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2篇
  免费   2301篇
  国内免费   832篇
测绘学   887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591篇
地质学   4257篇
海洋学   431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427篇
自然地理   44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基于1988年的TM影像和2000年的ASTER影像解译的福建省泉州市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在GIS支持下揭示了研究期内泉州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特征,并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利用是泉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闽南文化的价值观、居住方式的演化以及县域产业结构差异对泉州土地利用变化也有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92.
钻机钻进过程中钻头旋转产生的扭矩以及作用于钻头的轴推进力是破碎岩石的能量来源,当钻进条件确定时,可用破碎单位体积岩石的实际能耗来反映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基于此原理在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FK4+375.5的上断面进行了超前地质探孔作业,得到凝灰岩地层中的钻进参数及钻进能量随钻头位移的变化曲线,并利用能量理论对钻进过程中监测的钻机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凝灰岩中,数字钻机参数与围岩岩性响应程度较高,围岩完整、坚硬、无裂隙水时,整体钻进参数值较高;围岩裂隙发育、含水或有断层、夹泥层时,钻进速度、推进力、转速、扭矩、打击能等数据会突变,其值变小。分析所得结果与钻孔取芯、TSP超前预报等物探手段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并采用能量法对围岩进行分析,利用钻进比能划分相应的岩体区段,判断出围岩等级。通过对能量曲线的分析发现,在凝灰岩地层中,当钻进能量小于0.95 kJ时会出现断层或较大的节理裂隙区。  相似文献   
993.
气助正循环水井钻探新技术主要适用于以岩溶地层为特征的严重漏失地层。该技术通过在双壁钻具的内外管之间泵入压缩空气,举升在钻具与孔壁之间的“环空”形成的空气泥浆。“环空”的气举加速作用阻碍了钻井循环液在地层方向的漏失,并且加速了钻屑的上返速度。该技术的优点在北京房山区岩溶漏失地层的600m水井钻探生产试验中得到了证实。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可使泥浆正循环中因严重漏失造成的循环液中断得以恢复,“环空气举作用”大幅度提高了上返的泥浆流量。经对比试验证明,气助正循环工艺在岩溶漏失层的钻进速度高于气举反循环和泥浆正循环,是解决岩溶漏失层钻井液循环中断、钻头烧钻、埋钻等钻探事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空间冲突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效应——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的空间冲突已逐步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区域安全。界定空间冲突的内涵,分析空间冲突的形成原因、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构建空间冲突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探索性工作。空间冲突是源于空间资源稀缺性和空间功能外溢性的一种伴随空间资源竞争而产生的客观地理现象,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空间经济冲突、空间生态冲突、空间社会冲突和空间复合冲突4 类;空间冲突的演变过程呈倒“U”形变化,其可控性级别可划分为稳定可控、基本可控、基本失控和严重失控4 个层次;空间冲突的影响效应表现为空间资源失配、空间开发失序、生态系统失衡和社会发展失稳等。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的实际工作需求,针对国家台网在全球地震速报中缺乏专门的地名查询系统,通过对国家台网实时、人机交互处理子系统和全国速报信息交换平台(EQIM系统)的相关协议和数据接口进行研究,并结合地震速报相关规定中对地名的要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提供的Arc GIS Engine(AE)组件技术,采用Visual.Net开发平台和COM组件技术,来实现获取地震地名信息的功能,开发设计一套用于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的地名查询辅助系统,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的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996.
新吹填淤泥处于“稀泥汤”状态,工程特性极差,几乎无承载力,现有真空预压技术加固效果不理想,地基有效加固深度小,土体强度增长有限。为此,提出了“真空预压联合化学加固”的新思路。室内采用3种环保型化学加固剂设计了3种真空预压联合化学加固方案(VPCT1、VPCT2、VPCT3)和1种纯化学加固方案(CT),与现行真空预压加固方案(VPT)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添加有效的化学加固剂后,新吹填淤泥在抽真空前较短的静置时间内就基本完成了自重沉积过程;(2) 化学加固剂选取得当能有效提高土体的加固效果;(3) 宏观上,VPCT3方案加固效果较均匀,加固后土体中黏粒含量明显降低、湿密度最大,孔隙比降低幅度明显,无侧限抗压强度也最大,为66.7 kPa(为VPT方案的3.5倍);(4) 微观上,VPCT3方案加固后,土颗粒之间的孔隙总面积、孔隙平均周长、总孔隙数、孔隙比、孔隙率等最小,单元体之间有良好的定向度、排序性最好,连结方式以面-面为主导,相互之间接触紧密,团聚现象最明显。因此,相对于现行的真空预压技术而言,VPCT3方案土体加固效果非常明显,也较均匀,可以进一步开展现场试验研究,探讨其付诸于工程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7.
岩爆孕育过程中所记录的微震事件波形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前兆信息。基于深埋隧洞微震波的衰减特征,修正了最大有效振幅,将相对有效振幅和最大有效频率作为频谱分析参数。TBM和钻爆法不同开挖方式下诱发的即时型岩爆孕育过程的频谱演化特征基本一致,有如下特征:(1)无岩爆发生时,每日最大释放能量微震事件频谱对应的相对有效振幅的量级为10-6 m/s及以下,而最大有效频率则多大于300 Hz;(2)中等岩爆发生前,相对有效振幅的量级维持在10-5 m/s,最大有效频率则介于200~300 Hz;(3)强烈岩爆发生前,微震事件对应相对有效振幅的量级增长并保持在10-4 m/s,最大有效频率则基本在200 Hz以下;(4)对于一个完整的即时型岩爆孕育过程,当岩爆发生时,相对有效振幅增至最大,同时最大有效频率降至最低。微震信号的频谱演化特征可为即时型岩爆发生时间及等级的预警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8.
谢帅  王哲 《地质与资源》2015,24(3):255-260
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根据沈阳市的实际情况,建立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标志,利用多尺度分割方法进行影像分割,然后利用决策树法和最近邻的分类方法,建立分类规则,提取区域土地利用信息,得到该区域的两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引起这种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中所采用的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在地表景观信息提取中充分利用了地物的光谱信息、纹理特征等特征,最大程度上克服由于不同地物光谱信息相似、相同地物光谱信息不同而造成的混分现象.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新疆昌吉市汇嘉、隆源、飞马3家大型商场开展地震避险疏散演练的组织策划、培训、内容及流程等情况,探讨了大型商场开展应急演练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大型商场存在的地震安全风险和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及对今后演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岩土CT可视化系统的特点,总结CT扫描技术在土工试验中的应用情况,包括黄土、冻土、膨胀土、粗粒土等土体的初始结构观测与结构性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开发定量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通过CT细观结构图像来建立土体数值模型和开发研制动态试验CT扫描设备是今后应予以深入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