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58篇
  免费   7794篇
  国内免费   13029篇
测绘学   1305篇
大气科学   3564篇
地球物理   5777篇
地质学   36928篇
海洋学   2700篇
天文学   5258篇
综合类   2908篇
自然地理   2841篇
  2024年   245篇
  2023年   743篇
  2022年   1492篇
  2021年   1796篇
  2020年   1653篇
  2019年   2129篇
  2018年   1545篇
  2017年   1731篇
  2016年   1985篇
  2015年   2027篇
  2014年   2833篇
  2013年   2445篇
  2012年   2925篇
  2011年   2935篇
  2010年   2808篇
  2009年   2992篇
  2008年   2815篇
  2007年   2936篇
  2006年   2751篇
  2005年   2432篇
  2004年   2253篇
  2003年   2037篇
  2002年   1767篇
  2001年   1744篇
  2000年   1558篇
  1999年   1501篇
  1998年   1306篇
  1997年   1060篇
  1996年   996篇
  1995年   884篇
  1994年   710篇
  1993年   557篇
  1992年   432篇
  1991年   329篇
  1990年   241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151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21篇
  1954年   5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云南巍山—永平矿集区流体地质填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地质填图是一种全新的地质调查及找矿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云南巍山-永平矿集区进行流体地质填图试验,研究了矿集区的控矿地质要素、各种主要的矿床(点)特征、成矿流体子系统及流域、流体的盐度与均一温度、流体的气液相成分、微量元素含量、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成矿流体的浓集中心。得到的流体地质图基本反映了本区成矿流体的性质与状态,反映了两个成矿流体子系统的基本特征,圈字了2个成矿流体子系统的流域范围及7个成矿流体浓集中心。这些浓集中心与已知矿化点分布、化探异常及有利的地质条件基本吻合,成为该区进一步找矿预测的重要依据之一。本项目的实践表明,流体地质填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找矿手段。  相似文献   
992.
火山活动与金矿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山活动不仅对铁、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金矿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多年在火山岩分布区的工作的整理大量国内外大型超大型矿床矿田地质资料,深切地认识到火山作用在金矿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金矿床地质成因类型划分及其规模和资源量、各类型矿床的地质条件分析来说明这一认识,并初步总结了找矿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标志,试图来推动火山岩地区金矿找矿工作。由于陆相火山岩金矿较为直观,因此本文着墨较少,而着重说明海底火山活动与金矿形成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93.
西藏冈底斯东段成矿系列区域地球化学预测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冈底斯乐段优势矿床成矿系列预测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中研究了成矿系列矿源场特征,以及地球化学靶区与矿床成矿系列的联系,揭示了矿化规模的地球化学控制因素,计算了因素耦合系数。预测冈底斯构造带是4种类型矿床成矿系列的密集区。  相似文献   
994.
吐哈盆地西南缘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7,自引:1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巧生  李占游 《中国地质》2003,30(2):186-191
通过对近几年来十红滩地区铀矿勘查资料及找矿成果的综合研究,系统阐述了吐哈盆地西南缘十红滩矿床的地质构造、含矿岩系沉积环境、砂体分布、层问氧化带发育特征等铀成矿条件,对矿区南、北矿带控矿层间氧化带分带性、矿体形态、规模、空间展布、铀存在形式、成矿年龄及铀成矿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区域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指出吐哈盆地西南缘随着找矿工作进展可望成为大型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基地,并对指导天山造山带及类似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西藏斑岩铜矿的前景展望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斑岩铜矿主要产于中生代一新生代环太平洋带、古特提斯带和古生代中亚—蒙古带,因为上述3带为聚合板块集中分布地区。中国西藏集中了金沙江聚合带、雅鲁藏布江聚合带和怒江—班公错聚合带,为世界上聚合板块最发育地区之一,具有较长的大洋板块俯冲和陆—陆碰撞的造山历史,构造—花岗质岩浆十分发育,其中深源高侵位的花岗质斑岩分布广泛,对于形成斑岩铜矿和其他相关矿床十分有利,为找矿评价斑岩铜(金)矿很有前景的地区。笔者借鉴世界和中国评价斑岩铜矿的经验,同时收集了西藏近年来找寻评价斑岩铜矿有关的地质资料,对西藏斑岩铜矿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区域成矿特征及若干值得重视的成矿环境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翟裕生 《中国地质》2003,30(4):337-342
研究和发现更多的成矿环境和岩石建造,有助于扩大找矿领域,提高找矿成效。笔者试从中国的区域成矿特色出发,提出近期应注意的几种地质成矿环境。中国区域成矿的主要特征是:①古陆边缘矿床集中;②多重成矿作用发育;③叠加和改造成矿显著;④热液矿床丰富多彩;⑤有机成矿和无机成矿的复合;⑥矿床形成后变化与保存条件复杂。具有较大成矿潜力、可能有所发现的地质环境和岩石建造有:①黑色岩系;②暗色岩系;③复合沉积盆地;④古湖盆区与构造—岩浆带的复合;⑤叠加成矿的多种形式;⑥构造体制转折期与转折部位;⑦地球化学块体的成矿潜力;⑧深部探矿和矿化垂直分带。论文最后提出找寻新矿床的若干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997.
北京市地质灾害状况及制定地质环境管理办法论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从北京市自然地质背景和资源现状出发,根据目前资源开采中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程度以及地质环境发展趋势,论述了北京应尽快制定、颁布与实施地质环境管理办法的必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和相关依据。北京市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以及矿山环境污染,而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的监测预报工作还很少。纵观北京市社会、经济及资源的利用与发展,已逐步显现出地质灾害、矿山环境等地质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困扰。目前地质灾害及地质环境管理的现状都显示出本市地质环境监测与预报工作还很薄弱,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也不健全。因此,制定地质环境管理办法已迫在眉睫,应使地质环境管理有法可依,改善目前地质环境,保证北京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8.
金沙江某水电站库区泥石流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江河之一,但在金沙江上修建水库,泥石流是经常遇到的地质灾害问题。文章在详细调查了库区地层岩性、构造、滑坡的前提下,结合金沙江某水库区泥石流发育与降雨、地层岩性、构造、滑坡及地形地貌的关系深入探讨了库区泥石流的类型、规模、特征及发育阶段。研究表明:(1)本库区泥石流活动历史久远,泥石流地质灾害活跃,在部分泥石流地质灾害衰退的同时,更多的泥石流沟在逐步形成:(2)水库蓄水,减小了泥石流沟的比降,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泥石流的活动性及破坏能力;(3)泥石流对水库的影响主要为输送泥沙,造成水库淤积。  相似文献   
999.
陕西省神木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神木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但随着境内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发展,崩塌、滑坡、泥石流、矿区塌陷等地质灾害也愈发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危害。笔者等在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详细调查访问的基础上,查明了区内地质灾害类型、数量、规模及其时空展布规律,分析了各类地质灾害的主要形成条件。指出各类灾害中以煤矿开采及煤田自燃引起的矿区地面塌陷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其次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仅局部发育。描述了重要灾点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层次分析法在太行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层次分析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是解决类似地质环境问题的这种目标结构复杂且又缺乏系统资料的研究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其所处的背景条件密切相关。当一种地质灾害具备了产生的内在条件并与适当的外在诱发条件相结合,即构成它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否则,它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论文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河北省太行山地区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等为计算样本。计算出各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对计算样本的影响权重,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网络剖分、因素叠加,计算出单位面积的单灾种评价指数和综合性评价指数,用以表征整个地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