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422篇
海洋学   18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研究是针对全球森林覆盖变化检测系统的大训练样本选择的优化问题。样本自动标记系统自动标记了"千万个"代表森林和非森林的像元。为了提高精度和效率,我们需要从千万个样本的大样本集中选择对训练分类器有益的样本。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传统的分层等距离采样;第二种方法是基于不确定性的样本优化,通过研究相同样本间的相似性度量指标、样本不确定性度量指标及样本特征空间分布,来实现基于不确定性的训练样本选择策略。实验通过精度评价验证了基于不确定性的采样策略能比传统的分层等距离采样策略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2.
夏广岭  王美英 《北京测绘》2007,(2):57-58,56
为了减小目前常用坐标放样方法中手工输入全站仪数据对作业精度和速度的影响,利用CASS、SV300等数字测图软件相应功能提取各设计点的坐标值,把这些设计数据与控制点数据合并成一个数据文件后,将此数据文件通过数据线传输到全站仪内存文件中,现场利用全站仪自带的坐标放样软件,快速准确地进行放样,从而实现了坐标放样的内外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3.
利用湟源台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分钟值、1 sps、10 sps和100 sps四种不同采样率的观测数据,通过自检分析、同震应变阶分析和频谱分析等方法研究青海玛多M7.4地震同震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分钟采样记录的地震波信息缺失严重,用分钟采样数据进行地震波初动、同震变化幅度等研究将会得到信度较低的结论;采样率越高,记录应变地震波信息的能力越强,但100 sps采样和10 sps采样结果相差不大,10 sps采样已能记录到比较全面的应变地震波信息;同震应变阶的变化性质和变化幅度与采样率无关;未来布设四分量钻孔应变仪时,建议应将采样率至少提高至1 sps。  相似文献   
154.
瞬变电磁勘探中早期信号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瞬变电磁法实时检测早期信号要求瞬变电磁仪具有很快的时间响应,这就需对仪器设计提出很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采样原理结合软件编程处理进行早期信号检测的实用方法,模拟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5.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恢复技术的遥感图像压缩技术,在提高遥感图像压缩比的同时,使压缩后的重建图像质量达到准无损的技术要求。对SRTF、TM图像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6.
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水动力与控制性能研究述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综述了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水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拖曳缆绳、拖曳体以及将两者耦合起来所构成的整个系统水动力及控制理论进行述评,分析了各种理论的优缺点从中简要地描述了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水动力研究的发展概要。  相似文献   
157.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valu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reliability of a visual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 for gravel–cobble river bed surface substrate. Based on principal axis regressions, using phi scale (ϕ), comparisons of visual estimation and grid sampling techniques show that useful predictive relations (R2 = 0·78–0·88) exist between visual estimates of the surface d16, d50 and d84 and estimates obtained for the same percentiles with the grid sampling technique. Comparisons of visual estimation and the surface‐bulk sampling technique also indicate a predictive relation (R2 = 0·70) between the d50 of the two methods. Trained operators can visually estimate gravel–cobble bed surface d16 to uncertainties of 41 per cent, d50 to 15 per cent and d84 to 11 per cent (for example, there is a 5·5 mm error on a d84 size of 50 mm). Furthermore, evidence shows that if operators are properly trained, a calibration relation for each percentile can be applied independently of operators. This visual characterization allows effective detailed mapping of spatial patterns in substrate size distribution along extensive reaches of gravel‐bed rivers. The technique can be very useful in creating terrain models for various geomorphological, hydrological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determination of entrainment thresholds, hydraulic roughness and substrate suitability for benthic insects or salmonid habitat.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8.
硅藻群落结构的差异:比较样本采集过程与空间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藻种群的分布与其所处的生境条件密切相关,但在实际过程中的一些人为因素,例如取样方法、样本的制备以及藻种鉴定都可能会干扰到种群结构的分析结果.因此很有必要探究这些人为因素是否会对真实的硅藻群落生态学研究产生误导性的判断,以免干扰硅藻生物水质评价的客观性.选取采样方法及样本制备为代表的人为因素对硅藻群落生态分析结果引入的误差大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子样本之间(同一样品重复制作的玻片样本)和样品之间(同一样点重复取样)群落结构差异大小分别是1.26%和1.97%,同一条河流的样点之间则为3.38%,而所选定的跨河流研究区域的样点间群落结构差异最大(42.03%).生态学的排序结果和数理统计分析表明,在硅藻群落结构分析中,现场取样方法和样本制备过程相对于不同生境条件所引起的变化,并不会带来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河流附生硅藻的群落生态学研究中,可基本不考虑取样方法等因子的干扰,而是侧重于环境因子对硅藻生态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9.
Based on the body strain record of Tiantanghe station from 2008 to 2014,we mak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the body strain record and the surface-wave magnitude,epicenter distance of the earthquakes,which occurred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with MS≥6. 0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with MS≥7. 0.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results,we propose a statistical formula between the surface-wave magnitude of earthquake and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the body strain record,the epicenter distance: M_S~*= 0. 37 ln A_max+ 0. 57 ln D + 0. 07. We can also derive a theoretical estimation formula for the maximum amplitude: A_max=e~(2. 7(M_S~*-0. 07))D~(-1. 54).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the body strain record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urface-wave magnitude,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picenter distance,and show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ir product. We further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adding instruments with high frequency sampling to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dicuss the prospects for precise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future.  相似文献   
160.
常用的双极性同步采样方法对瞬变电磁系统的观测噪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其噪声抑制能力仍显不足.本文在双极性同步采样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方法,以提升瞬变电磁系统的噪声抑制能力,即:通过对取样道加高斯窗函数的方式,赋予取样道内各采样点合适的累加权重,提升系统对取样道内高频噪声的抑制能力;使用高斯窗函数与梳状滤波器构造复合窗函数,通过对包含所有叠加周期的完整观测序列加复合窗函数的形式优化各周期的叠加权重,提升系统对实际工频噪声的抑制能力.对优化前后不同采样函数的谱特性及野外实测数据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较传统双极性同步采样方法具有更强的噪声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