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0篇
  免费   995篇
  国内免费   2110篇
测绘学   525篇
大气科学   315篇
地球物理   1377篇
地质学   5068篇
海洋学   794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345篇
自然地理   52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应用ANSYS结构分析软件,模拟了思林水电站通航建筑物高边坡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开挖的过程,建立边坡开挖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分析边坡在自然状态、分级开挖以及锚杆支护加固等工况下的应力、变形及其整体稳定性.定义单元的局部安全系数,得到了边坡开挖加固后稳定安全系数的分布.根据计算成果,指出现设计加固措施可以保证边坡稳定,无需增加其他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2.
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种不需估计类别分布参数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能够克服分类中的不确定性,提高分类精度。模糊ARTMAP人工神经网络具有稳定、泛化性能好、支持增量式学习等特点,通过对简化模糊AR-TMAP神经网络和H-ARTMAP神经网络的分析和集成,构造了一种用于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简化模糊H-ART-MAP网络。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分类效率、运算时间和分类精度等方面都优于最大似然分类、BP神经网络、最小距离分类、光谱角制图模型等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73.
基于交互多模型的水下目标跟踪方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real-time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in underwater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as well as clarifying motion features of the underwater target, an 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 algorithm based on fuzzy logic inference (FIMM) is proposed. Maneuvering patterns of the target are represented by model sets, including the constant velocity model (CA), the Singer mode~, and the nearly constant speed horizontal-turn model (HT) in FIMM technolog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IMM, the reliability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underwater target tracking can be improved by FIMM algorithm.  相似文献   
74.
2002~2005年在长江中下游的洪湖、固城湖和太湖分别采集了沉积物柱样钻孔,测定了总有机碳(TOC)和金属元素包括Pb,Al,Fe,Ti等,并采用210Pb和137Cs进行了近代沉积物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洪湖钻孔平均沉积速率为0.15cm/a,固城湖平均沉积速率在0.067cm/a,太湖平均沉积速率为0.35~0.41cm/a。根据湖泊沉积物中铅元素与参考元素(Al,Fe和Ti)浓度和TOC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极显著(p<0.001)。根据回归方程获取了钻孔中铅的背景值变化,研究表明近代沉积物中金属铅不仅仅来源于自然的作用,而人类活动导致铅的累积发生时间都在20世纪70年代,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利用沉积物铅含量变化进行断代存在可能性。对太湖钻孔而言,其污染程度要高于洪湖和固城湖。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洪湖和固城湖人为造成湖泊沉积物铅累积量在不断增加,其沉积物铅污染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应受到科学家和管理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75.
GIS空间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在银行ATM网点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黎雯  周廷刚  张伟 《测绘科学》2008,33(1):229-231,237
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和灵魂,是GIS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志之一。运用GIS空间分析中的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功能对自动柜员机(ATM)网点进行选址,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选址区位评价确定出ATM布放的最终布局,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能为在ATM网点选址中提供决策依据,最后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6.
本文首先对移位算法的发展史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在其基础上,根据各移位算法的思想特征,对各移位算法进行归纳,将其划分为七类,并对每一类算法的核心思想进行详细论述,最后,对各类移位算法进行评价,分析其优缺点,总结各类算法中的可借鉴思想,为更好地实现移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7.
GIS支持下的煤层气目标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空间数据库技术为核心,将空间要素与统计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直观灵活、分析功能强大、制表制图方便等优点。根据中国煤层气(CBM)目标区的特点,建立了4种原则下用于不同情形的煤层气目标区评价模型:第1种模型为全面考虑各个因素原则,第2种模型为只考虑重点因素原则,第3种模型为着重考虑重点因素原则,第4种模型为既全面考虑又兼顾重点因素原则。根据这4种模型,在常用GIS软件MapGIS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并实现模型,以华北聚气区煤层气为例进行综合评价,目标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8.
由于避开了地表低降速带和风化层的影响,井间地震能够采集到高频地震信号,经过资料处理可以得到较高分辨率的速度和上行反射波成像剖面。2004~2005年,胜利油田在垦71 区块实施了8对井间地震资料采集。针对原始资料特点,研究了以层析成像、管波衰减、VSP-CDP技术和有限角度叠加成像等关键处理技术,较好地完成了该区块的井间地震资料处理。初步分析解释表明,井间地震可以识别低序级断层、小幅度构造和薄储层。  相似文献   
79.
川西新场气田地气测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场气田地气测量分析,发现地气测量的纳米微粒金属元素在新场气田上方有明显的异常显示。综合土壤地球化探结果对比分析,认为Ba、Cd、Cu、Mo、Zn、P、V、Ni等20多种纳米微粒金属元素在新场气田与相同的土壤微量元素都有着共同的响应。同时分析了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在气田地表上方的表现模式,其特征和地气、土壤元素表现基本一致。地气测量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对寻找天然气藏、确定气田范围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se of clean coal resources in China, data on the regional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sulfur, arsenic and other harmful elements in Chinese coal was broadly collected, tested for content, and analyzed. Coal in northwestern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to extremely low levels of sulfur; the coal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in northern China mainly has high-sulfur content; that of the Shanxi Formation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low sulfur coal; and the Late Permian coal in southern China has overall higher sulfur content; other regions have low sulfur coal. The average content of harmful trace elements in the bulk of China's coal is similar to the corresponding content in the coal of the North Americ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whereas the content of various elements (Hg, Sb and Se) is different in magnitude to the corresponding percentage in the crust. The average content of the elements Cr, Se, Co, Be, U, Br in Late Permian coal in S China ranks first in the country whereas the average content of Hg and CI in the coals of Late Carboniferous to Early Permian age in N China are the highest. The average content of Mn in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 coal is higher in NW China. The high content of harmful elements in some coal should cause particular concern both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