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3篇
  免费   2385篇
  国内免费   4347篇
测绘学   537篇
大气科学   2345篇
地球物理   1587篇
地质学   8132篇
海洋学   1278篇
天文学   236篇
综合类   476篇
自然地理   47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470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567篇
  2014年   716篇
  2013年   726篇
  2012年   745篇
  2011年   751篇
  2010年   631篇
  2009年   768篇
  2008年   704篇
  2007年   795篇
  2006年   791篇
  2005年   669篇
  2004年   619篇
  2003年   540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神经网络的平底结构砰击压力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震  肖熙 《海洋工程》2005,23(2):26-31,41
对利用神经网络预报平底结构入水砰击压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利用仿真软件计算各种情况下平底结构入水所产生的砰击压力,以此形成训练神经网络的数据集。其次利用数据集对三层反馈式网络进行了训练,讨论了不同隐含层节点数对该非线性系统的拟合能力,并且对梯度下降法、动量修正法和基于优化的LM算法的有效性和精度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了适合平底结构入水砰击系统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82.
The paper describes experimental tests carried out on three ring-stiffened cones that were tested to destruction under external hydrostatic pressure. The cones were carefully machined from EN1A Steel. All three cones failed by plastic non-symmetric bifurcation buckling in a mode commonly known as general instability. In this mode the entire ring-shell combination buckles bodily.The paper also provides a design chart us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se three vessels, together with the results of six other vessels obtained from other tests. The design chart allows the possibility of obtaining a plastic knock down factor, so that the theoretical buckling pressures, based on elastic theory, can be divided by the plastic knockdown factor, to give the predicted buckling pressure. This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for the design of full-scale vessels.  相似文献   
83.
在港口工程建设中,快速加固超软弱的吹填地基,采用真空预压法是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法,再联合以碎石桩加固则能进一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工后沉降.通过真空预压联合碎石桩加固地基的现场试验以及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出真空预压联合碎石桩加固后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由原天然地基的60 kPa左右提高到220 kPa,计算结果表明打碎石桩后的地基变形模量Esp与真空预压后的Ea相比提高了1倍,联合碎石桩加固后的地基沉降量比仅经过真空预压的地基减少1/3.  相似文献   
84.
热带气旋是夏季影响渤海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其影响路径主要有三类,各类路径在影响时前期中高纬500hPa高空环流形势及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指数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5.
Waterfront retaining walls supporting dry backfill are subjected to hydrostatic pressure on upstream face and earth pressure on the downstream face. Under seismic conditions, if such a wall retains a submerged backfill, additional hydrodynamic pressures are generated. This paper pertains to a study in which the effect of earthquakes along with the hydrodynamic pressure including inertial forces on such a retaining wall is observed. The hydrodynamic pressure is calculated using Westergaard's approach, while the earth pressure is calculated using Mononobe-Okabe's pseudo-static analysis. It is observed that when the horizontal seismic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 is increased from 0 to 0.2, there is a 57% decrease in the factor of safety of the retaining wall in sliding mode. For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a parametric study is also done. It is observed that if φ is increased from 30° to 35°, there is an increase in the factor of safety in the sliding mode by 20.4%. Similar observations were made for other parameters as well. Comparison of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present approach with [Ebeling, R.M., Morrison Jr, E.E., 1992. The seismic design of waterfront retaining structures. US Army Technical Report ITL-92-11. Washington DC] reveal that the factor of safety for static condition (kh=0), calculated by both the approaches, is 1.60 while for an earthquake with kh=0.2, they differ by 22.5% due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wall inertia in the present study.  相似文献   
86.
桩式离岸堤保滩促淤工程消浪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上海奉贤南北港保滩促淤工程中,采用了一种新型结构型式-桩式离岸堤,并通过物理模式试验进行了桩式离岸堤消浪效果研究。针对离岸堤通常建于近岸水区破波带的特点,重点研究水深,堤高以及堤身结构对波浪衰减的影响,同时对桩式离岸堤堤后水域的波浪底流速 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桩式离岸堤不仅具有良好的消浪效果。而且可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波态,即由引起水体剧烈紊动的破波转变为浅水推进波,从而有效地改善海滩上的动力条件,促进海滩免受侵蚀,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新型保滩促淤结构。  相似文献   
87.
北方地区秋季日本对虾室内高密度精养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利用每年的8月以后直到翌年3月份都处于休闲状态的育苗场设施资源,笔者于1999年8月在河北黄骅进行日本对虾室内高密度精养的试验。在水温23-28℃、盐度28-32下,8月27日放苗,11月24日收成,养殖时间87d,单位水体产量平均为0.818kg/m^3,平均存活率为50.1%,旬生长率平均为0.75cm,成虾体长平均8cm,饵料系数为2.51,投入与产出比为2.5,平均单位水体创利63.83元/m^3,其结果说明本养殖模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利用率和效益高、实用性强的优点。本文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8.
波浪作用下孔隙海床-管线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浪作用下海床中的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是影响海底管线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然而,在目前的海床响应分析中一般将管线假定为刚性,并不能合理地考虑海床与管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同时也没有考虑土体和管线加速度对海床动力响应的惯性影响,从而无法确定由此所引起的管线内应力。为此考虑管线的柔性,分别采用饱和孔隙介质的Biot动力固结理论和弹性动力学理论列出了海床与管线的控制方程,进而采用摩擦接触理论考虑海床与管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海床-管线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及其数值算法。通过变动参数对比计算讨论了管线几何尺寸、海床土性参数对波浪所引起的管线周围海床孔隙水压力和管线内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李孟植 《海洋预报》2003,20(3):7-11
南海是热带气旋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热带大气环流系统,在热带气旋预报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在分析一些气象图表资料的基础上,对2002年第20号热带风暴(米克拉)的形成、发展及消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从形成的背景环流,气旋的结构等方面入手,总结出一些该气旋所具备韵特有流场,从而为以后的南海自生热带气旋预报工作积累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90.
利用矿物地质温压计估算变质高峰期温压条件、退变质作用温压条件。研究表明,本区为鲁苏构造带的北延部分,代表本区晚元古代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的碰撞及三叠纪华北陆块向华南陆块推覆事件的发生和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