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37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228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387篇
海洋学   68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Summary A method of measuring ultrasonic wave properties in rocks during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process is described. The relevant experimental laboratory study, to reveal the change of the amplitude spectrum parameters with strain (or stress) has been carried out. A preliminary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ltrasonic measurement technique at a belt conveyor roadway of the north wing in Baodian coal mine, Shandong province. A borehole ultrasonic device with dry coupling was developed to provide better coupling and more accurate measurement data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a water coupled situation. Based on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properties of specimens and their wave properties,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surrounding rocks, the range of yield zones, and the change of stresses within the rocks surrounding a roadway which was subjected to mining influence of upper longwall face were analysed. Amplitude spectrum parameters were used to give a better prediction of the physico-mechanical stat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s.  相似文献   
52.
非充分灌溉制度设计优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缺水地区冬小麦灌溉问题.分析了作物模型,作物水分影响函数,并以农作物产量最大为目标,提出了非充分灌溉制度优化设计二维动态规划模型和相应的动态规划逐次逼近(DPSA)求解方法.针对山东省临沂市小埠东灌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求得了冬小麦三个典型年不同供水水平的最优灌溉制度、排水过程及相应产量.实例表明,模型及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3.
应用土壤系统分类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元谋干热河谷主要土壤的土壤铁铝特性、弱腐殖质化(层)特性、变性特征、岩性特征等诊断特性。据此提出了当地高级分类单元的土壤系统分类(草案)。分析了主要土壤的剖面特征和理化性状,并对亚类以下分类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4.
通过1990年,1991年连续两年的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旱直播水稻的光温特性及其与空秕率的关系,并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提出旱直播水稻的最佳及安全播种期和抽穗期。  相似文献   
55.
The oxygen plasma furnace enables small samples of clastic sediment to be separated from filter papers at low temperatures with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alteration of the sediment. This technique provides a suitable treatment for processing very small samples of alpine eolian sediment, enabling their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mineralogy, and origin to b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56.
龚平玲  邓飞 《矿产与地质》2005,19(2):207-208
利用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砂土在某垂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与干密度的关系,并绘制曲线图,可避免人工处理数据的随意性,减小了误差。  相似文献   
57.
中国西北地区季节性积雪的性质与结构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中国内陆地区积雪分布十分广泛。根据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干寒型”积雪的特征 ,对中国天山和阿尔泰山山区的季节性积雪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 ,该区最大积雪深度达 15 2cm(1997) ,积雪层一般由新雪 (或表层凝结霜 )、细粒雪、中粒雪、粗粒雪、松散深霜、聚合深霜层和薄融冻冰层组成。与“湿暖型”积雪相比 ,“干寒型”积雪的性质具有密度小 (新雪的最小密度为 0 .0 4 g/cm3 )、含水率少 (隆冬期 <1% )、温度梯度大(最大可达 - 0 .5 2℃ /cm)、深霜发育层厚等特点 ,并且变质作用以热量交换和雪层压力变质作用为主。据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 (43°2 0N ,84°2 9E ,海拔 1776m)的观测资料 ,中国内陆干旱区冬季积雪期雪面太阳辐射通量以负平衡为主 ,新雪雪面反射率达 96 % ,短波辐射在干寒型积雪中的穿透厚度达 2 8cm。春季积雪消融期 ,深霜层厚度可占整个积雪层厚度的 80 %。随着气温的升高 ,雪粒间的键链首先融化 ,使积雪变得松散 ,内聚力、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降低 ,积雪含水率也随之增大 ,整个积雪层趋于接近 0℃的等温现象 ,因此 ,春季天山、阿尔泰山等山地全层性湿雪崩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58.
在气流粉碎机中对重质碳酸钙进行干法超细与改性一体化工艺研究,通过控制改性剂种类,改性剂用量,给料粒度,给料速度,产品活化率达97%,吸油率16.20%,20天吸水率7.01%,白度91.5,粒度(d50)8.0um,碳酸钙的吸水和吸油率的均降低,对超细与改性一体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9.
吴统文  钱正安 《气象学报》1996,54(5):558-568
为了分析西北干旱的形成原因,本文首先利用高原北侧地区5站历年夏季的降水量资料等,制定了该区的干湿标准,划分了历年夏季的干湿等级。接着又利用ECMWF的格点资料等对比分析了该区干湿年夏季间垂直环流的差异,也探讨了青藏高原地面热状况与高原北侧干湿状况的联系。其主要结论是:1)文中制定的以降水标准差为判据的干湿标准适合西北干旱区;2)高原北侧干湿年夏季间在高原北侧和高原上的垂直环流存在明显差异;3)青藏高原地面热状况与上列差异有关,也即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是西北干旱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60.
区域酸性沉降的数值研究 I. 模式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体健  李宗恺  南方 《大气科学》1996,20(5):606-614
建立了一个三维时变的欧拉型区域酸性污染物沉降模式,模式包括源排放、平流输送、湍流扩散、干沉积、气相化学、液相化学及湿清除等六大部分。考虑到计算条件的承受能力和应用性的要求,在把握酸沉降形成的关键过程的前提下,合理地简化设计模式。相对于国内已有的工作,本模式在干沉积、气相化学、液相化学和湿清除等方面均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