维油藏物理胶结水平井多层模型,并从其微观孔隙特征及油水渗流特征等方面与实际油藏进行对比.以物理模型为基础,从动态变化指标及油水分布特征等角度研究不同挖潜方式在高含水期挖潜效果的差异性,总结水平井挖潜提高采收率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交错井网及正韵律储层的条件下,高含水期剩余油多富集于井组中心储层顶部区域;高含水期应用水平井进行挖潜剩余油,其在多个动态变化指标上优于直井,并且水平井对井组边角区域及储层中下部位剩余油的控制能力也较强;水平井与常规井网的不同配置关系对挖潜效果有较大影响,水平井挖潜动态也随着含水率上升呈现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4.
预测煤层气井的压裂难易程度是制定煤层气井压裂方案的关键问题。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压裂预测方法。以韩城区块煤层气井的压裂为例,通过测井资料和现场压裂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拟合,得到了煤层气井压裂难易程度预测公式。经过检验,发现该公式预测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5.
超短半径径向水平井抽采煤层气渗流规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得到超短半径径向水平井开采煤层气过程中的气体渗流规律以及进行产量预测,在基本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径向水平井开采煤层气的固流耦合渗流数学模型;在一定的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后,得到直井和不同数目分支径向水平井开采煤层气1000天后的压力场、速度场和气产量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生产区域和开采时间,随着径向水平井分支数目的增加,煤储层压力下降范围更广,气体流速场干扰加强,压力漏斗降大面积扩展,煤层气有效供气区及解吸面积大幅增长,煤层气解吸能力及稳产能力加强,煤层气产量大幅度增加;同时,气产量增幅随着井筒分支数目的增加而下降,分支井数目理论上应存在一个最优值。模拟结果显示了超短半径径向水平井技术开采煤层气的有效卸压作用,对煤层气工业增产技术的选择和钻孔方案的布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注水井温度场模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井温测井在常规注水工艺的条件下,难以准确地反映注水剖面的实际情况.为此,本文根据注水井井筒与地层的传热机理,针对注水井多层注入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井筒及其周围地层的温度场数学模型.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大庆油田某注水井的井下温度场分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说明模型是适用的.通过对不同注入条件和地质条件的数值模拟,得出注水温度同井眼温度差别越大或注水速度越快,井温曲线越易于识别注入剖面.同时,对如何改善注水工艺,以提高井温测井识别注入剖面的能力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海洋深水区域日益成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但海洋深水地层因其特殊的沉积环境,致使深水钻井面临不稳定的海床、地层破裂压力低及海底低温等诸多的挑战,喷射导管技术是解决深水浅层所面临挑战的技术之一.该技术采用在导管内下入喷射动力钻具的方式,依靠导管串自身重力边钻进边下入导管,喷射到位后利用地层的黏附力和摩擦力稳固住导管,起出送入工具和管内钻具,完成导管的安装,避免因水泥浆密度过大而压破地层,也可避免由于深水低温等因素影响固井质量.通过对导管的受力分析,提出了导管的下深及导管串组成结构,同时也研究了导管在喷射安置过程中如何优选喷射钻进参数及采取的技术措施,确保导管喷射安置到预定位置,为海洋深水井导管设计与喷射安置导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8.
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 coseismic responses and post-seismic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water levels in the Three Gorges well-network to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on 12 May 2008.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characteristics differ among wells. On the conditions of similar borehole configurations, the differences are associated with geological structural sites of wells, burial types of aquifers monitored, and transmissivities of aquifer systems. We explored coseismic and post-seismic step-rise and step-drop mechanical mechanisms and their implication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 We validated the inference that the residual step-rise zone is a possible earthquake risk zone based on recent seismic activity on the Xiannüshan fault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999.
在对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21井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中, 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成果与地球物理中的速度分析相结合,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为指导, 对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层进行速度研究, 目的在于预测出储层内部有利砂岩发育区及储层埋深, 为井位论证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首先以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 确定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通过单井相划分、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层序界面, 通过层序对比和追踪, 建立起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 并以此作为速度研究的模型层位, 利用模型迭代层速度反演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层序地层格架内部的层速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目标层序白垩系清水河组(CX0-CX3) 的层速度分布规律是: 南及东南部砂体发育区地层速度高, 北部泥岩相对发育区地层速度低, 速度的高低反映了砂岩含量的多少; 速度图上高速区和低速区的平面分布形态, 与属性图的平面分布范围和形态基本吻合, 振幅属性图上的异常体是高速异常体, 速度与振幅类地震属性在反映储层非均质性和砂体横向变化方面是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此外, 在层序格架下的层速度反演基础上得到的目标层序CX3界面的平均速度图, 其系统误差和随机噪音的影响小, 时深转换所得CX3界面构造图等值线走势合理, 即使井资料较少, 也能得到形态正确精度较高的构造图.模拟勘探评价5个阶段的误差分析表明, 钻前预测误差不超过0.33%, 有效降低了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深度设计误差和风险.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空气定向钻井特点,将井段按直井段、造斜段及水平段3部分进行分析,详细介绍空气定向钻井设计和计算方法。为更好地应用到工程中,对理论计算注气量进行了流速修正法、地层因素法、井斜经验法和实验修正法4种修正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综合诸多因素,认为采用实验修正法更具安全性及可靠性。根据干空气或湿空气钻进计算方法确定出携岩“关键点”, 即变截面处。如果存在多个变截面,选择动能最小点作为计算的“关键点”,算出满足“关键点”单位体积最小动能(149.806 J/m3)对应的注气量,然后采用本文的实验修正法得到的注气量,即将理论计算的井底压力扩大1.7倍以后对应的注气量作为实际注气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