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2篇
  免费   804篇
  国内免费   1017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1450篇
地球物理   929篇
地质学   1676篇
海洋学   545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65篇
自然地理   24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根据高浓度黏性泥石流的观测资料,应用不同类型黏性泥石流的流变特性和流体结构的分类指标-流核比,对高浓度黏性泥石流堆积中的混杂层、筛积层和粗化层理结构进行了成因差异分析。侧重分析了砾石质点在高浓度黏性泥石流蠕动流场中作向上垂直运动的魏森伯效应,并在表面富集形成了筛积层的成因,及其它与粗化层结构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2.
高填方路堤互锚式薄壁挡土墙土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区修建高等级公路工程中,挡土墙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填方路堤工程。在提出一种新型互锚式薄壁挡土墙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埋设土压力盒的方法对该种挡土墙的结构型式进行了力学模型试验,并进行了模型土压力强度特性分析。试验及分析表明,该挡土墙结构成本低廉,施工方便,结构合理,可以应用于高填方路堤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03.
Velocity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by an 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 (ADV) in a rectangular laboratory ?ume having a gravel bed are presented. The velocity pro?les are measured in six verticals of the channel cross‐section having an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4 to 38·5 cm) from the ?ume wall. The experimental runs are carried out for ?ve different be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arser elements, and for the two conditions of small‐ and large‐scale roughness. For both hydraulic conditions, the velocity measurements are ?rst used to test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ean pro?le and of the logarithmic pro?le corrected by a divergence functio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n, for each value of the depth sediment ratio h/d84, the non‐dimensional friction factor parameter is calculated by integration of the measured velocity distributions in the different verticals of the cross‐section. Finally a semi‐logarithmic ?ow resistance equation is empirically deduced.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4.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marine boundary layer (MBL) over the Bay of Bengal during the southwest monsoon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it are investigated. The Bay of Bengal and Monsoon Experiment (BOBMEX) carried out during July–August 1999 is the first observational experiment under the Indian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 (ICRP). A very high-resolution data in the vertical was obtained during this experiment, which was used to study the MBL characteristics off the east coast of India in the north and south Bay of Bengal. Spells of active and suppressed convection over the Bay were observed, of which, three representative convective episodes were considered for the study. For this purpose a one-dimensional multi-level PBL model with a TKE-ε closure scheme was used. The soundings, viz., the vertical profiles of temperature, humidity, zonal and meridional component of wind, obtained onboard ORV Sagar Kanya and from coastal stations along the east coast are used for the study.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marine boundary layer height (MBLH),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and drag coefficient of momentum are simulated for different epochs of monsoon and monsoon depressions during BOBMEX-99.The model also generates the vertical profiles of potential temperature, specific humidity, zonal and meridional wind. These simulated values compared reasonably well with the observations available from BOBMEX.  相似文献   
105.
结合实际工程,对锤击沉管碎石桩加固处理液化地基的设计、施工控制及处理效果进行了系统论述,对碎石桩设计、施工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6.
南海上层海洋热结构的年循环与半年循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南海季风试验(SCSMEX)期间南海内区的三个ATLAS(Autonomous Temperature Line Acquisition System)锚碇浮标资料(1998年4月~1999年4月),采用谐波分析方法对南海上层海洋水温年循环、半年循环加以分离,发现无论在年循环还是在半年循环尺度上,18°N附近SCS1站与13°N附近SCS3站的水温变化次表层与表层呈反位相;15°20′N附近SCS2站水温变化基本上次表层与表层同位相.这说明不同区域上层海洋热变化受不同的正压与斜压模态控制.其次,SCS2、SCS3两点水温年循环振幅均在次表层达到极值;而SCS1在表层达到极大值,在100 m深度达到次极大值.3个站位水温半年循环振幅极值均出现在次表层内,这说明该层内的水温半年循环在温度变化趋势中所占的权重比在表层的权重大.  相似文献   
107.
太平洋混合层厚度(dml)年际异常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太平洋区域30a逐月混合层厚度(dml)及浅层海温(Ts)距平资料,分析了20°S以北太平洋区域dml年际变率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得到两个纬向dml高变率带,它们分别位于北太平洋(45°N附近)和赤道中、西太平洋.重点分析了赤道太平洋dml高变率带,并对其上混合层气候位置、dml年际异常与El Nino事件关系及伴随强El Nino事件的dml正异常东传等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8.
实验速度场测量技术及对流边界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流槽中对对流边界层(CBL)温度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通过实验技术测量速度场并分析研究CBL中的速度场特征。在应用PIV测量技术时选用铝粉作示踪粒子。实验证明了在混合层中速度分布明显具有对流边界层热泡特性;混合层顶部的速度分布很好地反应出夹卷层的结构特征;湍流速度特征量的垂直分布合理,与野外实测结果和类似的对流槽实验结果接近;误差分析表明示踪粒子的跟随性良好,粒子速度的测量结果能真实地反应流体的运动特征,从而得证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9.
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强 《干旱气象》2003,21(3):74-78
文中回顾了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的发展历史,总结了目前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国内外在未来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研究方面面临的一些主要科学问题,以及对未来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的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同时还指出了大气边界层气象学在思想上和方法上应该注意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0.
松潘-甘孜造山带地壳速度结构   总被引:64,自引:7,他引:6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川西地区的奔子栏——唐克深地震测深剖面以NNE走向穿越松潘——甘孜造山带.根据人工地震记录分析得到的震相走时和相关的振幅信息,确定了该剖面二维P波地壳速度结构.剖面的地壳结构可分为5层,其中第1,2,3层为上地壳;第4,5层为下地壳.上地壳中部普遍存在低速异常带,但龙日坝以北,这一低速带与其上覆的低速基底合为一体.同时,沿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具有较强的横向变化.据此,可将剖面分为4段,即甘孜——理塘断裂以南、甘孜——理塘断裂至鲜水河断裂、鲜水河断裂至龙日坝断裂和龙日坝断裂以北. 这与区域构造划分基本一致. 地壳厚度沿测线从南西向北东逐渐减薄,即从金沙江畔的62 km减小到黄河附近的52 km. 根据PmP震相分析,莫霍界面深度在鲜水河断裂两侧没有明显变化.全剖面的地壳平均速度较低,为6.30 km/s.奔子栏——唐克剖面揭示了该地区的造山带型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鲜水河断裂带位于剖面的中部,该地区的上地壳速度为正异常,而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存在负异常.笔者认为,这是一类有利于强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