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153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不同饵料及添加剂对中国对虾幼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续两年春季中国对虾育苗期间,采用几种不同的饵料-人工饵料为主、活饵料和两种强化饵料分别培育中国对虾幼体,以存活率、体长、体重、抗感染力的缺氧耐受力等指标检验育苗效果。结果表明,人工饵料为主的喂养方式各项指标均显著劣于活饵料;强化与未强化的活饵料效果相近;强化的人工饵料在体长和耐缺氧方面显著优于人工饵料,存活率略低于后者,增重和抗感染方面与后者相近。  相似文献   
462.
大巴山区土壤中硒、氟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大巴山区典型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大巴山区土壤中硒、氟等生命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巴山土壤中硒、氟的背景值高,其含量远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硒、氟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总体趋势是硒在表土层聚集,氟在心土层淀积;土壤中硒、氟的含量受土壤母质的控制,同时,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生物作用以及人类活动也深刻影响它们在土壤中的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463.
从2001年7月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对虾养殖厂大面积暴发红体病(全身发红,活动减弱,食欲减退,壳变硬,死亡率高)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组织中分离到3株优势菌,经回归感染证实其中一株为引发本次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的病原菌,编号为0107。对该菌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判定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46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检查在成人型烟雾病(MMD)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DSA证实的MMD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灌注检查。测量病变区额叶、颞叶及基底节区域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并与10例对照组的脑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15例患者均发现异常灌注脑区,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额叶、颞叶CBF、CBV降低、MTT延长,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区CBF减低,MTT延迟,而CBV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CT灌注成像不仅有助于判断成人型MMD脑缺血的部位及程度,而且能为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最佳术式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65.
地下淡水演变与水致疾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东升 《地球学报》1998,19(4):443-448
地下淡水是地球水圈中罕见的自然资源和敏感脆弱的环境要素,地下淡水演变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地下淡水最严重的演变是其中N-浓度的持续增高,浅层地下水成为大陆氮的贮存库。许多环境是水致疾病。水致疾病的分布受水文地球化学分带控制。在氧化带易发生碘缺乏病,在还原带易发生氟中毒病,在富有机质和H2S的潮湿地带易发生克山病。  相似文献   
466.
城市道路病害体作为城市安全的重要隐患,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需及时予以检测和处理。地质雷达利用电磁波反射确定地下介质分布,以其无损、快捷及浅层高分辨率优势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病害检测中,但要对病害体作进一步处理,需要对病害体做进一步精细勘测。本文利用地质雷达在道路病害检测中的优势,结合三维测量内窥镜技术的实时视频和测量功能,实现道路地下病害体的准确定位和精准测量,为后续防治和治理提供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467.
文章首先简要叙述探地雷达的工作方法和技术特点,介绍了探地雷达图像的分析处理过程(编辑标记、地形高程改正、距离修正、去除干扰信号和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等),重点研究了道路路基存在较大空洞和不规则孔洞、地层软弱区、地层松散区、雨水或者地下水入侵路基层、路基产生沉陷、断层或裂缝等主要病害的探地雷达图像特征.文章还列举了两个应用工程实例,并论述了探地雷达在道路路基病害探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68.
总结了硒的来源及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点 ;讨论了硒的形态及影响其生物有效性的因素、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分析了硒与地方病的关系以及它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9.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EIDs) of wildlife have characteristics that make them difficult to manage, leading to reactive and often ineffec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Currently, two fungal pathogens, Pseudogymnoascus destructans (Pd) and Batrachochytrium salamandrivorans (Bsal), are causing declines in novel host species.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addressing the risk of these pathogens to North American wildlife, we queried wildlife managers about their concerns regarding managing populations of bats and amphibians potentially impacted by Pd and Bsal. Using these responses, we identified aspects of each decision problem that were shared across pathogens, regions and agencies – and found similarities in decision-problem elements for disease management. Reframing management problems as decisions can enable managers to identify similarities across EIDs, i.e. uncertainties within management actions, and improve reactive responses if proactive management is not possible. Such an approach recognizes context-specific constraints and identifies relevant uncertainties that must be reduced in developing a response.  相似文献   
470.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城市体检方法体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张文忠  何炬  谌丽 《地理科学》2021,41(1):1-12
改革开放40a来,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快速城镇化所引发的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体检概念应运而生,并逐渐从国家战略落实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在梳理和解析城市体检背景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城市体检指标设计的逻辑框架,梳理城市体检各指标间的关系,辨析不同尺度间城市体检的异同,提出中国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