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67篇
  免费   8033篇
  国内免费   10920篇
测绘学   4039篇
大气科学   4981篇
地球物理   9204篇
地质学   29563篇
海洋学   4910篇
天文学   2167篇
综合类   3309篇
自然地理   7347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442篇
  2022年   1189篇
  2021年   1400篇
  2020年   1450篇
  2019年   1792篇
  2018年   1416篇
  2017年   1629篇
  2016年   1758篇
  2015年   1947篇
  2014年   2408篇
  2013年   2418篇
  2012年   2731篇
  2011年   2949篇
  2010年   2514篇
  2009年   3023篇
  2008年   3004篇
  2007年   3393篇
  2006年   3277篇
  2005年   2907篇
  2004年   2719篇
  2003年   2637篇
  2002年   2329篇
  2001年   2050篇
  2000年   1905篇
  1999年   1794篇
  1998年   1527篇
  1997年   1413篇
  1996年   1266篇
  1995年   1074篇
  1994年   1096篇
  1993年   942篇
  1992年   726篇
  1991年   517篇
  1990年   455篇
  1989年   358篇
  1988年   274篇
  1987年   180篇
  1986年   122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25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东海陆缘(闽北段)晚第四纪沉积的硅藻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东海陆缘 (闽北段 )晚第四纪沉积 4口钻井岩心进行系统的硅藻分析研究,获得丰富的硅藻化石,共发现硅藻 117种和变种,分属于 33个属。根据剖面硅藻组合特征变化,结合最优分割法和对应序分法的计算机运算结果,可以详细划分为 12个硅藻带,自下而上为 :1.Cascinodiscusargus-Cos.wittiomus-Cyclotellastriata硅藻带,2.Cos.blandus-Cyclotellastriata硅藻带,3.Cos.excentricus-Trbliepteychuscocconiformis硅藻带,4.Gomphonema-Cos.blandus-Actnolychusralfsii硅藻带,5.Cos.-Cyclotellastriata-Actinocyclusralfsii硅藻带,6.Cos.-Actinolychusralfsii硅藻带,7.贫乏硅藻带,8.Cos.lineatus-Cos.rothii-Actinolyclusralfsii硅藻带,9.Gomphonema-Cyclotellastriata-Cocconeisplacentulavareuglypta硅藻带,10.Cos.rothii-Cyclotellastriata-Actinolychusralfsi,11.Cymbel laaffinis-Cyclotellastriata-Gomphonema硅藻带,12.Coscinodiscuswittinus-Cyclotellastriata-Epithemiahynd manii硅藻带,建立了该区晚第四纪硅藻组合序列,并探讨其相应的古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992.
具有地形坡折带的坳陷湖盆层序地层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胡宗全  朱筱敏 《沉积学报》2002,20(2):217-221
层序地层学研究已在陆相湖盆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在陆相湖盆的地层对比、沉积体系空间分布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坳陷湖盆在基底受压变形过程中,常在盆缘形成地形坡折带,以坡折为界,基底的沉降速率和原始地形坡度等控制层序发育的重要因素在其两侧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层序的发育模式和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关系。通过对基底沉降速率、湖平面变化速率、沉积物充填速率、沉积物充填准则、岩相确定原则等数学模 型的建立,模拟了具有地形坡折带的坳陷湖盆的层序发育和相演化过程。实际资料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模拟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长江中游湖泊沉积微结构特征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长江中游的洪湖、东湖、网湖和大九湖等四个地点取得湖沼沉积物的钻孔样品,用偏光显微镜下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结构特征并以此解释三种湖相粘土的成因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在长江沿岸湖泊中,0.4~ 0.5kaBP以来形成的浅色粘土的微结构类型主要有 :显微层理构造、颗粒的定向性、较大的微孔隙和颗粒粒径,面与面或边与边接触方式。物源主要来自河流带来的泥沙.当时河湖相通,河流入湖水沙量大。 1~ 2.5kaBP期间形成的青色粘土的典型微结构是 :凝胶结构、絮凝结构、细颗粒粒径和小孔隙、低球度和淡水中心冈硅藻。主要是有机质胶体与粘土胶体相互作用形成的。此期间,河流带入湖泊的泥沙少,江汉平原拥有一个开阔、稳定、浮游生物较多的淡水湖泊环境。 0.4~ 1kaBP期间形成的黑色粘土的主要微结构类型是 :凝胶结构、大的圆孔隙和植物纤维的生物框架结构、呈双峰分布的孔隙。它主要是由于维管束植物残体大量积累形成的。当时江汉平原湖泊湖水变浅,大量挺水植物生长,有些湖泊沼已经沼泽化了。鱼骨框架结构证明,在 2.9~ 4kaBP的全新世温暖期山间盆地大九湖出现大量鱼类,但并没有导致喜温鱼类向上游明显迁徙。  相似文献   
994.
从近年来我国地层学的可喜进展谈地层学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冥相 《地层学杂志》2002,26(2):139-145,150
“乐平统”作为国际二叠系年代地层系统的最上一个统的全球对比标准 ,是我国学者金玉研究员为首的研究集体多年艰辛研究的结果 ;几乎同时 ,以陈旭研究员为首的科研集体以详尽的资料和全面系统的工作 ,在我国浙江黄泥塘剖面建立了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的全球层型剖面点——中国第一个“金钉子”剖面。这两项成就 ,是我国学者在上一世纪对地层学的显著贡献之一 ,从他们精雕细刻的剖面资料和详尽系统的研究成果中 ,可以研读出对“地层时代对比”这一博大精深的理论课题的工作方法 ,由此而诱发出对地层学方法论的探讨 ,从而对某些下结论还为时过早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995.
跑马岗组时代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当阳新店—跑马岗剖面的跑马岗组跨白垩系与古近系 ,所含轮藻、介形类化石的丰富程度极为罕见。跑马岗组的时代问题与白垩系 -古近系界线及其陆相辅助层型的建立、印度德干玄武岩沉积夹层的时代、印度与亚洲大陆联合的时代和白垩系 -古近系界线事件起因假说等数个重大地学问题 ,以及江汉盆地深层油气资源评价密切相关 ,值得重视 ,尽早搞清  相似文献   
996.
陕西双王金矿床角砾岩动力学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王金矿可拼性含金角砾岩是流体致裂角砾岩,而不是构造角砾岩或隐爆角砾岩。该区的深源异常高压流体是角砾岩产生的必要条件。角砾岩的动力学成因主要是区域变质作用、地壳隆升剥蚀作用和地下岩浆活动等形成异常高压流体,在重力、浮力和地热梯度的驱动下,在能干性强的岩石中产生裂隙,并向浅部增殖,被碳酸盐矿物等充填胶结。周而复始的流体压裂—沉淀愈合作用,使金多次富集,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997.
云南元谋古猿动物群化石埋藏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元谋小河-雷老一带含古猿新近系(上第三系)是一套紫红色含砾细砂-粉砂岩,夹有多层黄色砂砾石层。化石埋藏学研究及含化石层岩性特征、组合及沉积构造表明,该层以山前洪积堆积为主,并有发育的扇上河道沉积。通过30余个发掘地点化石野外埋藏资料及数千件化石标本的分析鉴定,化石埋藏类型有两种,埋藏Ⅰ型的化石数量稀少、保存完整,赋存在扇体细粒沉积物中;理藏Ⅱ型化石保存丰富但相当残破,赋存在粗粒沉积的扇上河道各个部位。化石埋藏类型与古气候、古生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化石埋藏特征表明该区自然环境分带已形成。元谋古猿动物群的生存时代是一个从森林向草原-灌丛环境过渡的动荡时期。  相似文献   
998.
黄河下游壶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下游(泺口以下)发育了大量的壶穴(Pothole),按成因可以分为6种:流水侵蚀、风蚀、圆砾铸模、冰压刻、冰融水滴蚀及泄气侵蚀。流水侵蚀形成的圆形Pothole规模不一,小者直径在十余厘米,深数厘米,大者直径达数米,深1 m余;风蚀形成的圆形Pothole规模一般比较小,直径多在二、三十厘米以下,深10 cm以下,大部分穴壁缓斜,状如盘碟;圆砾铸模形成的Pothole规模一般较小,直径多在一、二十厘米以下、穴壁陡倾,状如锅穴;冰融水滴蚀形成的Pothole形态复杂,规模不一,既有穴壁缓斜的盘碟状者,也有穴壁陡倾近乎直立的近圆柱状者,直径从不足1cm到三、四十厘米,其穴缘、穴壁和穴底常有次级构造;泄气侵蚀形成的Pothole更是十分复杂,平面形态可以圆形到近圆形甚至其他复杂形态,穴壁可以非常平缓,也可以陡倾,直径从数厘米到数十厘米,深数毫米到二、三十厘米,穴缘和穴壁也常有次级伴生构造,既可单独产出,也可成群产出,同时还可以多个密集产出,状如蜂巢,这一类Pothole的成因极为独特,主要与黄河断流河床捕获的空气泄漏有关。  相似文献   
999.
月球某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1世纪月球探测的主要趋势是建立月球基地,开发利用月球的矿产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长期而有效的支撑作用,通过对月海玄武岩中的钛铁矿,克里普岩中的U,Th,REE和月壤中的拟-3在月面的含量与分布的系统分析,月海玄武碉中蕴藏有极丰富的钛铁矿,TiO2总资源量超过70万亿t,钛铁矿还是月球基地生产水和火箭燃料的主要原料;克里普岩是未来月球探测与研究的热点之一,其蕴藏有巨量的铀,钍,钾,磷和稀土元素资源;月壤长期受到太阳风的辐射,使其蕴藏有极其丰富的氢,氦,氧,氮等气体资源,其中氦-3的资源量大于100万t,它是一种可供人类社会长期使用的,安全,清洁,高效,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其含量与月壤的化学成分,矿物组分,颗粒大小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张洪  于兴河等 《地球科学》2002,27(6):763-766
从分布、成分组成、形成机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中段最主要的火山岩储层--粗面岩的成因机制,并对其成为该区良好储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比说明了另一类火山岩--玄武岩不含油的原因,并建立了成因模式,最后得出结论:粗面岩呈喷发状态产出,由于其硅质含量高,流动性小,容易在构造高部位形成巨厚的火山岩锥或火山岩钏,从而造成其大部分在水上,结晶较好且储层物性极佳,同时因其裂缝发育,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良好的会层。从供油方式来看,其成藏方式属于侧生式,而从生储盖组合方式来看,其属于自生、自储、自盖式成藏组合。同时给出了其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