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刚  曹小燕 《岩矿测试》2008,27(3):197-200
采用HF-HClO4-HNO3分解样品,8 mol/L HNO3提取剂,外标法校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锗和镉。选择103Rh为内标,确定了最佳仪器参数,研究了Zn、Zr、Sn、Ce、Nd、Sm对Ge和Cd的干扰,试验选择质量数74Ge和114Cd作为测定同位素,采用数学公式校正法校正了来自Nd和Sm的二次电离离子对Ge的干扰、Sn对Cd的同质异位素干扰。方法检出限(10s)分别为Ge 30 ng/L、Cd 15 ng/L,精密度(RSD,n=15)为Ge 1.35%、Cd 1.47%。对多种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方法适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锗和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滇西褐煤伴生元素锗的富集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滇西褐煤中锗富集规律及其评价方法和回收利用等问题。指出在滇西122个第三系聚煤盆地中,仅有几个矿区褐煤中富锗,而它们仅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大片花岗岩出露区,可见富锗煤矿区只在特定的地球化学环境中才能形成。含锗价值较大矿区在富锗段最小勘探网度应不小于100m,进一步圈定留待开采过程中加密取样。在充分利用了煤的热值后,应在烟尘及煤灰中回收锗,吨煤中锗的价值比煤本身高得多。  相似文献   
13.
锗是一种重要的稀散元素,在半导体、光电器件和其他工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初步总结了中国锗矿的资源特征和成矿规律,并建立了成矿谱系。研究认为,中国主要的锗矿床和富锗矿床可被划分为煤层型锗矿、碳酸盐岩容矿型锗矿、岩浆热液型富锗矿床、火山岩型富锗矿床和沉积型矿产中的潜在锗资源5种类型,较为重要的类型包括煤层型和碳酸盐岩容矿型。锗成矿作用时间跨度较大,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矿床形成,但相对集中于中生代。空间上,不同类型锗矿的分布各具特点,煤层型锗矿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和西南三江地区;碳酸盐岩容矿型锗矿主要分布于川滇黔地区;岩浆热液型富锗矿床、火山岩型富锗矿床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南岭地区。根据锗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构造演化的关系,文章共划分出15个锗成矿带,建立了21个与锗成矿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4.
锗(Ge)是一种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广泛的保健功效。富Ge土壤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但目前我国对土壤Ge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选择南京市溧水区为研究区,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表层土壤Ge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地质背景对土壤Ge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市溧水区表层土壤Ge平均含量为1.40 mg/kg,土壤Ge含量主要受控于地质背景,空间分布也与地质背景高度吻合。土壤Ge含量高值区主要为侏罗系大王山组出露区,岩性主要以粗安质、安山质火山岩为主,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土壤Ge含量相对较低。土壤中Ge含量与pH值关系不显著,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与Cr、Co、Ni、As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Ge丰富的面积为84.18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0.84%,全区基本没有Ge缺乏的地区。研究探讨了南京市溧水区表层土壤锗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可为我国土壤锗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对于富锗土壤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展光  陈同森 《岩矿测试》1993,12(4):273-276
系统地研究了二溴羟基苯基萤光酮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Ge的显色反应。在0.2-2.0mol/L的H2SO4介质中,显色反应灵敏度高(ε518=1.41×10^5)、显色速度快且至少稳定24h,干扰少,Ge量在0-500n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经应用于矿石中痕量Ge的直接测定,证明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临沧锗矿床成因初探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胡瑞忠  毕献武 《矿物学报》1996,16(2):97-102
本文根据临沧锗矿床中富锗煤与硅质岩的空间分布规律,富锗煤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锗在矿化煤层中的品位变化规律以及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分散元素锗形成独立矿床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矿化煤层互层的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矿化煤层中的锗主要来自形成硅质岩的热水溶液,而这种热水溶液中的锗则主要由盆地基底的富锗花岗岩所提供。  相似文献   
17.
碱性模式氢化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实验选择了“碱性模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痕量锗体系的最佳仪器和试剂条件,详细研究了Cu、CO、Ni、Au、Ag、Bi、Sb、Fe、Cl等元素的干扰情况及消除方法;对矿样的分解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选择出合理的样品分解方式。方法检出限为1.3μg/L,样品测定精密度较好,RSD为3.42%(n=12)。对多种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合。方法适用于多种地盾物料中痕量锗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断续流动进样方式的原子荧光仪,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痕量锗,方法测定下限为0.04×10-6,线性范围0~500μg/L,精密度为1.6%,样品加标准回收率98.1%~103.5%,经标准样品验证,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锗碘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样品用NaOH全熔,热水提取,分取部分溶液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溶液中大量的钠离子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锗和碘。方法的检出限Ge、I分别为0.043μg/g和0.22μg/g,经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12次测定的RSD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20.
临沧锗矿床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ICP-MS测定了临沧锗矿中51个含矿煤、5个无矿煤、9个硅质岩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并与基底二云母花岗岩进行对比,探讨了含矿煤与无矿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与锗超常富集的关系,得出几点认识: a 含矿煤、无矿煤和硅质岩中的大多数微量元素来自基底的二云母花岗岩; b 热水携带了成矿所必需的锗; c Nb可作为锗矿化的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