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9篇
  免费   660篇
  国内免费   511篇
测绘学   562篇
大气科学   351篇
地球物理   679篇
地质学   1228篇
海洋学   69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76篇
自然地理   242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生态交界带特征与动态变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生态交界带是两个以上生态系统交接的过渡带,它具有特有的生态系统结构,生态交界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物质,能是以及信息的交流与相邻生态系统有密切的联系,但又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动态变化机理显示生态交界带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82.
塔里木河下游输水与生态恢复监测初报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24  
根据近三年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前后地下水位、水质、土壤、植被等项内容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对地下水位、水质的影响,揭示了输水与地表生态的响应过程,探讨了地下水位与天然植被生长、恢复的相互关系,阐述了植被退化过程及相关因子,确定了维系塔河下游生态安全的最低生态需水量、最佳生态水位。  相似文献   
83.
在塔里木河近期水量调配中,引入生态用水观念,从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和全流程生态用水均衡目标出发,运用系统均衡理论,分析了塔里木河近期水量调配的目标、思路和技术途径,提出了流程纵横向均衡目标、水量配置定额的总量和结构相结合控制、生态用水下泄定额“扣除法”与“倒推法”处理,水量配置定额在时间序列上的分解等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4.
基于GIS的黄河上游龙羊峡库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研究以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龙羊峡库区为研究区,应用遥感与GIS一体化的方法,建立了库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在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多时相、多波段TM遥感数据,对库区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分析,揭示了库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以及建库近十年来生态环境时空演化的过程与发展趋势,为库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研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生态环境综合分类系统,在一次分类处理中通过多层次不同级别的组合获得了基于同一信息源的土地沙漠化、草场盖度、土地利用处地覆盖等多种环境类型信息,并利用环境信息模型对库区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评价。基于GIS的分类后再处理使遥感分类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在GIS的支持下充分利用遥感信息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是区域生态环境定量化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5.
汪汇海  李德厚 《山地学报》2003,21(3):318-323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Hevea brasiliensis)—茶树(Camellia sinensis)两层人工群落结构,比单一橡胶种植模式有着明显的改善山地土壤生态环境的特点。胶—茶人工群落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微生物状况,增强土壤地表呼吸强度,促进团聚体形成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增加单产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效果。因此,胶—茶人工群落为合理利用我国西部热带山地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经营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6.
王书华  王忠静 《山地学报》2003,21(3):324-330
采用国际上逐渐引起重视的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方法——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在简要介绍该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西部山地型生态经济类型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生态问题,以我国西南山区镇远县为例,采用该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截面资料,对其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保守估计。结果表明:目前地区的生态足迹需求小于生态供给能力,生态盈余为0.0677hm~2;生态空间供需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自然资源利用率低于整个西部和东部沿海省份。以目前的趋势来看,生态盈余状态最多能维持5~15a。  相似文献   
87.
川滇藏三江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建设目标及影响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勇  程根伟 《山地学报》2003,21(4):456-460
三江流域具有特殊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本区域的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不但限制了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还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的安全。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从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建设目标及影响预测两个方面分析,提出了三江流域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措施,对生态功能建设的效果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8.
多维植被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小华  余世孝 《山地学报》2003,21(5):521-528
3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植被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应用成为可能。早期的植被图没有涉及到高度维和时间维,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基于时空的多维植被信息系统,它的组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处理模块DPM、数据存取模块DAM、植被分析模块VAM和交互显示模块IDM,可用于植被的时空分析、三维景观显示、植被—地形—气候关系研究以及植被综合管理等方面,特别适合于山地植被的研究。多维植被信息系统具备立体直观的用户友好界面和强大的时空数据处理能力,并可通过数据库和网络进行资源共享,使植被研究和管理自动化、无纸化,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9.
青藏公路铁路沿线生态系统特征及道路修建对其影响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陈辉  李双成  郑度 《山地学报》2003,21(5):559-567
根据2001—08和2002—08月野外调查数据及2001年1:100万中国植被图、1996年1:400万青藏高原植被区划图和2000年青藏铁路沿线自然保护区分布及功能区界调整图,以青藏公路铁路沿线植被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ARCVIEW和ARC/INFO软件研究青藏公路铁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结论如下:①青藏公路铁路南北跨越9个纬度,东西跨越12个经度,共穿越青东祁连山地草原地带、柴达木山地荒漠地带、青南高寒草甸草原地带、羌塘高寒草原地带、果洛那曲高寒灌丛草甸地带和藏南山地灌丛草原地带6个自然区,对植被类型的统计结果显示了地带性。②青藏公路铁路的建设对生态系统产生直接的切割,使景观更加破碎。③青藏公路铁路的建设直接破坏沿线植被生态系统(主要为50m缓冲区内),年损失总净初级生产量为30504.62t,损失总生物量432919.25~1436104.3t/a。损失总净初级生产量占1km缓冲区年净初级生产量535005.07~535740.11t/a的百分比为5.70%,占10km缓冲区年净初级生产量3408950.45~3810480.92t/a的0.80~0.89%;损失生物量占1km缓冲区生物总量7502971.85~25488342.71t/a的5.70%,占10km缓冲区总生物量43615065.35~164150665.37t/a的0.80%~0.89%。  相似文献   
90.
高山增水效应及其水资源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丁贤荣 《山地学报》2003,21(6):681-685
根据高山上云、雾、雨、雪、径流等水资源丰富现象,分析了高山冰川、植被、地形等与汽-水作用关系,提出高山增水效应概念和高山区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新思路。高大山体及其造成的垂向对流、高山冰川和高山植被共同作用形成了高山增水效应,并形成良性增水系统。山体愈高大,增水效应愈明显。对内陆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更多的高山水资源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