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35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51.
As an efficient tool in handling uncertain issues,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has been increasingly used i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damage detection. In applications, however,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sometimes leads to counter-intuitive results. In this study, a new fusion algorithm of evidence theory is put forward to address various counter-intuitive problems and manage the reliability difference of the evidenc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aspects:(1) Dempster's combination rule is generalized 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evidence ullage. The new rule allows classical Dempster's rule and can resolve counter-intuitive problems cause by evidence conflict and evidence compatibility;(2) a reliability assessing method based on a priori and posterior knowledge is proposed.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reliability assessmen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reflect the actual evidence reliabilities and can efficiently reduce decision risk. Numerical examples confirm the validity and util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n addition,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a spatial truss structure is carried out to illustrate the identified abil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usion algorithm has no strict request on the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evidence sources and can efficiently enhance diagnostic accuracy.  相似文献   
252.
大丰—包头剖面以"高密度观测点距与炮距"为特点,我们在1334 km测线上获得了21炮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在对Pg波震相特点分析基础上利用反演方法处理、构建了基底的精细结构图像,揭示了沿剖面不同构造地块基底结构的差异.苏北盆地基底埋深4.5~9.0 km、苏鲁隆起1.5~2.0 km,基底埋深与速度结构的强烈起伏变化可视其为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挤压构造环境下形成复杂的构造格局在地震学上的体现;鲁西隆起区基底埋深浅、速度高,结构稳定;华北盆地Pg波到时滞后、视速度低,基底埋深7.0~10.km,速度结构与基底面存在局部的起伏变化.诸多现象揭示出该区为新生代沉积巨厚、规模较大的基底坳陷区.同时在盆地内不同构造单元基底结构呈局部分块、凹陷与凸起并存的构造格局,显示出新生代沉积活动显著、变化强烈、结构不稳定的构造特点;太行山前断裂、聊兰断裂是具有显著地震学标志的断裂构造带,断裂两侧基底界面呈现出"断崖式塌陷"和速度结构的强烈横向非均匀性.综合研究认为,太行山前断裂是华北地区一条重要的构造带,它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两侧地形地貌、地层介质的截然不同,其基底埋深及速度结构、地壳及地幔岩石圈结构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其重要的标志是太行山以东不仅地壳厚度发生了相当规模的减薄,岩石圈的厚度也明显减薄,亦即形成了华北克拉.通破坏在东西部其基底一地壳一岩石圈的结构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及强烈的横向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253.
郭长宝  唐杰  吴瑞安  任三绍 《山地学报》2019,(2):240-251,283
川藏铁路加查至朗县段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该区新构造活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且历史强震频发,一系列大型—巨型滑坡在该区密集分布。本文基于滑坡遥感解译和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建立了川藏铁路加查—朗县段的滑坡空间数据库,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地层岩性、距河流距离、距断裂带距离、距道路距离、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以及年平均降雨量等10个滑坡影响因子,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和证据权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根据滑坡易发性指数(LSI)的分布特征,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的认识,将研究区内的滑坡易发程度划分为4个级别,即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43%、22.64%、32.21%和27.72%。分析表明,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人类工程活动较多的研究区西南部,沿着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呈带状分布,中、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率较高、人类工程活动相对较少的东北部。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内发育的滑坡数量约占已调查识别滑坡总数的88%,研究结果与已知滑坡的分布情况较吻合,采用成功率曲线对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检验,正确率达到了83%,具有较高的精度。易发性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内滑坡发育分布现状,可以为该区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发、利用、共享海洋资源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发展的主题.文章从国际海洋法角度,阐述了大陆架划界的基本理论依据,对3种不同划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主张遵循国际海洋法自然延伸原则和公平原则的划界科学依据.在缓解大陆架油气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文章提出应遵循"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准则,进一步做好必要的科学技术准备,依据法律维护我国海洋专属经济区权益.  相似文献   
255.
基于遥感影像信息的辽西钼多金属矿床远景区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西杨家杖子和兰家沟钼多金属矿床基础地质资料的分析,得到地层、岩浆岩、构造及蚀变等主要控矿要素; 结合控矿要素在遥感影像上的相应信息表征,采用滤波、比值等方法提取构造线性体和蚀变等信息; 最后,采用证据权重法对基础地质要素和提取的遥感信息进行证据权重分析和X2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控矿要素在数学上是可行性的,地质上是有效的,在已知3个大矿集区的基础上,预测了2个小型远景区.  相似文献   
256.
介绍了南海周边国家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精神颁布的海洋法律,并叙述了这些国家的管辖区域主张以及与海洋划界有关的领海基线和基点等方面的问题。指出:南海周边国家之间若要划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边界线,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周边国家政府都应当修正不适宜的划界主张,并在划界原则、理论和方法上趋向一致,为早日划好边界,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和平稳定而努力。  相似文献   
257.
多信息融合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是当前资源潜力预测的前缘课题,不同地质背景信息与地球化学数据的深度挖掘是当前该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总结广西各构造单元地质背景和成矿控制要素,在ArcGIS、GeoDAS等软件平台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全区60767个地球化学样品中Au、Ag、Mn、Cu、Pb、Zn、Sn、Sb等主要成...  相似文献   
258.
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严重滞后出现了“信息爆炸”的现象。因此,由于地学数据多源性的特点,如何集成量纲不一,形式多样,既有定量数据,又有定性的文字描述,经验性和知识性的地学数据并使之帮助决策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讨论两个空间数据集成和决策支持方法:模糊证据权重和加权逻辑回归方法。与传统地学数据集成和空间决策支持方法如判别分析和其他多元回归不同之处在于,这两种方法在解释变量是连续和类别变量混合模式的情况下或响应变量取两类值的情况下处理的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59.
西非是世界上铁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铁矿石总资源量可达649.5亿吨,占全球8%,主要分布于马恩地盾和雷圭巴特地盾,以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毛里塔尼亚四国最为丰富,成因类型以BIF型为主.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有43家公司投资开发73个西非铁矿项目,其中中国庆华集团、宝武集团、赢联盟集团、中国铝业和中投资本公司等...  相似文献   
260.
针对目前高拱坝监测资料分析中单效应量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将数据融合技术中的D-S证据理论引入到高拱坝多效应量融合建模之中,提出了一种适合于高拱坝D-S证据融合评价的新的融合系数运算公式,建立了基于改进型证据理论的高拱坝多效应量融合模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并可降低高拱坝安全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与未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