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8篇
  免费   1111篇
  国内免费   1971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232篇
地球物理   888篇
地质学   5216篇
海洋学   166篇
天文学   317篇
综合类   265篇
自然地理   22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1)─—深反射地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是世界上研究陆一陆碰撞俯冲和壳幔作用的最佳地质场所之一.为了解超高压变质带岩石的形成、折返和相应的动力学过程,必须了解该区的地壳和浅地幔构造.本文介绍了该区北部的地质情况和进行深反射地震调查取得的成果,包括(1)在五莲─青岛断裂南侧超高压变质岩片向北倾斜,呈现叠复组构,反映岩片的折返;(2)根据地震资料推测在146Ma前后胶南地块的隆升一伸展构造内幕;(3)超高压变质岩片厚约12km,由于含有大量相辉岩透镜体,地震波速高达6.8─7.3km/s;(4)莫霍面附近有许多楔形反射体,反映陆一陆碰撞;(5)石门地区7km深处存在高波速的强反射体,可作为在该区进行大陆科学钻探的候选场址.  相似文献   
943.
在研究东准噶尔造带类型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构造格架、组合形式 ,划分出构造 -地层体类、构造 -岩层体类、构造 -混杂体类的非史密斯地层。按照所划分类型的各自特征 ,能够满足造山带 1∶ 2 5万填图精度的要求 ,对全部无序或局部无序的地 (岩 )层建立“岩群、岩组、岩段、岩层”等级体制 ;对那些总体有序、局部无序或总体无序、局部有序的地层 ,能通过各种手段恢复原始层序 ,服从史密斯地层层序律的 ,按“群、组、段、层”建立等级体制  相似文献   
944.
纸房地区晚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组合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房地区位于准噶尔东北晚古生代沟-弧-盆系和准噶尔南陆缘活动带。晚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相岩石组合较复杂。在晚古生代岛弧带、弧前海沟带、弧后盆地或陆缘活动带等构造环境下发育有不同的火山岩组合  相似文献   
945.
大别山北部蛇绿岩的地球化学制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Nd同位素及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太别山北部变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存在变质的蛇绿岩,它主要由变质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和基性熔岩三部分组成,其中,变质的基性熔岩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Ma=1036.8~1293.8,εNd(t)=7.2~7.7,表明它可能代表1000Ma左右形成于中等扩张速率(2cm/ad左右)洋盆条件下的洋壳残片。  相似文献   
946.
本文在通过对大陆造山带研究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现令造山带的分类、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前缘问题做了系统论述,认为以大陆动力学为指导思想的造山带主要研究内容应是:造山带的基本组成、结构构造以及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和动力学机制。造山后的伸展作用和隆升机制、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形成和折返机制、造山带与盆地耦合关系和动力学、以及造山带流体作用研究等是现今造山带研究的前线问题,它们不仅是解决造山带问题的关键,同时对发展完善大陆动力学理论体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7.
唐藏一黄柏塬构造带是商丹结合带的向西延伸,有两套不同时代火山岩系相依分布,其中新元古代丹凤岩群火山岩系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早古生代罗汉寺岩群火山岩系为苦橄岩—安山玄武岩—安山岩—流效岩,通过岩石常量元素和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证明丹凤岩群火山岩系形成千岛弧构造环境,罗汉寺岩群火山岩系形成于陆壳增厚的活动陆线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48.
资源与环境是谋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前提,其合理开发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中央造山带富能、富矿、少植被、土地瘠薄,这对该区的经济发展既显示了无穷的诱惑,却又制约着对其的开发利用。对此,从保护利用水土资源、利用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发展科技教育与提高人口素质三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该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49.
青龙河花岗岩 绿岩带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 ,形成环境为古岛弧环境 ,绿岩地体由双山子群、朱杖子群组成。区内褶皱构造、韧性剪切变形带及脆性断裂带十分发育。绿岩地体的形成时间为 2 6 50~ 2 750Ma。花岗质岩石即“TTG”岩系安子岭片麻岩套 ,由四个深成侵入体组成 ,其中柳各庄片麻岩单元直接侵入双山子群鲁杖子组。柳各庄片麻岩多件锆石U Pb一致线年龄数据在 2 510~ 2 550Ma之间。  相似文献   
950.
1998年第四季度,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1次,其中11月29日塞兰海地震为7.7级,地震频度低而强度高。1996 ̄1998年,全球地震活动呈逐年下降趋势。1998年全年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包括深震)78次,其中有2次7.7级以上大地震。本年度6级以上浅源地震频数继续减少,全年只有64次。1996 ̄、998年,Ⅰ带和Ⅱ带地震活动逐年减弱;亚欧带有起伏,1997年最高,1998年回落。中国大陆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