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84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e seedlings of Halocnermum strobilaceum were cultivated in 0.5% hoagland nutrient solution containing 0.0%, 0.9%, 2.7% and 5.4% of NaCl as well as composite salt (Na+, Ca2+, K+, Si4+) for 20 days; all the contents are in weight ratio. Succulent level, inorganic ions (Na+, K+), organics such as betaine, proline, malondialdehyde,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including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peroxidase (POD), 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 (BADH) were measured to reveal its salt tolerance mechanism. When the composite salt concentration reaches 5.4%, SOD activity level, and MDA content is five times the control group; when it reaches 2.7%, the succulent level of seedlings, and the content of K+ in roots is nearly two times the NaCl treatment; the dry weight is more than three time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e NaCl treatment, MDA is three times the contrast; when the salt concentration is 2.7%, POD reaches the maximum. Results indicate that Si4+, K+, and Ca2+ from composite salt in the roots of H. strobilaceum improved the water-holding capacity.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 were raised by the accumulation of proline and betaine, which increased the salt tolerance. The absorption of K+ promoted the high ratio of K+/Na+ and alleviated the damage of cell membranes of H. strobilaceum,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osmotic contents such as betaine and proline.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讨前期实验获得的益生菌及其发酵上清液对凡纳滨对虾消化功能的影响,将初始体质量3.5 g±0.06 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30℃±2℃环境下于水族箱中养殖4周。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HC-2、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NRW-2、戊糖乳杆菌HC-2的发酵上清液,最终每克基础饲料中含有1.0×107 CFU益生菌或此菌量所对应的发酵上清液,共配制3组实验饲料。实验结果如下: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对虾肠道中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但肝胰腺中蛋白酶活力无显著差异;添加NRW-2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肠道和肝胰腺中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均显著提高(P0.05),HC-2组对虾肝胰腺中淀粉酶及肠道中脂肪酶的活力显著提高(P0.05),而HC-2发酵上清液的添加仅显著提高了对虾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NRW-2、HC-2及其发酵上清液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肠道及肝胰腺中消化酶的活力,但在不同组织中提高消化酶活性的种类是不同的,为水产养殖安全投入品的开发及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以1月龄棘胸蛙蝌蚪[体长(1.694±0.121)cm,体重(0.548±0.062)g]为实验对象,在观察水温对蝌蚪行为和尾部皮肤表观色泽Hunter L、A、B值影响的基础上,设置19°C(对照组)、21.5°C、23°C、24.5°C、26°C五个水温梯度,并以96h为水温胁迫时长,12d为水温恢复时长,研究了水温胁迫及恢复条件下棘胸蛙蝌蚪尾部皮肤ATP酶和抗氧化酶(SOD和CAT),以及肝脏抗氧化酶(SOD,CAT,GSH)活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棘胸蛙蝌蚪分布水层、集群状况、个体移动率均与其培育水温关系密切,14°C和26°C分别为可显著改变蝌蚪分布水层和个体移动率的水温临界;(2)L值可作为表征蝌蚪尾部皮肤感应培育水温的指示色差,水温26°C为致其发生显著改变的高温临界;(3)蝌蚪尾部皮肤ATP酶耐受水温的最适高限为24.5°C,适宜范围为21.5—24.5°C;(4)蝌蚪尾部皮肤和肝脏表露SOD酶活力的最适水温均为23°C,而表露CAT酶活力的最适水温则分别为23°C和24.5°C,水温26°C时肝脏SOD酶已表露受损;(5)蝌蚪肝脏表露GSH酶活力的最适水温为24.5°C,水温26°C为该酶表露受损的高温临界。  相似文献   
54.
吴跃钢  徐菁 《探矿工程》2016,43(10):261-264
结合水井施工实例,开展了对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及生物酶破胶剂的应用研究。弱凝胶钻井液具有独特的流变性,动塑比高、低剪切速率粘度高,有很好的携砂能力,除具备冷却钻头、清除孔底岩屑、护壁防坍功能外,还具有无固相,不易堵塞地层孔隙,减少钻井液中固相对含水层的伤害的特点。加入生物酶破胶剂后,能清除在井壁形成的泥皮,疏通水流通道,取得了单井出水量和渗透系数有较大增加的应用效果,对在水井施工中加强含水层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水体铜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代谢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环境中添加0·01、0·10、1·00、5·00mg/L的铜(Cu2 )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血淋巴和鳃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 浓度的增高,肝胰腺和血淋巴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和血蓝蛋白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鳃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 ,K -ATPase)、钙镁三磷酸腺苷酶(Ca2 ,Mg2 -ATPase)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均随着Cu2 浓度的增高而降低。随着Cu2 浓度的增高,肝胰腺髓性过氧化物酶(MPO)活力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水环境中添加0·01mg/L Cu2 就可对中华绒螯蟹代谢酶产生显著影响,并随着Cu2 浓度的增高,对中华绒螯蟹机体的影响逐渐加剧。表明代谢酶活力的变化可以灵敏地反映Cu2 的胁迫程度和毒性。  相似文献   
56.
以初始体重(1.88±0.01)g的大黄鱼(Poseudosciaena croceaR.)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大黄鱼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及身体总能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黄鱼鱼体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及身体总能也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鱼体的灰分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后,大黄鱼胃和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有上升趋势,并且添加非淀粉多糖酶能显著提高大黄鱼胃和肠道淀粉酶活性,添加植酸酶能显著提高大黄鱼胃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然而,大黄鱼胃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并没有受到2种酶制剂添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7.
为获得不含农药的当地海水在利用酶传感器监测海水有机磷农药时作为对照溶液使用,选用苯乙烯型大孔吸附树脂ASD5作为吸附剂,对含马拉硫磷和甲基对硫磷的海水样品进行动态吸附研究。发现该树脂较适合去除海水中的微量马拉硫磷,在温度10℃,流速0.5mL.min-1的条件下,10g树脂制成的吸附柱处理含500μg.L-1马拉硫磷的海水样品(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率为30.0%),出水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抑制率仅为0.4%,而对海水自身的性质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苯乙烯型大孔吸附树脂ASD5适合去除海水中的微量马拉硫磷,在海水有机磷农药的酶传感器监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蒽、菲、芘、■混合液对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立哲  马丽  高阳  杨丽 《海洋科学》2005,29(8):47-52
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生态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蒽(Fluoranthene)、菲(Phenaphthene)、芘(Pyrene)、[艹屈](chrysene)混合液进行染毒实验,研究菲律宾蛤仔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实验的3种混合液浓度为5μg/L(低浓度组),50μg/L(中浓度组),500μg/L(高浓度组)。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混合液下(5μg/L),CAT比SOD和GPx更快受到诱导;4种多环芳烃混合污染物对SOD、CAT和GPx活性的影响均为先诱导后抑制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9.
大型藻酶解单细胞用于贝类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海藻工具酶将紫菜和裙带菜解离成单细胞作为饵料对海湾扇贝亲贝和幼体、魁蚶亲贝和皱纹盘鲍稚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海湾扇贝亲贝全喂紫菜细胞其效果与喂全微藻的效果相近,亲贝都能成熟,排放精卵和正常胚胎发育。微藻与紫菜细胞混合投喂可加速性腺发育,性腺指数较高。全喂紫菜细胞能够满足幼体的生长发育和变态。但变态率、生长率较全喂微藻和混合投喂的低。(2)紫菜细胞和微藻分别或混合投喂魁蚶亲贝,都能满足亲贝的性腺发育,进行正常受精、孵化和变为D形幼体。(3)用裙带菜细胞投喂稚鲍与人工配合饵料比较,能显著提高稚鲍的存活率。研究表明。由大型藻生产单细胞饵料,在海产动物育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酰化高丝氨酸内酯化合物(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是革兰氏阴性细菌(G-)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本文建立1种从环境微生物中高效地筛选AHL降解菌株的方法。首先利用AHL作为唯一能源对环境微生物进行初筛,再利用顶层琼脂法和报告菌株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ATCC 12472、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A136等进行复筛,共筛选得到21株具有AHL降解活性的菌株。对其中活性最高的菌株A11进行初步的菌种鉴定,通过形态观察、16S ribosomal RNA(16S rDNA)基因分析最终确定为假单胞菌属细菌Pseudomonassp.A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