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3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804篇
测绘学   396篇
大气科学   304篇
地球物理   1710篇
地质学   1873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24篇
自然地理   2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71.
80年代以来,广西小平阳岩溶区出现了大量的地裂缝。通过调查研究.这些地裂缝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控制的.其中包括构造、土体性质、水的作用、地形地貌、气候及植被等因素。在上述因素中.构造是主导因素,上体性质是基础因素.其它则为诱发因素,也是因地质环境要素变化所引起的因素。主导因素是通过诱发因素起作用的.并最终通过土体性质因素导致产土地裂缝。  相似文献   
972.
使用搭载200&400 MHz复合天线的LTD系列探地雷达,对埋设的未爆弹进行探测试验,并运用克希霍夫积分偏移法及三维插值算法对探地雷达数据进行三维成像。试验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出浅埋未爆弹的位置信息,可指导排爆人员进行精确的开挖及排除。  相似文献   
973.
地面沉降是由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导致的缓变性地质灾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地面沉降在建模时需要地裂缝等不连续结构的位置、走向、深度等信息,在构建微分方程模拟时需假设模型连续,这对开展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一体化模拟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于2000年出现的近场动力学理论提出以积分形式描述材料受力过程,方法具有无需先验知识与连续性假设的优点,在材料的疲劳、损伤、断裂等模拟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其在岩石水力压裂、滑坡、饱水岩土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应用近场动力学进行区域地面沉降建模求解的一般方法;结合InSAR技术获取的沉降信息、三维地震频谱谐振勘探技术获取的地下结构与密度信息等,提出了模型的反演调参与优化方法。以北京东部梨园-台湖镇-张家湾镇区域为实验区,建立了其4 km×6 km范围、0.2 km深度的近场动力学地面沉降模型,以实验区地下水位月均下降速率为边界条件,对2007—2010年地面沉降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8 mm,表明近场动力学在地面沉降建模中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74.
机载LiDAR在公路勘测方面的用途日益广泛。该文对直升机机载LiDAR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技术路线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论证,从地面控制测量、点云数据获取、点云数据处理、成果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LiDAR点云数据在5种不同地面控制点布设方案校正下的点云数据精度,论证了利用地面控制点对直升机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平面和高程校正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5.
Ground subsidence is an emerging geological hazard in Baotou,Inner Mongolia.Four areas of Baotou with relatively large subsidence range and rate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Focusing on investigation of ground subsidence using PS-InSAR technology,a total of 43 frames of ALOS PALSAR images yielded a SAR data span from December 2006 to January 2011,allowing ground subsidence scope,subsidence velocity,time-series deformation to be obtained.Major caus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ground subsidenc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oft soil consolidation and compaction and the decrease in the level of groundwater caused by increase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相似文献   
976.
顾媛  张卫斌  崔雪东 《气象科技》2021,49(4):654-661
基于2007—2018年浙江省ADTD闪电监测资料,分析该区域地闪时空分布特征,进而选用地闪密度和强度作为致灾要素,进行致灾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落雷日数和正地闪比例的年际变化均呈增长趋势,全年地闪集中发生于6—9月的12:00—20:00。春季正地闪比例高,地闪多发于傍晚和夜间;夏季日地闪落雷面积广、密度极值高,午后雷暴占主导地位。地闪密度相对高值区随季节演变而自西向东移动,年平均地闪密度总体呈浙中多南北少的特征。雷电流幅值主要分布于15~45kA,地闪强度平均值在舟山最高(44.49kA),台州最低(32.69kA),地闪密度和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各异。致灾危险性极高等级在浙东沿海一带和杭州—绍兴交界呈片状分布,另在温州西北部、浙中和浙西地区呈絮状分布,致灾危险性与历史雷灾个数、人员伤亡总数的空间分布总体一致。  相似文献   
977.
郑君亮  刘隽  应达 《气象科技》2021,49(2):278-283
为了揭示福建省高速公路沿线雷电活动特征,做好高速公路机电设施的防雷工作,本文利用2015 2018年福建省三维闪电监测数据以及福建省高速公路路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高速公路沿线地闪的月、日活动特征,得出地闪活动主要分布在5 9月和14:00 18:00.根据高速公路沿线地闪密度绘制雷电活动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高速公...  相似文献   
978.
根据建筑物下部采煤巷道的断面尺寸、位置及埋深等地质条件,针对地面拟建建筑物的特点,分别应用二维及三维离散单元方法,对工程场地的地面变形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了地面建筑物在巷道影响下的水平位移量及竖向位移量。结果分析认为,地下巷道的存在不会对上部建筑物造成威胁,仅会产生微小沉降变形。同时提出了一些工程安全措施,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979.
根据地裂缝改变层状地层的几何结构,破坏地层界面的连续性,引起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等特征,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探查地裂缝。以长江三角洲WYGA地区三维地震勘探为例,论述了三维地震探查地裂缝数据采集方法、资料数字处理、资料解释等问题,结果显示,地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80.
给出了兰州台浮子水管倾斜仪和石英伸缩仪1987~1993年间M2波潮汐因子的年度调和分析结果,然后对各分量月均值进行了残差分析,并绘出去除长期项后的倾斜矢量图,据此探讨了景泰地震的中期前兆异常和震后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