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5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1491篇
海洋学   23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24篇
自然地理   2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81.
安徽东至县中畈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中畈金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有多家地质单位做过工作,前人根据自然重砂测量、地球化学测量等成果发现了多条含金破碎带、含金石英脉,通过普查评价,累计圈算金工业储量31.74kg,找矿效果不好,地勘工作一度陷于被动。2005年受业主委托,笔者组织实施了该区的首采地段详查工作,提交了金金属量(332+333)资源1047.59kg。本文系统总结了该区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并指出了该区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82.
广西藤县大黎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藤县大黎钼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大黎岩体南端与寒武纪黄口洞组的内外接触带,受岩体接触带控制,平面上呈环形围绕岩体分布,其中外接触带黄铁绢英岩化地段为主要矿化部位。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蚀变范围广,围绕岩体呈面状分布,不同蚀变间相互重叠。矿石以网脉状构造为主,其次为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较少见。矿化特征表明,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斑岩型钼矿床。露头出现的辉钼矿和钼华、围绕斑岩体边缘分布的石英网脉、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和Mo元素化探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指示标志。大瑶山地区花岗质斑岩体出露地区、Mo-Cu化探异常套合较好地区为有利成矿区。大黎岩体西南部接触带和东部地区成矿条件较为有利,可作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重点区。  相似文献   
983.
李瑞玲  朱乔乔  侯可军  谢桂青 《岩石学报》2012,28(10):3347-3360
金牛盆地位于鄂东南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火山岩盆地之一.相对宁芜和庐枞盆地,金牛盆地找矿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对其中次火山岩的年代学、成因和成矿属性的研究也很少.本次选择盆地中心吴佰浩地区深部钻孔中的花岗斑岩和流纹斑岩,开展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的研究工作,获得了流纹斑岩锆石206Pb/238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28±1Ma (n=14,MSWD=2.5),锆石Hf同位素(176Hf/177Hf),和εHf(t)分别为0.28247~0.28262和-2.5~ -7.7;花岗斑岩锆石206 Pb/238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29±1Ma (n=12,MSWD=1.3),锆石Hf同位素(176Hf/177Hf),和εHf(t)分别为0.28239~0.28259和-3.6~-10.7.本文确定金牛盆地中流纹斑岩和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为129~128Ma,与金牛盆地火山岩的形成时代(130~125Ma)相当,暗示金牛盆地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均形成于早白垩世,流纹斑岩和花岗斑岩是壳幔混合的产物.金牛盆地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与宁芜、、庐枞盆地相当,次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也与宁芜、庐枞盆地玢岩铁矿的成矿岩体相当.提出金牛盆地除应关注玢岩铁矿外,更应该关注与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金矿.  相似文献   
984.
贵州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与开发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主要以吸附或游离状态残留于盆地内的泥页岩内部,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根据页岩气聚集的机理和地质条件的相似性对比结果认为:中国存在大量富含有机质页岩地层,具有广阔的页岩气藏勘探开发前景;贵州页岩气储层地质条件优越,黔北、黔东一带的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沉积环境有利,沉积厚度大,页岩中碎屑矿物含量高,平均63.1%,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长石;页岩中有机碳总量w(TOC)≥2%,成熟度Ro≥2%,孔隙度分布范围1.3%~25.6%,平均8.24%;渗透率2.2×10-3~17.2×10-3μm2,平均8.3×10-3μm2;页岩沉积厚度24~170 m,相关指标显示资源潜力大。作为历史上缺油少气的内陆地区,页岩气资源可持续的勘探开发,对调整贵州及全国的能源供应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85.
本文以登封市送表地区实施的抗旱找水打井工程为例,总结了区内岩溶地下水赋存规律,指出了在"宏观"水文地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如何寻找"微观"有利水文地质条件的找水打井方向,为北方类似区域实施找水打井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6.
应力比影响下的破裂角、闭锁角、摩擦系数及其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纹扩展和摩擦系数分属两个学科而鲜有联系,摩擦系数理论较少,主要依赖实验获得。在Griffith椭圆形裂纹基础上讨论摩擦面状裂纹力学模型,计算了单轴、三轴压应力情况下微裂纹扩展的期望方向及应力集中,那些方向偏离宏观破裂方向较大角度的裂纹因闭锁而无法延伸,应力比 越大,可扩展的微裂纹越向宏观裂纹面方向集中,随着围压 的增加,闭锁范围增大,实现了裂纹张性向剪性的转变。摩擦系数、方向集中度、应力比呈耦合关系,一方面,摩擦系数越大越利于微裂纹方向集中;另一方面微裂纹的方向集中导致了宏观裂纹面(裂缝)上凸起角度降低,进而减小摩擦系数。围压和裂纹扩展期的应力状况是影响摩擦系数的重要因素, 往往成为裂纹扩展的应力条件,凸起斜面摩擦系数越大,临界应力比越小。裂纹粗糙度(或分维数)对形成期的应力状况具有一定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987.
盖州地区分布早元古代辽河群变质岩系,其中大面积为盖县岩组变质岩。变质岩系构造线总体呈NNW—SEE展布,主要构造线方向与岩层总体走向基本一致。辽河群变质年龄为2 000~1 900 Ma.。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初步确状认辽河群变质岩系在吕梁期经历了三幕变形作用的改造。第一幕为伸展机制下顺层剪切变形作用;第二幕为收缩机制下挤压变形作用;第三幕为第二幕的延续。  相似文献   
988.
利用山东惠民国家基准气候站2018年12月—2019年11月的黑碳质量浓度、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GDAS数据,研究了该地区黑碳气溶胶的变化特征,并基于后向轨迹模型对其潜在源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黑碳质量浓度平均值为3.22μg·m~(-3),季节变化呈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特点;春、夏、秋季黑碳质量浓度的高频值在2μg·m~(-3)以内,冬季的高频值在6μg·m~(-3)以上。2)黑碳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双峰结构,峰值分别出现在06:00—08:00和19:00—21:00,谷值出现于13:00—15:00。3)降雨和风对黑碳质量浓度有明显影响。非降雨期黑碳质量浓度是降雨期的2.8倍;当风速小于3 m·s~(-1)时,黑碳质量浓度随风速增大而减小;冬季在西南西方向、春季在正南方向过来的气团易造成黑碳质量浓度高污染。4)惠民气流输送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春、秋、冬季来自鲁中、河北和苏北等周边地区的气流所占比例较高,对应黑碳质量浓度高值;夏季来自海洋方向的气流占比较高,对应的黑碳质量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989.
史建民  韩吉龙  胡鑫 《世界地质》2013,32(4):832-839
在完成大兴安岭地区 1∶ 5 万航空物探测量工作基础上,结合相关地质、化探、遥感、地形等资料,采用 “综合筛选”原则对区内的航磁异常进行了筛选,并择优对重点异常开展了综合查证。将区内航磁异常划分为 9 种类型,并对典型的异常区的地质、物化等资料做了详细分析,初步总结了查证经验,为今后区域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等工作提供较明确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990.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与沉积体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为例,通过对野外露头沉积特征、骨架颗粒、重矿物组合等分析,讨论了研究区物源与沉积体系特征。研究表明:早期沉积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南方向,南部也有贡献。中、晚期沉积物源除来自西南方向和南部物源外,还受到来自盆地北东方向次要物源的影响。延长组长8之上与之下物源性质发生明显变化。延长组长8砂岩的岩屑以变质岩为主,少量沉积岩和火成岩;而延长组长6砂岩岩屑则以沉积岩为主,少量变质岩和火成岩,这表明长6沉积期盆地周缘、特别是盆地西缘抬升加剧,地层的剥蚀更强烈,致使大量较年轻的地层被剥蚀并加入源区母岩中。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盆为北西—南东向展布,西南区主要发育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东北区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深湖区发育浊积扇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