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4篇
  免费   2438篇
  国内免费   2482篇
测绘学   442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708篇
地质学   11348篇
海洋学   332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913篇
自然地理   38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458篇
  2019年   509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473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712篇
  2011年   715篇
  2010年   658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709篇
  2006年   666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分为5个阶段.①陆核形成阶段形成太古宙高级区,地壳分异成稳定的花岗岩穹窿和活动的绿岩带,第一次克拉通化完成.②陆块发生形成阶段地壳向刚性发展,在华北陆核硅铝壳的基础上先后有3次张开、闭合裂谷作用,第二次克拉通化完成.这一阶段演化在鲁西地区主要表现为挤压作用,形成大量造山花岗岩;鲁东地区则以拉张作用为主,形成海槽,产生沉积.③秦昆洋形成演化阶段四堡期沿鲁东南部地壳拉张,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间形成秦昆洋.晋宁期秦昆洋关闭,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碰撞,沿胶南造山带产生大量同碰撞花岗岩,同时产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形成丰富多彩的碰撞构造.晋宁运动最终形成统一的原始中国古陆,第三次克拉通化完成.④陆块发展阶段鲁西地区地壳频繁升降,形成广泛的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鲁东地区则以造山抬升为主,地层沉积较少.⑤滨太平洋发展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断块构造发育,形成盆岭构造格局,产生大陆边缘花岗岩,构造体系由古亚洲构造域转向滨太平洋构造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在煤矿水文地质勘探中的具体应用效果.采用瞬变电磁法对落差较大断层的含(导)水性进行测量,不仅可有效地控制断层的空间位置,而且可定性地判断断层的富水性,其测量结果与已知水文地质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扼要介绍了山东省金矿地质勘查、开发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为确保山东省黄金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提出要保证黄金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要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好环境 ,以及要高度重视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矿床谱系是对成矿多样性的理论概括,而成矿多样性又是由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致矿地质异常决定的.本文论述了山东省内生金矿矿床谱系及其致矿地质异常.  相似文献   
16.
1995年7月11日—12日,广西地矿厅和河池地区行署首次联合举办矿产资源勘查成果展销会,会址设在河池市,与会代表130余人。展销会提交大会展销的矿产资源勘查成果38项,引资勘查项目38项。经买卖双方三天的洽谈,涉及到的项目25项,会议期间签订矿产资源勘查成果合同协议4项,愈千万元,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地勘资金多渠道来源开辟了新路子,对促进地勘单位地质找矿工作及勘查成果有偿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A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find efficient drilling grids for mineral deposits. A well-known ore deposit is used as a model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pattern for undiscovered ore bodies in the same area or in other prospects where similar geometry is suspected. The model for this study is the Austinville, Virginia deposit, a Mississippi Valley-type deposit composed of 17 ore bodies totaling 34 million short tons (30 million metric tons). The method employs a computer program that simulates drilling the model deposit with different patterns, including various levels of follow-up drilling. Follow-up holes are drilled in fences at one half the original spacing around holes in the grid that show ore-grade mineralization. Each pattern is drilled 100 times from random starting locations to provide a range of outcomes of drilling, including the best, worst, and most likely. For this study, patterns of 100 drill holes were composed of 10 fences spaced 1000–5000 feet (305–1524 m) apart, each with 10 holes spaced 200–1000 feet (61–305 m) apart. In all, 25 grids were used with zero to three levels of follow-up drilling. The 600/2000 grid, with drill holes spaced 600 feet (183 m) apart in fences spaced 2000 feet (610 m) apart, was compared with the 200/5000 grid because they represented contrasting outcomes. The 600/2000 grid penetrated many ore bodies consistently but with few multiple hits to individual ore bodies; whereas the 200/5000 grid inconsistently penetrated few ore bodies with many multiple hits. The 600/2000 grid wa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200/5000 grid at hitting large ore bodies of 1,000,000 short tons or greater (900,000 metric tons or greater) and was made more effective by adding one cycle of follow-up drilling. The 600/2000 grid had a 97% chance of hitting one or more large ore bodies with at least one drill hole per ore body, and the 200/5000 grid had a 64% chance. Once hit, there was an 82% chance that the largest ore body would be penetrated by three or more holes when using the 600/2000 grid and an 88% chance using the 200/5000 grid.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侵入岩岩石单位及其代号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2 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暂行 )》和我省正在进行的 1∶2 5万区调修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对山东省侵入岩岩石单位及其代号进行了厘定 :不同类型的花岗岩类均作为正式填图单位按“年代 岩性和典型产地方法”确定填图单位代号 ,而独立侵入体、脉岩和包体 ,以及基性—超基性岩则作为非正式填图单位按“年代 岩性方法”确定填图单位代号。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月球探测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特别是 1 990年以来 ,多个月球探测计划已经被成功实现 ,而且另外还有多个探测计划也在准备当中 ,并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发射升空。在这种背景之下 ,中国的航天机构和有关的科学家也开始积极酝酿和开发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这些月球探测计划将利用卫星上搭载的各种仪器探测和测量月球的地质和地理特性、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月球物理学特征以及包含地球大气在内的地月空间环境和行星际空间环境 ;进一步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化 ,探明月面环境 ,研究太阳等离子体物理 ,提供月面天文台和月面长期科研基地的候选地址 ,调查月球上的可利用资源 ,为将来开发月球提供充实的背景资料。参与新一轮的月球探测同样也为中国天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地勘单位物业管理社会化的必然性和内函 ,提出发展地勘单位物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终实现以业养业 ,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