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下水中常见有机污染物的原位治理技术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下水的污染日益严重,而有机污染的调查与防治也已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国外的地下水有机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和实践已有较长的历史,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主要技术方法有曝气法、生物处理法,化学氧化法、植物修复、渗透性反应墙法等。近年来,国内也开始了地下水有机污染治理的研究和试验,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为线索,总结了它们的来源、危害及国内外治理技术的现状,以期对地下水污染的调查与治理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2.
提出了基于s型生长曲线函数的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污染损害率公式,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水质污染损害率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好的水质污染损害率公式用于某地20个采样点地下水水质评价,并与其它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公式能较好地用于地下水水质的综合评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简单适用,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53.
爆破震害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神经网络是近期发展最快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成果之一.通过分析国内外爆破震害预测研究现状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爆破地震效应预测方法,该方法能克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回归公式的局限性,可选取影响爆破振动的多个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层参数,达到爆破峰值和主频同步预测之目的.利用该方法对实际爆破监测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爆破地震效应预测中应用是可行的并且是有效的.这为爆破震害预测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4.
辽宁省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概述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严重危害,分析了辽宁省大气污染特征及居民健康水平的变化趋势,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辽宁省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5.
特大型滑坡的产生多与特定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四川省地形高差悬殊,新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环境地质问题十分突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初步统计,四川省目前有76个特大型滑坡。频繁发生的特大型滑坡灾害因其突发性与隐蔽性,常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事件;堵江特大型滑坡溃坝事件常形成“灾害链“,危害巨大。作者在充分收集四川省已有地质灾害资料的基础上,以遥感、地面调查、测绘和勘查为主要手段,开展四川省特大型滑坡调查。基本查明四川省特大型滑坡灾害分布、发育特征、危害和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研究特大型滑坡形成的主控因素和稳定性,进行灾害风险评价,并提出风险管理对策,为防御特大型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危害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6.
水质污染损害指数评价的普适公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设定了各污染物的"基准"浓度情况下,用污染物的实测浓度相对值替代水质污染损害率公式中的浓度监测值,公式中的参数可视为与污染物的特性无关.采用遗传算法对公式中的参数优化,得到了多种水质污染物都能适用的水质污染损害率和污染损害指数公式.提出用广义模糊对比法对污染损害分指数进行赋权的新方法,计算水质综合污染损害指数.该法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的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普适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57.
高温热害是长江流域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科学评估热害风险是防灾减灾的基础。本文利用近60年气象观测资料,对湖北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基本理论,建立了包括影响水稻结实率关键期的热害强度、灾害发生时承灾体实际暴露度、灾害脆弱性等因素的高温热害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了风险分析与区划。结果表明:高温天气出现概率高的时段是7月下旬,其中7月第6候为最高。从高温热害风险指数上来看,7月第3候抽穗开花水稻的热害风险最高,此后随时间的推移,热害风险降低;湖北现行的一季中稻抽穗开花期处于风险较高的时段,推迟5天其热害风险指数可下降20%左右;推迟15天以上热害风险指数将降低50%以上。江汉平原稻区是湖北高温热害风险低发地区,鄂东南及鄂西北地区是热害风险高发地区;针对各区热害特点提出了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8.
巴家文  陈大庆 《湖泊科学》2012,24(2):185-189
三峡水库已于2010年10月完成175 m的蓄水目标,蓄水后三峡库区形成一个生态位严重空缺的人造湖泊生态系统.近年来,库区及长江上游外来入侵鱼类呈增长态势,已发现外来入侵鱼类23种,且部分已处于种群数量暴发阶段.水库蓄水初期营养盐输入增加和初级生产力的提高通常也利于广适性鱼类和外来种的生存,对外来鱼类的入侵和种群数量的扩散暴发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外来鱼类在生态位竞争上与土著鱼类相比处于明显优势地位,可能将严重危害三峡库区的渔业资源及其水域生态系统的安全.因此,对于三峡库区的鱼类入侵及其所带来的相关效应等问题,应引起密切关注和重视,尽早建立三峡库区入侵鱼类的预警和防治体系,严格评估人为引种活动,深入研究外来鱼类得以成功入侵的原因与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