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63篇
  免费   5445篇
  国内免费   10995篇
测绘学   2198篇
大气科学   3124篇
地球物理   3834篇
地质学   26404篇
海洋学   3182篇
天文学   1487篇
综合类   2539篇
自然地理   2335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460篇
  2022年   1002篇
  2021年   1170篇
  2020年   1305篇
  2019年   1558篇
  2018年   1212篇
  2017年   1479篇
  2016年   1587篇
  2015年   1701篇
  2014年   2032篇
  2013年   2002篇
  2012年   2149篇
  2011年   2046篇
  2010年   1804篇
  2009年   1782篇
  2008年   1836篇
  2007年   2115篇
  2006年   1998篇
  2005年   1778篇
  2004年   1627篇
  2003年   1381篇
  2002年   1314篇
  2001年   1222篇
  2000年   1310篇
  1999年   1255篇
  1998年   1095篇
  1997年   928篇
  1996年   818篇
  1995年   637篇
  1994年   548篇
  1993年   451篇
  1992年   391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5篇
  18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汪集Yang 《地学前缘》1996,3(3):96-100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在自然界和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这类地热系统在阐明地区构造活动性、地热资源形成、分布以及水-岩相互作用和有用元素富集成矿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重点介绍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的特点及其形成模式、在我国的分布,并以漳州地区为例作出实例剖析。  相似文献   
992.
地壳流体与地幔流体间的关系   总被引:72,自引:8,他引:72  
杜乐天 《地学前缘》1996,3(4):172-180
通过铀、金矿床及地幔岩捕虏体研究,初步得出以下认识:(1)在热液作用中岩浆分异热液是不存在的;(2)碱交代作用是整个地幔交代作用和地壳交代作用的基本运作机制,现已构成有几十条具体规律的理论系统;碱交代岩是地幔流体转变为热液的化石记录;(3)拆离断层构造体系是地幔流体上升到地壳后的活动通道;(4)磷(P)是地幔流体的特征性示踪成分;(5)大洋缺氧事件、生物种属灭绝、厄尔尼诺等有共同的地幔流体致因;(6)天然气-油-盐-金属成矿是统一的热液成矿作用。软流体是今后区域成矿预测的重要新依据。软流体的顶部发育有次级、再次级的局部上凸部,这是矿带、矿田群的重要成矿控制因素和找矿新标志。  相似文献   
993.
成矿流体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张文淮  张志坚 《地学前缘》1996,3(4):245-252
根据成矿流体样品——流体包裹体研究资料,目前已知的成矿流体主要有下列四种类型:(1)硅酸盐熔融体+M(金属);(2)H2O+NaCl+M;(3)H2O+CO2+M;(4)H2O+有机质+M。这里所说的H2O,实际上是含有一定溶质的盐水;CO2则还包含有CH4、CO、N2、H2、H2S等等其它组分。不同的矿种、不同成因的矿床与一定种类的成矿流体有关,也就是说,成矿流体具有一定成矿专属性。通过成矿流体研究,我们认为成矿作用主要有下述几种形成机制:(1)不同种类流体混合成矿机制;(2)单一流体不混溶分离成矿机制;(3)流体+有机质成矿机制;(4)水—岩交换成矿机制;(5)流体物-化条件改变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994.
本文首次报道了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组成,其δ~(18)O为12.8‰-18.3‰纵,形成温度约99-120℃,δ~(30)Si为0.0‰-1.5‰,与Mariana和GalaPagos热液硅质烟囱的δ~(30)Si值范围基本相当,揭示两者具相似的形成机制。硅质岩和硅质烟囱δ~(30)Si最大值与相伴火山岩δ~(30)Si值一致,反映硅质来自被热液淋滤交代的火山岩系。根据SiO_2溶解度-温度关系提出,来自海底之下1-2km处的水-岩反应带、温度高于320℃的初始流体,通过绝热上升或传导冷  相似文献   
995.
岩背斑岩锡矿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冉背斑岩锡矿为Sn-F型,不同于玻利维亚斑岩锡矿(Sn-B型)。含矿的火山-侵入杂岩属陆壳重熔型(S型)。矿体赋存于流纹斑岩和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物质成分较为复杂;围岩蚀变的分带现象较明显,自内向外依次为黄英岩化带、绿泥石化带和绢云母化带。根据同位素资料,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和物质来源上与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96.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的成因:稀土元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与金矿化在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主要元素分析表明,本区煌斑岩属钾质-富钾质钙碱性煌斑岩;与原始地幔和大洋中脊玄武岩相比,岩石相对富集稀土元素;模拟计算表明,岩石来源于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交代富集地幔;地质发展史、不相容元素分配型式、Sr、Nd同位素组成及有关模拟计算表明,俯冲进入地幔楔的地壳物质脱水 流体是引起该区地幔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粤西金、银矿床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粤西是我国华南的主要金、银矿床集中区,区内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具有相间排列的分布规律,即从南到北分为以下5个矿带:廉江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高州—信宜金矿带、罗宁—云浮银(金)多金属矿带、德庆—清远金矿带、连山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本文从区域地层、岩浆岩及成矿作用等方面对粤西金、银矿床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影响金、银矿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区域地层、岩浆岩Au、Ag含量的差异及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8.
毛登锡铜矿床成矿分带及其成因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玉强 《矿床地质》1996,15(4):318-329
毛登矿主档是产于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的热液脉型锡铜矿床在容矿构造、矿脉类型及矿石类型、金属矿物组合及主要金属矿物标型,热液蚀变及元素地球化学等诸方面,自花岗斑岩向外,显示出明显的顺向(侧向)脉动分带。  相似文献   
999.
金场金铜矿床是沂沐断裂带西侧与中生代次火山作用有关金铜矿床的典型代表。该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表明“其成矿岩体具有富碱、富钾、富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点,是由成熟度较高的中-下部地壳物质经重熔再生的 产物。  相似文献   
1000.
月山地区铜成矿作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周涛发  岳节仓 《矿床地质》1996,15(4):341-350
月山地区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铜矿床氢、氧、硫、铅、和硅笔同位素组成及演化的特征显示,区内具工业价值铜矿的成矿物质主要由闪长质岩浆经熔-流分离作用提供,主要成 在放阶段的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地矿中晚期大气降水混入量逐渐增多,三叠系和部分前三叠系提供了部分硫源和少量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