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探讨了沙漠地区潜水中氟的分布、成因、迁移及演变,研究得出不同于砾漠和粘漠,氟是沙漠潜水的标型元素,是沙漠形成和上地沙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62.
The Mananjary emerald deposits are hosted in phlogopite-rich rocks formed through metasomatic alteration of meta-ultrabasites (hornblendites) at about 500 °C and 2 kbar due to infiltration of fluoride-rich fluids. A thermodynamic model explains the role of fluoride-complexation in the transport of Be and points to co-precipitation of F-phlogopite as the cause of beryl deposition. To cite this article: B. Moine et al., C. R. Geoscience 336 (2004).  相似文献   
63.
河北平原第四系水土中氟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鸣皋  沈照理 《地球科学》1995,20(4):450-454
通过岩土孔隙溶溶成分,岩土及及含氟矿物的淋溶、浸泡实验和土柱试验,揭示了河北平原第四系水土中氟的地球化学特征;并用Phreeqe软件对6种水-岩相互作用系统中氟的水文地球化学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64.
浅层地下水系统氟地球化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溅辉 《地质学报》1995,69(3):267-276
本文以重要的命必需元素氟为研究对象,选择地方性氟病比较严重,浅层高氟地下水形成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河北邢台山前平原为典型研究区,在大量野外工作和模拟实验研究基础上,应用国外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地下水地球化学定量研究方法-地下水地球化学模拟,以及多反应组分系统水动力弥散运移与化学反应耦合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对浅层地下水系统氟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定量研究了大气降水入渗条件,水-非饮和带非  相似文献   
65.
在我国“三北”地区,浅层地下水中高氟苏打水分布广泛。本文利用和简化了Helgeson风化模型,以吉林省乾安地区为例,对含氟初始风化水化学组成作了研究和计算:探讨了二氧化碳滴定作用对风化过程的影响,从而定量确定了高氟水的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66.
67.
Abstract. Various leucocratic biotite granites, low-temperature I-type, from the middle zone of the Sanyo ilmenite-series granitic terrane were studied chemically. These granites are locally associated with REE-Sn-W mineralizations, and were compared with unmineralized granites and batholithic Ryoke granites in three areas of the Chubu, Kinki and Chugoku Districts. They are unique in the region because they have extremely low ferromagnesian components but high Rb/Sr and 10000Ga/Al ratios. These granites are divided petrographically into the main phase, finer-grained marginal phase and younger sheets and dikelets. These rocks have increasing of HREE+Y and Nb+Ta contents in this order, which is also followed by decreasing zircon saturation temperature from 780 to 725C. Together with the mode of occurrence of these granites, the leucogranitic magmas are considered to have formed by in-situ fractionation of the host granitic magmas near the top of the magma chambers. The concentration of HREE, Y, Nb and Ta in these Sanyo Belt leucogranites is principally controlled by magmatic fractionation.  相似文献   
68.
晋南临汾-运城盆地土壤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临汾-运城盆地表层土壤F含量的空间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土壤平均含F量为520mg/kg,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表层土壤中F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呈现出由盆地四周向盆地中心递增的趋势。研究表明,土壤F含量的分布主要受控于粉粒和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质、元素间的相互作用、F的吸附特性等因素,人为因素对其也有一定影响。有机质和粉粒等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F含量的影响较大,说明研究区土壤F含量与F的特殊化学性质和母岩类型有关。因子分析发现,研究区表层土壤F的分布可能受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作用2种因素的影响,N、Cd、Se、Cu、Zn、Mo可能代表了F的原始共生元素;土壤F的含量随Mo、Zn、Fe、Mg等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可能与Fe3 离子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有关;而F-与OH-的配位置换作用可能是造成土壤中F-吸附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9.
李义曼  罗霁  陈凯  黄天明  天娇  程远志 《地质论评》2023,69(4):1337-1348
广东丰顺丰良地区出露的地热水温度高达96℃,热储层为裂隙发育的下侏罗统的英安斑岩,F-含量较高。但关于其地热流体的补给来源、循环演化过程及热储温度研究较少。笔者等基于早期开展的勘探工作和补充采集、测试的地热水和气体数据,探讨了该地热系统的流体成因及热储温度。结果表明,丰良地区地热水存在2类,A类地热水温度普遍低于40℃,Ca2+含量高,Na+和K+含量低,以HCO-3—Ca2+型为主;B类地热水Na+含量高,Ca2+含量低,为HCO-3—Na+型。A类地下水可能受浅层地下水混入影响,但缺少直接证据。B类地下水由周边山区的大气降水补给,沿裂隙或者断裂系统进入英安斑岩储层,循环深度和水—岩相互作用时间分别可达5200~6300 m和22 ka;储层温度条件下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解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促进了富N2、S...  相似文献   
70.
采用超声提取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利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的水溶性氟,超声空化热效应会造成提取液温度升高,检测结果不稳定,不能如实反映土壤中水溶性氟含量,对土壤环境中氟的监测造成困扰。因此,选择有效的控制提取液温度方式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记录直接超声、加冰袋、加冰水、冷却循环水四种温度控制方式提取液温度变化确定出最佳温度控制方式;选取具有稳定性和代表性的土壤有效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测定土壤水溶性氟含量,以验证最佳温度控制方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分析了提取过程中提取液pH值变化,探讨温度对土壤中水溶性氟提取量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冷却循环水温度控制方式可有效将提取液温度控制在25±2℃内,该方式的相对误差(8.9%)明显小于直接超声(14.1%);提取液pH值无明显变化,测定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