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7 毫秒
41.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白钨矿的产出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段,矿区内显示钨元素异常,局部矿化富集,但前人尚未对钨元素及钨矿物进行研究.为弥补该空缺,文章通过分析钨含量随孔深变化的关系、钨矿物显微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甲玛矿床矽卡岩型矿体的深部易于富集钨,且出现波峰,钨含量明显高于中浅部矿体;甲玛矿床中的钨矿物为白钨矿,主要赋存于矽卡...  相似文献   
42.
辰山岩体周边白钨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在辰山岩体内外接触带相继发现多处层控夕卡岩型、接触交代型和石英脉型的大中型白钨矿床(点)。矿床多层位、多部位赋存并与一定的岩性、构造密切相关,为夕卡岩型白钨矿床。岩体和特定层位是主要的控矿条件。矿床形成于印支晚期同造山阶段后碰撞构造环境。沿岩体接触带形成的宽达数百米至数千米的角岩化带及夕卡岩化角岩带、夕卡岩带等蚀变带,以及W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和白钨矿重砂异常带(区)都是成矿的有利地带(段)。区域成矿潜力大,找矿前景良好。在勘查工作中,除对地表出露的夕卡岩化带开展直接找矿外,应加强隐伏矿床的找矿研究工作。辰山岩体外接触带层控夕卡岩型白钨矿床是岩体周边找矿勘查的主要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43.
江西省大湖塘石门寺矿区超大型钨矿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省武宁县大湖塘石门寺超大型钨矿的成功勘查是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的重大发现。矿化类型划分为细脉浸染型、隐爆角砾岩型和石英大脉型。前者占总储量的74%,该类型以晋宁晚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容矿围岩,以燕山中期酸性深成至浅成花岗岩为成矿母岩。矿体厚大且产状平缓,大致平行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株顶部的接触面分布,以外接触带为主(I1矿体),水平投影面积1.50km2,单工程最大厚度389.33m,平均厚度143.67m,平均品位0.193%,厚度变化系数63.7%,品位变化系数115.8%。工业矿物主要为白钨矿、黑钨矿、黄铜矿、辉钼矿。矿石组构类型主要有结晶结构、交代结构、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常见近矿围岩蚀变为黑鳞云母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矿床,工业类型可划归为细脉浸染型白钨矿。石门寺矿区以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容矿围岩的细脉浸染状白钨的发现,改变了以往只专注评价石英大脉型黑钨矿的找矿思路,为矿区及九岭矿集区实现钨多金属找矿突破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4.
在大湖塘北区钨矿找矿勘查过程中,在总结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石英大脉型黑钨矿的普查资料基础上,通过地表填图和老窿编录,发现前人认为的混合黑云母花岗岩与混合白云母花岗岩之间为截然清楚的侵入接触关系,二者之间稳定地分布着一层似伟晶岩壳;由空间关系和区域成矿规律推断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燕山期侵入于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之中的成矿母岩。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成矿有利围岩,在云英岩化等蚀变过程中释放出形成白钨矿的钙离子。燕山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岩株与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岩基之间的侵入接触界面是最主要的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控制了主矿体的位置、形态与产状。在研究区内首次于新元古代花岗闪长岩中发现厚大的白钨矿工业矿体,并根据不同岩块混杂、被长英质充填物胶结等特征识别出热液隐爆角砾岩型矿体。基于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的新认识,修改了针对石英大脉型黑钨矿所做的详查设计,抓住细脉浸染型白钨矿这一主要矿床类型,及时调整了找矿目标和勘查手段,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赣北地区钨多金属找矿的重大突破。通过与石门寺矿段成矿地质条件类比,预测毗邻的苗尾矿段与太平洞矿区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45.
位于江南造山带东部的江西朱溪钨矿,是近年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钨矿床,其矿体主要由矽卡岩型白钨矿组成,产于 燕山期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或矽卡岩化大理岩中。为了更好地认识朱溪钨矿的特征和成因,文章采集了花岗 岩和矽卡岩的钻孔样品,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分析。研究表明,朱溪矿区的黑云母花 岗岩具有高硅、富碱、高分异的特征,属于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微量元素中Rb,U,Ta等元素富集,Ba,Nb,Sr和Ti 等元素亏损。稀土元素总量偏低,轻稀土相对富集。矽卡岩矿物的电子探针成分结果表明,其中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铝榴 石-钙铁榴石端元组分;单斜辉石以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为主。与白钨矿密切共生的矽卡岩矿物中,萤石、符山石、磷灰 石和榍石等富氟的矿物大量出现,表明朱溪钨矿成矿流体为富氟体系,这有利于钨的运移和沉淀。白钨矿REE配分曲线及 Mo含量变化所反映的流体性质表明,朱溪钨矿在矽卡岩阶段,总的矿化环境则由氧化向还原环境变化。利用朱溪含矿矽卡 岩中榍石进行了原位LA-ICP-MS U-Pb定年,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3±2 Ma,结果显示朱溪钨矿的成矿时代为晚侏罗 世,属燕山期岩浆活动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46.
The skarn‐type tungsten deposit of the Date‐Nagai mine is genetically related to the granodiorite batholith of the Iidateyama body. Skarn is developed along the contact between pelitic hornfels and marble that remains as a small roof pendant body directly above the granodiorite batholith. Zonal arrangement of minerals is observed in skarn. The zonation consists of wollastonite, garnet, garnet‐epidote, and vesuvianite‐garnet zones, from marble to hornfels. Sheelite is included in garnet, garnet‐epidote, and vesuvianite‐garnet zones. The oxygen isotope values of skarn minerals were obtained as δ18O = 4.2–7.7‰ for garnet, 5.9–6.9‰ for vesuvianite, ?0.3–3.4‰ for scheelite, 6.0–10.9‰ for quartz, and 8.2‰ for muscovite. The temperature of skarn‐formation was calculated from oxygen isotopic values of scheelite‐quartz pairs to be 288°C. Calculated oxygen isotope values of fluid responsible for skarn minerals were 6.1–9.5‰ for garnet, 1.2–4.8‰ for scheelite, ?1.3‐3.6‰ for quartz, and 4.5‰ for muscovite. Garnet precipitated from the fluids of different δ18O values from scheelite, quartz, and muscovite. These δ18O values suggest that the origin of fluid responsible for garnet was magmatic water, while evidence for the presence of a meteoric component in the fluids responsible for middle to later stages minerals was confirmed.  相似文献   
47.
庞玉蕙 《矿物岩石》1997,17(1):96-99
铀钨矿床是一种新矿床类型。其主要矿物是白钨矿和沥青铀矿,它们既有共生,也有伴生。钨以白钨矿细脉、分散状微粒白钨矿和吸附状等形式产出。钨与铀的成矿过程可划分为六个阶段。矿岩时差较大。钨来源于已固结的花岗石,它是由地下热水或热卤水从已固结的花岗岩中浸取出来的。钨(铀)矿化是在低温条件下,在有利的构造岩性中沉淀富集而成的,不是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8.
阳储岭斑岩钨钼矿床的成因特点是物理化学条件多变,同化作用和混杂作用较强。其工业矿物有白钨矿和辉钼矿,其共生矿物以金属硫化物为主。钨钼矿物及其共生矿物与矿床的成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
四川平武钨锡铍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平武新近发现多处规模较大的产于晶洞中的绿柱石、锡石和白钨矿宝石矿。本文对矿石矿物绿柱石、锡石和白钨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分析,直接获取了成矿期的流体信息,由于绿柱石、锡石的结晶均较早,故更为接近原始成矿流体的性质。平武钨锡铍宝石矿中流体包裹体有气液两相包裹体、CO2三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三种类型。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最佳取值区间为260~300℃,盐度范围为0.53%~8.73%NaCleq,压力估算小于10.5MPa,矿床类型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绿柱石中含子矿物包裹体和CO2三相包裹体共存,二者均一温度平均值较为相近,显示了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绿柱石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和盐度平均值均高于白钨矿和锡石,绿柱石和白钨矿包裹体液相成分中F^-、Cl^-离子含量高于锡石。绿柱石、白钨矿和锡石三种矿物沉淀的先后顺序为:绿柱石→锡石→白钨矿。  相似文献   
50.
文章在认识、总结杨金沟白钨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该矿床勘查类型主要参数与新、老规范的对比,提出杨金沟白钨矿床勘查类型为第二勘查类型以及不同勘查阶段的合理勘查工程间距,改变了在勘查初期套用钨矿第三勘查类型网度和工程间距的认识,对近几年来杨金沟白钨矿床地质勘查工作布署、勘查进展以及勘查资金有效合理的投入产生了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