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3篇
  免费   681篇
  国内免费   1184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294篇
地球物理   427篇
地质学   2980篇
海洋学   273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53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东昆仑东段新生代高原隆升重大事件的沉积响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根据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地层序列、环境演变及地貌和水系变迁分析将研究区新生代高原隆升过程划分为5个重大事件.首次在研究区内海拔5400m的主夷平面上发现古土壤、岩溶角砾岩及钟乳石等, 认为沱沱河组上段细碎屑沉积及五道梁组石膏沉积(中新世) 是主夷平面形成期的沉积响应, 提出了主夷平面的高程具有东西向排列的盆岭地貌特点, 这种高程差异反映了后期构造隆升的不均衡, 应该是上新世以来差异断块抬升的结果; 早更新世中期(1525.5ka后) 一套河流砂砾卵石沉积是青藏运动C幕的沉积响应, 体现在布尔汗布达山的强烈上升和成山; 早更新世晚期(1113.9~836.3ka) 先湖滨砾石沉积, 后转为河流砂砾卵石沉积, 是昆黄运动在研究区的沉积响应, 并体现在马尔争-布青山的强烈上升和成山, 中更新世早期冰碛物的发育说明昆黄运动后研究区已隆升达到"水汽冻结高度"; 研究区T5阶地沉积前的强烈下蚀, 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溯源侵蚀切过布尔汗布达山主分水岭, 袭夺了昆南断裂带原由西向东流向共和古湖的东西向水系并到达阿拉克湖一带, 晚更新世洪冲积角度不整合于中更新世洪冲积之上等是共和运动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42.
祁连山西段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研究   总被引:66,自引:30,他引:36  
根据航空摄影相片、地形图、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祁连山西段自小冰期至1990年的冰川变化,得出该地区在小冰期至1956年间冰川面积减小幅度为16.9%,冰川储量减少了14.1%;1956-1990年间冰川仍以退缩为主,此时段冰川面积和储量减小量占1956年时相应量的10.3%和9.3%.分析认为冰川退缩主要与1956-1966年时段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关,而且该流域区对应于1956-1966年间强负物质平衡的冰川退缩可能出现于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943.
甘肃南祁连党河南山中奥陶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赵虹  党犇  王崇礼 《现代地质》2004,18(1):64-69
甘肃南祁连褶皱带党河南山地区中奥陶世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等研究证明,本区火山岩由基性火山岩和中性火山岩组成。其中,基性火山岩分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和拉斑玄武岩系列;而中性火山岩为一套钙碱性安山岩,二者均具有低钾、高钠的特点。这些火山岩的稀上元素配分曲线均属于轻稀土富集型,(w(La)/W(Yb))N=2.73~7777,(w(La)/w(Sm))N=1.43~3.21,(w(Gd)/w(Yb))N=1.01~1.92.明显地表现为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陡倾,而重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对平坦的特征。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图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和Nb、Ta、Zr、Hf及Ti不同程度的亏损。这些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特征证明本区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944.
马兰冰芯记录的青藏高原中部现代升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根据从可可西里地区马兰冰帽钻取的深102.07m冰芯记录中δ18O的年变化,恢复了青藏高原中部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中部的升温变化与北半球20世纪的升温变化的总体趋势一致,最暖阶段出现在50—80年代早期.期间也出现了几次明显的冷的波动,尤其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持续低温,可能与这一时段强盛的夏季风有关.这也表明20世纪末全球急剧升温变化的过程中,某些地区存在气候变冷的波动事件.  相似文献   
945.
中太平洋海山区富钴结壳的钙质超微化石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大洋一号”调查船在中太平洋采集的N1-15和N5E-06 2个富钴结壳样品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及其生物地层学的研究与分析.这2个结壳从结构上分为3层: 致密型上层、疏松型中层和致密型下层.在研究中对各结构层和各层中有颜色或细微结构变化的层位都进行了详细的取样和分析.在识别了12个新生代钙质超微化石事件的基础上, 确定了2个结壳致密型上层结壳都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 它们的疏松型中层结壳为上新世到中更新世的沉积.对N5E-06富钴结壳来说, 其致密型下层结壳下部形成于中晚古新世到早渐新世的59.7~ 32.8 Ma期间.N1-15富钴结壳致密型下层的形成时代目前暂时定为中新世.研究注意到在2个结壳中都没有发现可信的晚渐新世到中新世的化石记录, 在个别层位之间存在着沉积间断.   相似文献   
946.
北祁连东段米家山地区碰撞变质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米家山地区位于北祁连东段 ,区内下奥陶统阴沟群为一套海相火山—碎屑岩建造。在加里东末期 ,米家山岩体最终定位。通过填图发现 ,岩体与阴沟群变质地层呈“互层状”产出。在岩体的中心部位发育两条角闪岩相变质带 ,其变质条件由早期中—高压中温向晚期低压高温演化 ,变质作用为多期碰撞变质作用。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造山作用是一个连续过程 ,同时也说明了与其相伴的变质作用必然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与花岗岩相伴的地区 ,严格地用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来解释变质成因是与板块构造观点不相符合的 ,它们可能是一个起因的不同结果 ,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947.
甘肃北祁连山志留系沉积岩铜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金春 《甘肃地质》2000,9(2):19-27
甘肃北祁连山志留系沉积岩铜矿产于红绿交替碎屑岩系中 ,矿体产在志留系旱峡组灰绿色砂岩层的底部 ,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旱峡组碎屑岩中铜富集系数及其相关的矿物组合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正常沉积岩。矿体宏观及微观特征表明主要控矿因素是沉积环境、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948.
TECTONIC TRANSFER ON THE EASTERN EDGE OF PAMI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CTONIC TRANSFER ON THE EASTERN EDGE OF PAMIR  相似文献   
949.
方连育  康清普 《地球学报》2000,21(2):155-159
在简述邢台市东部平原地质构造、地层、地热地质模型、地质变异常区分布特征基础上,对邢台市东部平原地热开发远景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在邢台市东部平原进行地热资源开发的合理化建议。指出地热异常区内的远景开发区应优先开发;准地热异常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应引起足够重视;在不具备完整地热地质模型的地热异常区内也有地热资源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950.
石家庄东部地区地热资源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烟献军  刘庆宣 《地球学报》2000,21(2):163-166
本文根据石家庄地区周围钻孔资料和石家庄凹陷所处构造位置及形态 ,推测石家庄东部地区热储层特征及地温场特征 ,认为本区较有开发潜力的地热储层为第三系和下白垩统上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